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学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答案-第1篇.docx
6页各大学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 B )A 地下条形基础,B 沉井基础, C扩展基础, D 箱形基础2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C)A 柱下条形基础,B 十字交叉基础,C 箱形基础,D 筏板基础3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 D )A 沉降量, B局部倾斜,C沉降差, D 倾斜4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 A )A 承载力特征值,B地基沉降量,C压缩模量,E弹性模量5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A 弹性模量,B 压缩模量,C变形模量,D旁压模量6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 A )A:基底压力 p, B :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 C:A+B , D : A-B 7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 D)A.基础的平均沉降,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8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B)A 甲基础沉降大,B 乙基础沉降大,C 两者沉降相等,D 无法确定9 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 A )A 增大,B减小, C 一定不变,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 D)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 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常用的材料有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这类基础的相对高度都比较大,几乎不可能发生挠曲变形2 倾斜和局部倾斜:倾斜是指单独基础在倾斜方向上两端点下沉之差与此两点水平距离之比;局部倾斜是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下沉值之差与此两点水平距离之比3 摩擦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而桩端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桩4 群桩效应:由于群桩中的单桩相距较近,引起单桩之间的作用区域互相重叠,造成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3页)付费下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 B )A 地下条形基础,B 沉井基础, C扩展基础, D 箱形基础2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C)A 柱下条形基础,B 十字交叉基础,C 箱形基础,D 筏板基础3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 D )A 沉降量, B局部倾斜,C沉降差, D 倾斜4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 A )A 承载力特征值,B地基沉降量,C压缩模量,E弹性模量5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A 弹性模量,B 压缩模量,C变形模量,D旁压模量6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 A )A:基底压力 p, B :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 C:A+B , D : A-B 7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 D)A.基础的平均沉降,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8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B)A 甲基础沉降大,B 乙基础沉降大,C 两者沉降相等,D 无法确定9 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 A )A 增大,B减小, C 一定不变,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 D)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 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常用的材料有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这类基础的相对高度都比较大,几乎不可能发生挠曲变形2 倾斜和局部倾斜:倾斜是指单独基础在倾斜方向上两端点下沉之差与此两点水平距离之比;局部倾斜是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下沉值之差与此两点水平距离之比3 摩擦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而桩端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桩4 群桩效应:由于群桩中的单桩相距较近,引起单桩之间的作用区域互相重叠,造成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3页)付费下载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