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篇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53921885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9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要求1、火灾风险评估分为以下四类:以某个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单体建筑为研究对象、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大型公共活动为研究对象2、评估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3、评估的内容:1)分析区域范围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源, 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2)对评估单元进行定性及定量分级,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体系3)对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4)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及规划建议4、评估范围包括:整个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因素、建筑群和交通路网等5、评估流程:信息采集-风险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分析与计算-确定评估结论-风险控制6 火灾危险源包括:客观因素(气象因素、电气火灾、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灾) 、人为因 素(用火不慎、不安全吸烟、人为纵火)7、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一般分为二层或三层8、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可选择一下几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结构: 1)一级指标:火灾危险源、区域 基础信息、消防能力和社会面防控能力等2) 二级指标: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灭火救援能力、消防管理、 消防 宣传教育、灾害抵御能力等3) 三级指标:易燃易爆危险品、燃气管网密度、加油加气站密度、电气火灾、用火不慎、 放火火灾、吸烟不慎等9、 目前国内外常用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 集值统计迭代法、层次分析法、 模糊集值统计法等。

      10、火灾风险分级:极高风险/特别重大风险、重大火灾;高风险/较大火灾;中风险/一般火 灾11、风 险 分 级 量 化 和 特 征 描 述gwV IffA4M累散中曲間益■时KJEi^t、主•序貞■毎罷齐斤・・SI■时危離・ 髀貼利需・力H12、风险控制的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自留13、消防站应满足:普通消防站不宜大于 7Km2 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 15Km214、 某市城市区域风险评估体系分为火灾危险源评估系统、城市基础信息评估系统、消防 力量 评估系统、火灾预警评估系统和社会防控能力评估系统五部分15、 火灾危险源评估单元分为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16、 城市基础信息评估单元包括: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路网密度、轨道交通 和重 点保护单位密度17、 万人火灾发生率反映了火灾防控水平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十万人火灾死亡率反映了火 灾防 控水平与人口规模的关系;亿元 GDP 火灾损失率反映了火灾防控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 的关系 第二章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与评估要求1、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消除或减少建筑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防止 建筑发生火灾或在意外发生火灾时能够保证人员及时、安全地撤离,尽快扑救火灾, 降低火灾 损失,提高建筑的安全程度。

      2、风险评估的核心问题是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问题,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或确定影响因素是火 灾 风险评估的首要工作3、在建立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适用性4、评估的内容: 1)分析建筑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建立全面的评估 指标体系2)对评估单元进行定性及定量分级,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体系3) 对建筑的火灾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4) 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及规划建议5、评估流程:信息采集--风险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分析与计算---风险等级判断 风险控制措施6 风险识别: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影响火灾后果的因素、措施有效性分析(防止火灾发 生、防止火灾扩散、初期火灾扑救、专业队伍扑救、紧急疏散逃生、消防安全管理)7、 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消除、风险减少、风险转移8、 注意事项:做好与现行技术规范的衔接、确认特殊设计建筑的边界条件9、 指标体系的构建:一级指标:火灾危险源、建筑防火特性、内部消防管理和消防保卫力 量;二级指标: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建筑特性、被动防火措施、主动防火措施、支援力 量和消防团队;三级指标:电气火灾、易燃易爆危险品、周边环境、用火不慎等。

      10、 风险等级划分:11、 火灾危险源:电气火灾、易燃易爆危险品、周边环境、气象因素(高温、大风、降水 量、雷击)、用火不慎、防火致灾、吸烟不慎12、 建筑防火性能评估单元包括建筑特性、被动防火措施和主动防火措施三个方面13、建筑特性包括公共区域火灾载荷、建筑用途、建筑层数、建筑面积、人员载荷和内部装修六个部分14、 被动防火包括: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扑救条件、防火分隔和疏散通道六 部 分15、 主动防火包括:消防给水、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器 材配 置、疏散诱导系统16、 内部消防管理包括: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应急预案、消防培训与演 练、 隐患整改落实、消防管理组织机构17、 消防保卫力量:支援力量、消防团队第三章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与技术要求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程项目,可对其全部或部分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1)超出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适用范围的2)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防火分隔、防烟与排烟、安全疏散、建筑构件耐火等设 计 时,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特殊使用功能的2、下列情况不应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案:1 )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2)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3)居住建筑 4)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歌舞娱乐游艺场所5)室内净高度小于8m的丙丁戊类厂房和仓库6) 甲乙类厂房、仓库。

      可燃液体、气体储存设施及其他易燃易爆工程或场所3、1234564、123455、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基本程序:确定建筑的使用功能、用途和建筑设计的适用标准 确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 确定建筑的消防安全总体目标进行消防性能化试设计和评估验证 修改、完善设计,并进一步评估验证,确定性能是否能满足既定的消防安全目标 编制设计说明与分析报告,提交审查和批准 建筑消防性能化试设计的一般程序如下: 确定建筑设计的总目标或消防安全水平及子目标 确定需要分析的具体问题及其性能判定标准 建立火灾场景,设定合理的火灾和确定分析方法 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计算分析选择和确定最终设计方案设计步骤:1)确定工程范围 2)确定总体目标3)确定设计目标4)建立性能判定标准5)设定火灾场景6)建立试设计7)评估试设计及性能指标判定8)确定最终设计方案9)完成报告,编写设计文件&建筑的防火设计分解为建筑被动防火、主动防火和安全疏散系统7、建筑的消防安全总目标一般包括如下内容:1)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2)在火灾条件下,保证建筑内使用人员及救援人员的安全3) 建筑的结构不会因火灾作用而受到严重破坏或发生垮塌; 或虽有局部垮塌,但不会发生连续垮塌而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4)减少由于火灾而造成商业营运、生产过程的终断 5)保证建筑内财产的安全6)建筑发生火灾后,不会引燃相邻建筑物 7)尽可能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8、 性能判定标准: 1) 生命安全标准:热效应、毒性和能见度等2) 非生命安全标准:热效应、火灾蔓延、延期损害、防火分隔物受损、结构的完整性和对 暴 露于火灾中的财产所造成的危害等9、 被动防火:建筑结构/防火分隔、防火间距、管线和管道、建筑装修等。

      主动防火:自 动灭 火系统、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疏散系统包括:疏散楼梯、安全出口、 疏散出 口、避难逃生设施、应急照明与标识10、 建筑结构的设计目标:保持足够的完整性能、隔热性能和承载力11、 防火间距主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确定的12、 火灾模型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13、 火灾数值模型主要有专家系统、区域模型、场模型、网络模型和混合模型14、 建立火灾场景时应考虑:建筑的平面布局、火灾载荷及分布状态、火灾可能发生的位 置、 室内人员的分布与状态,火灾可能发生时的环境因素等15、 在设计火灾时应分析和确定建筑的以下基本情况:1)建筑物内的可燃物 2)建筑的结构、布局3)建筑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16、 火灾在点燃后其热释放速率不断增加,热释放速率增加的快慢与可燃物的性质、数量、 摆 放方向、通风条件有关热释放速率 Q=a 2热火灾增长系数 t 时间 t 平方火 的增长速度一般分为慢速、中速、快速和超快速四 种类型17、 设定火灾时,通常参考以下三种方法结合确定火灾规模:喷淋启动确定火灾规模、相 关设计规范或指南、根据燃烧实验数据确定、根据轰然条件确定18、安全裕 一般情况下,安全裕度建议取―0-1倍的疏散行动时间;商业建筑取值建议不应小于0.5倍的疏散行动时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