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四中国古代寓言四则2.doc
3页上海市顾路中学 语文 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 年 级课 题课 时备 注(修 改)预备三四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4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买椟还珠》从卖方说,说明做事应注意目的,不可主次颠倒从买方说,有眼无珠,被华美的珠盒所眩惑,只重形式,忽略内容,以致取舍不当《郑人买履》借一个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这篇文章很生动地阐释出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际的道理《滥竽充数》它讽刺了没有真才实学而混在内行的人中间冒充有本领《画蛇添足》写的是某舍人违反常理,受主观意识支配而硬给蛇添上足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理越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如果做多余的事,就会徒劳无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3、 联系现实,探究寓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教学难点多角度探究寓意教学辅助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PPT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 注(修 改)二、学习《郑人买履》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读过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
如“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寓意:骄傲使人落后、失败 “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寓意: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人买履》,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5*1、指名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3*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10*1、重点词语解释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而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4、特殊句式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五、疏通文义10*理解句意讲故事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六、分析课文A 最能体现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并反复朗读。
B 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郑人特点? 试各举典型一例作答你怎样看待郑人?C 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七、探究学习3*分析郑人形象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什么八、兴趣作业:1、如果你是卖鞋的人,你会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2、由于这个人的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没买到鞋请大家做一个小编导,充分发挥想象,为《郑人买履》编写续集选做)教学反思本文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朗读的技巧,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通过个别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使学生体验感悟,揣摩寓意教师通过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文意、揣摩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