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教育的城乡差别及其对策.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4578211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教育的城乡差别及其对策    董文浩++孟凡遵++孟雪摘 要随着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现实却是城乡小学间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义务教育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以河南省鹤壁市9所小学为调查对象,对城乡小学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安排和兴趣培养三个主要方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间存在的差距,寻找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推进城乡小学义务教育公平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助力关键词农村小学 城市小学 教学设施 师资力量国家推行义务教育以来,一直在致力于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使更多的人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其成果惠及每个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公平[1]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小学依然存在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乡村教育质量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因此,优化农村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公平亟待探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9所小学(其中城市小学3所,农村小学6所)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43份,有效调查问卷229份,有效率94.24%,其中城市教师问卷123份,农村教师问卷106份),分析城乡小学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现状比较1.城乡小學硬件设施的比较健全的硬件设施是实现学校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本部分从基础设施、教学设施和办公环境三部分对城乡小学进行对比分析1)城乡小学基础设施城市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塑胶操场、篮球场以及其他运动场地;学校整体规划自然和谐,且校园内珍贵植被覆盖率较高,教室窗明几净,避暑和采暖等设施一应俱全农村小学相比之下就显得十分简陋,运动场地十分有限,体育设施不标准且破旧不堪,其中一所学校的篮球架已经锈迹斑斑,无法使用,根本满足不了学生运动的需求;在学校设施规划上,运动操场全部都是水泥地,甚至个别学校没有专门的操场;在教学条件上,班级设施条件也比较寒酸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小学2)城乡小学教学设施以城市A小学为例,共36个教学班,每个班级都装有多媒体、班班通,1-3年级教室有网线,教学设施比较先进学校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建立起符合标准、质量过关的“六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除“六室”之外,该校还设有舞蹈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等,这些场所的配备为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农村学校一些教室黑板还是最原始的泼墨水泥墙,部分教室装上了投影仪农村学校也建有“六室”,但这“六室”很大成分上是为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而弄虚作假,如有些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在验收时数量不够,向其他学校借一部分设备以通过验收学校无暇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致“六室”空置率高,造成学生个性发展的缺失和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3)城乡小学教师办公环境城市小学利用校讯通加强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深化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另外,办公室配有空调、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教师办公环境比较舒适而农村学校教师办公环境较差,避暑和采暖设施比较落后,而且基本上都是多人一起办公,诸如电脑、打印机之类的办公设备也十分有限通过了解城乡小学硬件设施配置及使用情况,发现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建设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小学一方面,受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城乡经济发展不同步的影响,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更倾向于城市,优先满足城市需求,导致城市小学占有的物质资源、财政资源以及优质教师资源远远高于农村地区[2]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较为落后,自筹经费较为困难,由此形成恶性循环2.城乡小学师资力量的比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教师的科学引导对于孩子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城乡小学男女教师比例调查显示,城市小学中男教师所占教师的比例是22.76%,女教师所占教师比例是77.24%;农村男教师所占比例为30.19%,女教师所占教师比例是69.81%总体来说,城乡小学女教师所占比例都远远高于男教师,处于失衡状态仅从表面上看,就男女教师比例而言,农村要好于城市,但是对男教师年龄做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小学教师中小于40岁(我国青年联合会对青年的界定为18-40岁,故选此年龄为节点)的比例为75%,而农村仅占34.38%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男性教师在年龄结构上出现断层,这显然不利于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究其原因:年龄较大的男性教师早早在农村成家,受家庭因素影响,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倾向于稳定,更多地选择留在农村执教而青年男教师受这种影响相对较小,更多考虑经济、前途等方面的因素,倾向于选择更有利的就业平台这就造成了农村男教师年龄结构的失衡2)城乡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学历是代表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城乡小学教师学历情况调查发现,城乡小学教师主要集中于本科和专科学历,其中城市小学本科和专科所占比例分别是69.67%和30.33%,农村小学教师本科和专科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43.40%和45.28%,农村小学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要远远低于城市小学。

      特别说明的是,农村教师专科以下学历水平所占比例是11.32%,而城市此部分所占比例是0由以上结果反映出城市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数量要明显多于农村究其可能原因:一是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生活及工作等条件不足以形成对优秀教师的吸引;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城市工作相对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毕业后争相留在城市;三是城市具有更广阔的平台,有助于实现教师的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3)城乡小学教师职称等级 职称是一位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知识水平、专业能力、业绩成果等方面,级别越高要求越高研究发现,城乡小学教师职称中一级教师所占比例均为最大,分别为53.66%和35.85%,城乡小学均无特级教师,但是级别较高的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城市小学所占比例要远大于农村小学,城市小学为72.81%,农村为50%另外,农村小学中低级别职称和没有职称的教师还占有很大比例整体来说,城市小学教师职称结构要优于农村小学究其原因:一是城市小学具有多种途径和较优良的条件去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如公费派教师外出学习、参加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而农村小学相比之下则相形见绌;二是职称评定政策上城市小学更具优势,农村教师职称评聘难度大,职业发展速度缓慢。

      4)城乡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表现形式,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跨年级授课和一师教授多门课程是重要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农村教师跨年级授课比重高达21.70%,高出城市教师14.38%跨年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方式、教学进度要根据学生的状况不断切换,无疑加大了授课的难度,弱化了教学质量调查同时发现,农村教师平均教授的科目数量明显要比城市教师多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规律,跨学科甚至是跨多门学科进行授课,加大了教师的负担,导致教师不通不专在调查的6所农村小学中,除了所谓的主科(语、数、外)有專任教师教授以外,其余课程也基本上由主科教师担任,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小学受限于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物质待遇等方面的影响留不住教师,造成师资匮乏;二是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等专业教师的指标少之又少,缺乏此类的专业教师因此,为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不得不跨年级代课或代多科课程5)新晋教师流失情况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会根据各所学校的情况来分配招教指标,原则上讲,每所学校教师资源的补充都是比较公平的,但教师资源的流失却打破了这一公平的局面。

      城市教师尤其是新晋教师基本不会出现人员流失,仅有极个别的转行或借调,而农村新晋教师则流失严重在对各位农村小学校长进行访谈中获悉,有两所学校去年新晋教师全部流失,其他学校也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农村新晋教师流失已然成为农村教育的重灾区6)城乡小学教师相关满意度为了解城乡小学教师的相关满意度,就工资、基础设施、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备、经费利用、职业幸福感6个项目采用Liker五点量表(1表示“非常不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对城乡教师进行调查运用SPSS21.0对量表6个项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1、表2):城市小学教师在基础设施、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备、经费利用四个方面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农村小学教师(p<0.05),而在工资和职业幸福感两方面虽然两者间也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p>0.05)整体来讲,城市小学教师的满意度要普遍高于农村,究其原因:城市小学在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等硬件上较完善,能基本满足教师在教学、工作等方面的需求基于上述硬件基础上,再加上不断对教师专业化进行提升,因此城市教师能够用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另外,城市小学有充裕的经费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同时也能保证教师的福利待遇。

      相比之下,农村小学在这些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城市教师在此方面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农村教师另外,经调查城乡小学教师在工资待遇和工作强度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在工资和职业幸福感两方面没有存在显著差异3.城乡小学课程设置和兴趣培养的比较学校课程安排由当地教育部门统一规定并严格执行,每门课都有固定的学时,所以城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差距较小,其不同在于学校对实践性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访谈了解到城市小学校长认为实践性课程对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会比较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注重实践课程,如体育运动、“叶画”、“机器人”而农村小学校长普遍认为本校没有什么特色,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显然,城市小学的课程结构更完整,更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全面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科成绩成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核心指标,因此农村学校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农村小学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学生兴趣等进行专门化的指导和培养二、缩小城乡小学教育水平差距的建议1.优化教育管理部门的宏观把控第一,牢牢秉承教育公平的理念,把尊重每一个人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促进城乡协同发展作为城乡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与最终目标定位[3]。

      因此,在设计方案时应将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放在平等的位置,甚至可以适当向农村小学倾斜以弥补前期投入的不足第二,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特别是对于经济落后的山区和偏远地区,真切了解到城乡小学教育在适龄人口、教师队伍、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现状和差异,对调研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撑第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教育具有时间和地域上的差异,教育主管部门要联系实际,对教育方针、政策作出调整,更高效地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如“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结合各乡村的特色,引导农村学校办出特色化教育[4]2.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政策倾斜”城乡教育一体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城乡教育在质量、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问题[5],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小学,必须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力度其一,在财政政策上的倾斜在规定、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农村小学资金的投入,优化其硬件设施,在教学场地、教育设施、教育媒体等方面缩小与城市小学的差距一方面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教师的吸引力,起到筑巢引凤之功效其二,在师资配置政策上倾斜师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为引导更多优秀教师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应在教师编制标准、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放宽对农村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拓宽其上升通道,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政策留人。

      其三,在上述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下,政府在适当时可采取强制性政策,使城市优秀教师进入农村工作岗位,优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