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发展脉络课件.ppt
46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古代诗词发展脉络古代诗词发展脉络江西吉安一中 吴传柱古代诗词古代诗词先秦: :诗经、楚辞诗经、楚辞两汉魏晋南北朝: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 东晋陶渊明唐宋元:马致远、张养浩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派高岑中唐:中唐:白居易新乐府刘禹锡刘禹锡晚唐:、小李杜北宋北宋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南宋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豪放派:苏轼、辛弃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婉约派:柳永(柳永( )、秦观、贺铸、秦观、贺铸、李清照(李清照( )等等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2先秦两汉: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周代的诗歌305首 1、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五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礼易春秋 2、代表作品:卫风氓秦风蒹葭邶风静女豳风七月 卫风氓: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3 秦风蒹葭:男主人公因失恋而惆怅,营造出一幅秋水蒹葭、伊人道殊、可望不可即的萧索画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子于归,宜其室家人面桃花意象的来源 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之日觱bb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以卒岁?5先秦两汉(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 二、(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屈原离骚我国最早的一首抒情长诗 1、这是屈原前半生心理痛苦的郁结,一种深广的忧愤,一出雄壮的悲剧全诗通过述怀,上下求索而不改其志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屈原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再现了他前半生不懈地追求理想而历尽坎坷的心理历程 2、取兴作比构成象征,以香草美人和恶禽臭物构成两大肯定和否定的意象系统6 三、东汉文人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四、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陌上桑孔雀东南飞7魏晋南北朝 一、时代背景:这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三国鼎立司马炎建立西晋,八王之乱,十六国分裂东晋宋齐梁陈。
佛道盛行,门阀制度等 二、代表作家作品: 三曹: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其一东临碣石)(其四神龟虽寿) 曹植白马篇七步诗 建安七子8三、东晋陶渊明 1、作家生平:田园诗人之鼻祖,字元亮,一田园诗人之鼻祖,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人称之五柳先生说名潜,字渊明世人称之五柳先生 2、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大混战、大分裂时代,北方鲜卑的拓拔氏统一北中国,南方东晋偏安江左,过着腐化的生活,引起了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陶出身低微,不可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生活所迫而出仕,因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善其身”思想及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影响而选择了归隐,躬耕田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慰藉,保全自己清高的品格93、作家个性: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而向乡里小儿4、作品风格:平 淡 自 然具体体现:陶渊明的田园诗主题:表现他归田的乐趣,表现他离开污浊的官场回归大自然怀抱以后无限欣慰的心情最有代表性的是归园田居5首和饮酒20首10 (1)、平淡表现在:用平淡无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表现平常的田园风光如:“春秋多佳日”、“今日天气佳”之类明白如话,从生活中信手拈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等,这些只是白描,朴素的叙述,给人平淡无奇而清新自然的感觉 (2)、平淡中有深味,平淡中有奇趣这是陶诗的内蕴特征 味与趣表现:有真淳的感情美,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清新的自然美,从作者融注深情的景物描写中表现出来11 饮酒(陶渊明)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12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13参考答案 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
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14 1、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2、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15唐诗的发展脉络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
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6代表诗人:初唐四杰:王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卢照邻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骆宾王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陈子昂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7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盛 唐18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中 唐1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诗风深入浅出,语言平易通俗,流传甚广,其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著称,他的长长篇叙事诗诗:长长恨歌和琵琶行长长恨歌运用浪漫主义义手法,语语言优优美隽永,内涵丰富如描写杨贵杨贵 妃的美貌,用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宫粉黛无颜颜色”,写杨杨李两人的爱爱情,用“在天愿作比翼鸟鸟,在地愿为连为连 理枝天长长地久有时时尽,此恨绵绵绵绵无绝绝期巧用对对比与比喻喻,将两人终贞终贞的爱爱情描写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0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杜牧出于杜甫、韩愈,而在风格上将清新峻拔熔为一炉李商隐则尤长于七律,在七律这种形式上继杜甫之后,有了可喜的发展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晚 唐2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在晚唐与杜牧齐名其咏史之作,多讽刺帝王将相的奢侈荒淫,针对现实而发那些缠绵的爱情诗,也富独到性其诗用意深隐,构境美妙,炼词精丽,韵律谐畅,但有过分消沉之处 李商隐的诗有一部分标为“无题”,有的写对理想的追求,有的写政治上的失意,有的写爱情生活,但都因其寓意深沉,词藻华丽,使中心思想难以捉摸 。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意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宫区,在马兰台类转蓬 22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知人以论诗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例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2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例3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例4王昌龄出 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3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例1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例2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吹遍行路难碛q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例3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例4姚合穷边词将军坐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关例5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4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的宋代词坛1、词的产生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25 李煜在政治上是亡李煜在政治上是亡国之君,在词坛则无国之君,在词坛则无愧为开创一代风气的愧为开创一代风气的魁首 26 北宋前期重要词作家张先、晏殊、宋祁、欧阳修以至晏几道等, 宋词的第一个里程碑柳词柳永长期落魄江湖,因在其词中更能柳永长期落魄江湖,因在其词中更能体现一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体现一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能采用民俗曲和俗语入词,情,而且能采用民俗曲和俗语入词,善用铺叙手法,创作大量慢词柳词善用铺叙手法,创作大量慢词柳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宋词的新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宋词的新潮27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蝶恋花 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廉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