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课程纲要新.doc
4页小学体育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体育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材来源:小学体育教学课时:36课时设计者: 崔海霞背景:全期教材内容包括(一)、体育卫生基础知识(二)、运动技能(三)、身体健康(四)、心理健康教材内容较多,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课程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课程内容:一、 体育教学理论知识(2课时)二、 基本体操技巧(6课时)1队形队列3课时左右2 徒手操........................... 3课时左右三、走跑与游戏(8时)1走跑的技巧性学习............................ 2课时左右2走跑的延伸练习....................... 2课时左右3走跑与游戏的关系及应用.......................... 3课时左右四、简化少林拳(12课时)1学习简化少林拳......................................... 9课时左右2练习简化少林拳.....................................3课时左右五、投掷与游戏 (4课时)1投掷技巧熟悉.................................2课时左右2投远练习与游戏呼应.................................2课时左右3归总复习六、复习评价(4课时)【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内容标准:明白体育健康学科的只能,知道体育健康小常识。
教学重点: 了解体育健康知识教学难点:明白体育健康的误区教学安排:课时1:学前教育:了解上课应遵守的规范,正确掌握学习方法课时2 了解正确的体育健康知识,对应自身的习惯第二单元内容标准:再简单的体操姿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根据自己的所学找出自身的不足加以修正教学重点: 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姿态教学难点:对正确的姿态的保持教学安排:课时3感知队形队列的纪律性与整齐性课时4 齐步走学习课时5齐步走练习课时6学习徒手操前三节课时7学习徒手操四到六节课时8学习徒手操七、八两节,并对八节徒手操进行小结第三单元 走跑与游戏内容标准: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走跑的正确身体姿态与技能,能够积极的产生兴趣,对走与跑的技能进行练习延伸,并能够在游戏活动或者日常生活当中进行初步应用教学重点:熟悉走跑的正确技巧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于生活当中教学安排:课时9 走的正确姿态课时10 跑的技巧动作课时11 跑的技能熟悉课时12 走跑的自然交替课时13 跑步的练习与扩展课时14 看谁走得快又稳课时15 看谁跑得快课时16 走跑与游戏课时17 走跑与游戏第四单元 简化少林拳内容标准:进一步延伸少林武术操,学习简化少林拳,掌握地方特色课程,了解地方特色教育,发展地方特色资源,锻炼身体,增强意志力。
教学重点:掌握简化少林拳教学难点:动作正确流畅教学安排:课时18 并步抱拳到弓步插掌课时19 砍掌弓步顶肘到弓步架抱拳课时20 抄拳到并步格拳课时21 弓步反击掌到虚步合肘课时22 单拍脚弓步架冲拳到歇步十字下冲拳课时23 歇步十字下冲拳到搂手提膝推掌课时24 马步冲拳到盖跳步仆步切掌课时25 弓步架掌插指到并步抱拳课时26 复习第一段课时27 复习第二段课时28 复习第三段课时29 练习连贯简化少林拳动作第五单元 投掷与游戏内容标准:了解投掷动作与生活实际的关系,增强练习投掷技能的兴趣,锻炼体育课堂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摆臂转体教学难点:把握投掷方向教学安排:课时30 学习投掷技巧课时31 锻炼投掷技能课时32 进行投掷比赛课时33 设计投掷生活小游戏复习评价教学安排:课时34 复习评价内容课时35 复习评价项目课时36 男生评价课时37 女生评价及集体总结课程实施建议:一、实施手段基于课程标准组织教学,编制教学预案,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二:教、学方法1、 目标激励法,在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教师注意推敲自己的“ 开场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2、观察诱导法,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引导他们观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然后由教师联系教材的实际进行程序教学。
3、口诀导引法,体育教学口诀语言简炼, 流畅顺口, 能诵易记, 听起来津津有味, 念起来朗朗上口, 使练习者在动作技术学习中易于加深理解和记忆4、限导训练法,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 运用条件限制去引导学生进行练习5、正误对比法, 把正确的技术动作与错误动作一起演示比较, 使得技术动作的正与误、优与劣、美与丑径渭分明, 形成鲜明的对照, 从而使正确动作得到加强, 错误动作得以抑制, 以加速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掌握和优良品质的形成6、师生同乐法,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 教师尽可能让自己的身心全力投入到学生的训练热潮中去三、教学反馈1、课堂反馈:主要通过观察、提问、练习、竞赛等途径来实现2、课后反馈:主要通过谈话询问等途径实现五、整理与复习通过整理与复习,明白学习主要意图,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整合练习,初步可以把所学内容加以运用课程评价:一、评价认定的指标及依据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练习情况、成绩等构成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器材的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2、练习情况:(1)是否认真练习(2)是否注重合作(3)是否请教并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二、测试成绩评价形式:当场测试,评定等级:(1)85分以上为优秀;(2)70—84为良好;(3)60—69为及格(4)60分以下为不及格;三、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老师奖励,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