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01月2021年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开招聘1名工作人员冲刺题【带答案含详解】第84期.docx
82页2021年01月2021年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开招聘1名工作人员冲刺题【带答案含详解】(15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50题)1.买方与卖方的经纪人互相串通,损害卖方利益的行为是_____A: 乘人之危的行为B: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C: 显失公平的行为D: 恶意串通的行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是代理人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时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犯罪嫌疑人甲在押期间患严重疾病需办理取保候审,下列主体中无申请权的是_____A: 甲本人B: 甲聘请的律师C: 甲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D: 甲的父亲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六部委刑事诉讼规定》第20条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本题所属考点-《刑法》3.中央“一号文件”七年来连续七次锁定_____七个文件一脉相承,落脚点都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同时,各个文件又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提出针对性措施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这是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一条新体会、新认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A: 农村社会保障B: 粮食生产和基础设施C: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D: 农村社会稳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C[解析]中央“一号文件”七年来连续七次锁定“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对合同内容当事人可以自由协商,体现民法的基本原则是:_____A: 平等原则B: 诚实信用原则C: 公平原则D: 意思自治原则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所有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双方,在民事活动中的行为均应遵循这样的准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随着时代变迁,摩天大楼能耗过大,维护成本过高影响环境等多种弊端,促使人们重新____超高建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都对建设超高建筑保持____态度,并用严格的规划控制城市建筑高度,力求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____绿色宜居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依次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A: 审视 谨慎 践行B: 论证 反对 坚持C: 反思 消极 扩大D: 批判 保守 发展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考点实词填空解析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文段首句是消极的语境,B项“论证”属于中性词C项“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重新反思”语义赘余由于前文没有提到“批判”,如果这里选D项就会与原意不符重新审视”搭配恰当,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标签近义实词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_____A: 否定之否定规律B: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D: 对立统一规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正确率为37.63%,易错项为B解析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第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而是否承认矛盾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第四,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同类型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规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它们的关键3)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和认识工具。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7.《湖南省高速公路条例》第8条规定:编制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确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以_____为依据A: 公路法B: 公路规划C: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 高速公路规划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湖南省高速公路条例》第8条规定,编制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确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以高速公路规划为依据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李时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的著作是_____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千金要方D: 本草纲目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本草纲目》由明朝李时珍撰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_____A: 价格规律B: 竞争规律C: 供求规律D: 价值规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的对比,优胜劣汰,以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屈原是战国时期_____的伟大政治家和爱国诗人A: 魏国B: 赵国C: 楚国D: 齐国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会展中心有大中小三个会议室小会议室可容纳303人,中会议室容纳的人数是会展中心可容纳人数的五分之一,大会议室容纳的人数是会展中心可容纳人数的七分之若干问该会展中心三个会议室可同时接纳多少人?_____A: 4115B: 3825C: 3535D: 2585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会议室能容纳的人数可以被5和7整除,即可以被35整除,只有C符合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社会实践表明,两个人以团队的方式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其工作绩效明显优于两个人单干时的总和由此可见,团队精神的核心是_____A: 协同合作B: 奉献精神C: 目标一致D: 团结一致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团队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齐心协力,因为这最多带来“l+1=2”的效果,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大家在工作上加强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带来“1+1>2”的绩效。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故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中国学生重考试轻学习,在英语学习上大部分是在托福、GRE等考试上下工夫美国大学阅读重、写作重非常大,标准化考试未必能给学生充分准备有一些学生来美国之后,学校要求学语言课程,但中国学生面临家长、朋友和传统文化上的压力,急需成功,往往不屑于学语言,而希望早日进入“正规”学习语言关没有过,好习惯没养成,日后学得很痛苦很多学生认为英语不过是一个工具,差不多就行有个招生官员一语道破天机:这些语言技能欠缺的学生“无法和当地社区的各种人有效交往,各种社会关系只能停留在表面”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A: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只在托福、GRE等考试上下功夫B: 美国在语言上的教学理念与我国差别很大C: 中国学生到美国后想要在社会上走得更远,需要在语言学习上下更多的功夫D: 家长、朋友和传统文化上的压力,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功利心[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意图判断题文段旨在说明中国学生欠缺语言基础及其带来的不良结果意在呼吁他们需要多学语言,C选项是符合主旨的呼吁项,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_____。
A: 否认了历史规律的重复性B: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C: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D: 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由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定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下发生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因此,不能因为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而否认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错误结论该题的前提是正确的但推论却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和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日本首先提出“购买”中国钓鱼岛,引发中日纠纷的是_____A: 野田佳彦B: 安倍晋三C: 石原慎太郎D: 小泉纯一郎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石原慎太郎是“购买钓鱼岛”事件的直接发起者和积极推动者,在他的策划下,日本政府实现了将钓鱼岛“国有化”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在公文写作中经常出现一些语病,比如:“那种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这句话的语病是_____A: 中心语残缺B: 状语残缺C: 宾语残缺D: 谓语残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那种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应加上“的做法”,“做法”是后半分句“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的主语,同时也是“那种片面强调粮食生产”修饰的中心语17.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