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电教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
3页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功能及应用 1998年3月国家教委电教办印发的《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第一部分“指导思想原则”中指出“在实验中,要巩固和发展以投影和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积极发展计算机教育及辅助教学,推动电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改变了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了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并将引起学科教学理论的变革音乐课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艺术学科,它作为学校的艺术教育的内容之一,不仅能通过其教学是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文化素质,而且对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优良品格,培养高尚情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对现有音乐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尤其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推进音乐教学改革的进行一、多媒体教学的“减负”功能1、 为教师“减负”以往上音乐课时,大都要在黑板上写歌谱,尤其是五线谱还要画上平行的五条线,往往一行还不够用,浪费了许多时间。
现在有了五线谱电教黑板,只要和电子琴直接连接,一弹琴,就可以通过亮起的红灯直接看到音符的位置,听到实际音高,不仅省去了书写的麻烦,还实现了音像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五线谱的兴趣我们还可以将歌谱制作成投影片,在不同的班级教学时反复多次使用,不仅节约时间,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一年级音乐课中学生音阶时,我制作了活动的投影片,从“1”到“i”八个音阶可以逐一盖上、取下,不仅实现了灵活多变的功能,还可以长期使用近期,我还运用计算机自制教学课件,并结合人音版音乐教学软件在教学中使用,不仅节省了更换磁带、倒磁带的时间,还以其清晰的画面和音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 为学生“减负”电子琴是音乐课上必备的电教用具,它为学生在学习歌曲时降低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习的负担尤其随着电子琴的更新换代和功能的日益强大,教学的效果也更加明显如:用琴声带学生唱歌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准;用键盘模拟打击乐器的声音,还使学生对于一些难以进入课堂的大件乐器也有了真切的感受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反复听音乐,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二、运用电教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研究表明:由于电教媒体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无限的拓宽时间、空间领域,即:可以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维度。
从教的角度看,它不仅使难的教学内容变容易,复杂的教学内容变简单,深的教学内容变浅,而且扩大了教学信息传递的通道,增大了信息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速度;从学的角度看,它不仅缩短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时间和距离,开阔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空间和广度,把复杂艰巨的认识活动变得简易且轻松愉快,而且增多了学生大脑所接受的信息刺激源,特别是视觉刺激从而使教和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为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1)化抽象为形象,开创直观教学音乐是可以感知的,音乐是有内容的,但对于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必须通过直观形象将他们引入音乐的殿堂因此,我们在音乐课中除了播放配套的教学磁带以外,还选用和教材内容相关的VCD碟片,通过声像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含义、提高学习兴趣、全方位地感受歌(乐)曲,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能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学生学习音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容量也随之加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比如:儿童歌曲《小白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歌词比较抽象,教师怎样讲述“银河水”、“云彩国”、“浆儿看不见,船上也没帆”那令人神往的意境呢?我们选用《小歌星》系列VCD碟片,播放了这首情境交融的歌曲,让学生边看画面边跟着哼唱,孩子们完全被那美丽神奇的人间仙境和优美的音乐所吸引,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歌词的意思和歌曲所表达的情境。
又如:音乐欣赏这种审美活动,是通过音响激起情感体验,从而展开想象、联想的但音乐欣赏的对象既看不见,摸不着,有没有具体的语义内容存在着表现内容不确定的美学特征因此,必须从直观感受出发,通过音响、画面激起想象、联想,从而进入形象思维的过程,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有一张《中国民乐欣赏》VCD碟片,上面收集了十余首中国民乐曲其中,《二泉映月》、《苗岭的早晨》、《百鸟朝凤》等乐曲都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曲目,无论从音质上还是画面上都具备了磁带和课本无法比拟的优点一首《渔舟唱晚》展示了晚霞斑斓,渔歌四起的湖滨夜景;在音乐之河静静流淌的时候,一幅美丽的画卷在你的眼前浮现,此时,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贫乏的,情景和音乐倾诉了一切在教学《瑶族舞曲》一课时,我采用了少数民族歌曲VCD光盘,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特有的风格,激发了学生学习维吾尔、傣族等少数民族、藏族等舞蹈基本动作的兴致2)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进入教学领域之后,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其强大的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将丰富的教学内容编制成大容量、多媒体、超文本、交互性的计算机软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弥补了传统电教手段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比如:“音乐欣赏”,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是逐步培养的,属于养成教育的范畴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初的引导很关键通过计算机技术把一部作品分段、分声部、分频谱、分乐器处理,对小学生音乐欣赏入门教学很重要如欣赏《瑶族舞曲》,它是带再现的复三步曲A段的由优美逐渐变得欢快,此起彼伏,仿佛领着我们进入了瑶族的山寨,看到了瑶族同胞舞蹈的欢快场面;B段的旋律优美抒情,展现了瑶族同胞在狂欢过后,三三俩俩的坐在一起休息、谈笑的场面;第三乐段是A段的基本再现,情绪更加热烈我运用计算机中的“豪杰解霸”,把乐曲分段录入硬盘,再从网上下载展现瑶族风情的图片和瑶族的相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模拟网页在教学中不仅可以灵活的播放各段乐曲,加以比较,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理解音乐作品,还能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找到想要知道的有关瑶族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达到并超过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有些音乐欣赏曲中有大段的合奏,学生难以听辨这时,运用计算机进行音频处理或分段录音,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作品如:小学二年级欣赏的管弦乐曲《龟兔赛跑》,可以把单簧管演奏的代表乌龟的音乐和双簧管演奏的代表兔子的音乐分别录音,交替播放,让学生感受单簧管展现出的乌龟忠厚、滑稽的形象,双簧管展现出的兔子骄傲、活泼的形象。
再欣赏时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两个小动物在赛跑时你争我赶的热闹场面计算机用于教学和学习,其优势还在于突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师生面对的格局,采用交互式,学生学习针对性强,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音乐课上,唱歌跳舞还比较活泼,但是对于乐理知识的讲述,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老师觉得头疼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这个问题就迎韧而解了我选用“音乐大师”、“趣味五线谱”等教学软件,将复杂抽象的乐理知识简单形象趣味化,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年级的音乐可中,我选用音乐教学课件中音的高低、音乐的快慢等趣练习,学生不仅爱学,而且出现争先恐后的场面传统的音乐教学停留在教唱歌、学识谱或练演奏的单纯音乐技巧教学层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音乐艺术教育更多地表现为对学生艺术表现力、鉴赏力的培养和挖掘,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此,多媒体软件的互动性将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尝试、主动表现在与多媒体软件的互动中,在多媒体软件导航下与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品位将得到有效的提升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有着许多优异的教学功能,只要科学的运用各种电教媒体,进行优化组合, 就一定能发挥其优化教学过程的功能。
多年来中外教育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增强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因此,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科研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上,借现代教育技术蓬勃发展这缕春风,把音乐教学的教研教改推上快车道,使音乐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