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教学设.docx
6页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教学设计借助图画 读通文本 提取信息 明白事理——《咕咚》教学设计执教: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徐春霞教材分析:《咕咚》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童趣盎然、情节曲折,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有相对应的四幅插图本文和《小壁虎借尾巴》一样,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音,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并运用形声字的特点和联系上下文来猜字、认字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保持了口语的特点,课文的2、3、4自然段的结构相似,都是先写了小动物怎样做,再写小动物怎样说,便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落实语文要素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角色表演植入课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内化和积累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意蕴课后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找出文本信息来推断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跑,野牛是怎样做的。
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级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拼音拼读和识字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和积累,这对于学习这篇只有10个生字注音的课文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对于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或看图画进行猜读的方式来学习,如“咕、咚、吓、拦、领”等;再加上学生已经在第七单元的几篇课文里学习过这种连环画式而且是顺承关系的课文,如《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明白应该怎样借助图画读通文本并有顺序地讲故事对于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学生在提取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再去明理就水到渠成了教学总目标: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4.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做简单推断教学难点:能明白故事的道理: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教学准备:制作课件、田字格磁贴教学课时: 2学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根据字形和读音猜读“咕咚”,随文认识“熟、掉、吓、鹿、逃、命”6个生字。
2.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3. 借助插图学习1-4自然段,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咕咚”在文中指什么4. 会观察“吓、怕”两个结构相同的生字,并能规范书写5. 初步懂得遇事需要动脑筋学习过程:一、游戏导入,猜读生字1、学一学: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模拟出声音小鸡的叫声——叽叽叽小青蛙的叫声——呱呱呱小朋友的笑声——哈哈哈2、猜一猜:哪一组汉字是谁叫的?为什么?小鸡、小青蛙、小朋友的声音各自对应哪一组汉字?知道可以根据字形和读音来猜字3、运用形声字的特点来猜读“咕咚”,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游戏导入的方式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可以根据字形和读音来猜字,发现学习汉字的乐趣,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并自然地引出课文的学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按照学习建议,初读课文①看图读整篇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看图画、看字形猜着读②用笔圈出故事里的小动物,并读一读2、尝试着对照图画补充课文主要内容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清楚拔腿就跑,后来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也跟着跑起来只有__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引导借助看图、形声字去猜读,巩固识字方法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利用补充填空的方式了解课文,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三、指导读句,语境识字过渡句:野牛帮助大伙弄清了什么真相呢?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咕咚”是什么声音?①指导读好长句木瓜熟了一个木瓜 /从高高的树上/ 掉进湖里,咕咚!②“咕咚”是_______的声音 2、借助实物和木瓜从树上掉下来的动作演示学习“掉”字3、通过拼音认识“熟”字,借助图片理解并选择其在文中的意思①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②植物的果实长成;成熟4、练习用“熟”字说句子_苹果__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 _杏子__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_李子__ 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采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深入理解字义,教会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提取到的信息去理解课文的内容四、紧扣“跑”字,探究心理过渡句:木瓜熟了,掉进了湖里后引发了动物们怎样的反应呢?1、根据学习要求,再读课文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想一想:动物们为什么会跟着兔子一起跑呢?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2、借助插图,师生合作读2—4段落3、看图理解“拔腿就跑”,联系实际体会文本4、猜读生字,指导书写“吓”和“怕”①观察生字,说一说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③强调握笔和坐姿,学生描红练写握笔姿势:拇指食指捏笔杆,笔尖留出指节长,三指在后轻轻挺,笔杆靠在虎口旁写字坐姿:身坐正,脚放平眼离书本要一尺,胸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留一寸④巡视指导,评价书写⑤按照评价要求:坐姿端正、布局合理、笔画到位,同桌互评5、借助图画理解“逃命”,初步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思考,不能盲从6、创设情境,分角色表演,体会害怕的心理小猴子问:“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跑啊?”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狐狸一听,就 ,他 :“ !”山羊一听,就 ,他 :“ !”小鹿一听,就 ,他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画,在课文的相关句子中提取直接的信息,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思考,不能盲从。
随文指导书写,落实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目标采用情境表演的教学法指导学生仿说,在演中感悟课堂小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 “咕咚”,知道“咕咚”是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可是呢,有些小动物还以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怪物,都吓得逃命去了接下来是谁把它们拦住了?它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故事五、作业布置,拓展阅读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或跟小伙伴一起表演故事2、阅读智慧书籍《不一样的猴子》《阿凡提的故事》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讲故事、演故事的特性,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推荐阅读智慧书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所折射出来的道理六、板书设计,巧揭主题⑳咕咚拔腿就跑兔子图片 动脑筋小猴子图片 小鹿图片山羊图片狐狸图片跟着跑 大象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