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第二课时 教案.docx
2页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第二课时 教案前言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秋天”的教学活动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本节课教学目标,辅助教师设想教学方案及参考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秋天的四季变化特点,以及相对应的生活变化; 2. 能够理解和借鉴诗歌中表达出的意境; 3. 能够通过朗读、对比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与归纳整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秋天的变化特征;2. 诗歌的意境表达;3.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借鉴诗歌中表达的意境;2. 让学生提高观察和归纳整理能力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2. 教具:投影仪,音响设备;3. 其他:教学PPT,茶歇小点心教学设计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课“生活中的春天”,让学生谈谈春天的特点和生活中的变化,通过回顾春天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四季更替的现象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秋天的特点和生活中的相关变化,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秋天所带来的季节特征及生活变化,例如:莫斯科赌场里的枫叶、松果、小松鼠的活动、天空变蓝了,日落变晚了等等2. 让学生阅读《妈妈的厨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介绍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对比和区分诗与散文(或者故事)的写作方式,明确诗歌与散文的特点和区别。
互动环节(30分钟)1. 集体朗读:“秋天的午后”;2. 组织小组活动;每组请学生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小组比赛,以“秋天的午后”为模板,写出一个新的秋天诗歌,重点是诗歌的意境和韵律;3. 班级展览:将每个小组的秋天诗歌展出,并举行班内评选活动;总结环节(5分钟)1. 综合学生的写作体验和语言表达情况,进行教师点评,提出建议和强化训练;2. 本节课说一下感受和收获,并预告下一节课的主题课后作业课后让学生观察周围变化,可以观察花、草、树木、空气和动物等,了解秋天的其他细节,培养观察力和固化所学知识结束语本次教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观察生活中的变化和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回忆、比较和归纳整理的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和指导学生在归纳整理诗歌意境过程中的思维和表达能力2 / 2。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