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低俗小说》中圆形叙事结构的“新叙事学”理解.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9335254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9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低俗小说》中圆形叙事结构的“新叙事学” 理解[]“新叙事学”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后经典或后现 代叙事理论,是对现代小说和电影文学的叙事特点的理论反思和阐释, 是对经典叙事学的整合与超越本文从“新叙事学”角度,对昆汀? 塔伦蒂诺导演的影片《低俗小说》中的叙事结构、信息延宕等问题进 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己[关键词]“新叙事学”•,电影《低俗小说》;叙事结构“当电影由一种记录性写实呈现,演进为以某种特定叙事方式展 示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推想、悬念和惊奇时,电影成为严格意义上 的艺术的确,正如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威尔所谈到的,故事无 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童年时我们从童话和神话中学习,当我们长 大后,我们读短篇故事、小说、历史和传说,从这个角度而言,叙事 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个基本途径叙事遍存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它跨越国度、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犹如生命那样永存 着正是由于故事的无处不在,决定Y叙事以及讲述方式的多种多样随着叙事学研究的深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叙事学”理 论在西方蔚然成风下面,本文将以美国电影导演昆丁?塔伦蒂诺拍摄于1994年的影 片《低俗小说》为例,结合“新叙事学”基本理论,对影片的叙事结 构进行多层面分析。

      《低俗小说》一片由“魏文生与马沙之妻”、“金表”、 “邦妮的处境”三个丝缕相连的故事以及序幕和尾声五个部分组成, 昆丁用几个最老套的好莱坞惯用黑帮题材,把每一个小故事讲的高潮 迭起,同时也在整体上形成了富有新意的严密的结构一、“交叉小径的花园”博尔赫斯曾在他的短篇小说集中反复用到“交叉小径的花园”这 一意象在他看来,存在的时间宛如巨大无序的网,空间则如迷宫般 的花园路这张吋间的网,它的网线互相接近、交义、隔断,或者几 个世纪毫不相关,包含了一切的可能性我们并不存在于这种时间的 大多数里:在某一些里,您存在而我不存在;在另一些时间里,我存 在,而您不存在;在再一些里,你我都存在在这个时间里,我得到 了一个好机缘,所以您来到了我的这所房子;在另一个时问里,您走 过花园会发现我死了;在再一个时间里,我说了同样这些话,然而, 我却是个错误,是个幽灵在一些时间里,布奇和文生宿命般相遇却不相识;在一些时间里, 文生被布奇荒诞的杀死在马桶上;在另一些时间里,文生迈着优雅的 舞步面向另一次邂逅与死亡偶然性所带来的时空的错乱,暗喻着存 在逃出时间序列的需要在昆丁的花园路上,我们面向命运、死亡, 而后重又冋到原点上。

      昆丁建构的时问经纬,宛如一个巨大优美的I员I, 在故事的讲述中,我们见证了对于时间长河回溯的可能二、电影中“暂时断点”对信息的延宕及其作用我们存在与思索着的如此广袤与复杂的多元的世界中,事物以多 种方式彼此相关,然而,任何事物也无法包容一切,或主宰一切跟 在每个句子之后都有一个连词一一 ‘和’总有一些事物被疏漏,永远 不会完整无缺,因为在大千世界中为获得纵览万象的能力所作的种种 出色尝试也难免有限李幼蒸在《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论讨电影叙事的“代码” 吋,曾指出:电影表现手法同吋推动着“被编码的事件发展”和“造 成着意外的突变”两种代码规则,因而电影叙事也就存在着两种叙事 代码,G卩:“预定的情节发展公式”和“解释学的插叙短语”(罗兰? 巴特语)传统故事片往往总是遵循第一种代码法则,由预定的情节代 码决定从而千篇一律,不可避免流俗而现代电影或是技巧较高的电 影却能发挥第二种代码的作用,在总的故事发展方向上延缓情节按第 一个代码过快展幵至终点,而是故布疑阵,虚虚实实,使常规程序与‘反程序’交替并用,以提高总的艺术效果在第三部分“邦尼的处境”的标题打出后,观者会产生某种程度的错谔,影片重又到退回了朱斯与文生杀死对手的那一部分,原来厕 所内还藏着另外一人。

      在经历了一阵乱射、车内误杀、清理脑浆、餐 厅抢劫之后,文生和朱斯才穿着可笑的T恤冋到第一部分的开头而 整整一段第三部分都是“文生和马沙之妻”漏掉的以往类型片中最 后部分总是用来提供结局的,昆丁则用“反程序”的延缓颠覆了古典 的叙事结构,重建了另一套游戏法则新叙事学者爱玛?卡法勒诺斯在他的《似知未知:叙事里的信息延 宕和压制的认识论效果》一文中,整合Y经典叙事学理论,对有限叙 事中信息的“遗失”做出了更合理的新叙事学理解他认为,我们首先要把事件、情节和故事三个概念区分开来叙事构成的情节是对序列事件的再现,而故事是rh再现(即情节) 抽绎出来的时间序列,是受众从情节做出的阐释性的建构例如,影 片中原有的圆形“交叉花园路”是情节,但作为受众,我们对事件的 理解是通过把它们看作吋间和因果之链的环节上进行的,因而我们可 以把整部影片还原成一个线形结构的故事但巾于叙述者对事件的讲述可以采取全交流的方式(类似全知式 导演的影片),也可以采用压制式的方式,从受众來看,他在接受过程 中的一定时刻对事件的了解,不仅依赖于叙述者的知情程度(如《罗 生门》种不同讲述者“聚焦”的不同,影响了受众对同一事件的阐释), 也要看讲述者讲了多少(如昆丁把第三部分完全压制),在上面两种情 况下,信息就有可能被延宕或压制。

      接着,卡法勒诺斯从接受学的角度讨论了叙述中的信息压制对受众阐释、理解的形成造成的影响首先,他区分了信息压制的几种情况,分为事件被永久遗失和事件被暂时遗失两种情况后者可由两种手段获得,即:在情节中出现 可被察觉的断点,或者是情节出现断点,信息在后来显示,但是对应 的故事里却没有断点,因为读者看到情节的结果并将最后显示的事件 植入他按时间顺序组合的故事之后,以前遗失的东西最终可以包括进 来(如《低俗小说》)在这种情况下,设想故事中存在两个或多个线 性序列,整个一段线性序列被延宕了,这时信息被压制的情况不会引 起任何注意而后,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 “断点”叙事对受众接受心理所产 生的影响受众对完整故事里的事件功能的阐释与他用此前显示的不完整配 置做出的功能阐释出现的差异进行思索,首位影响淡出,从而使更为 完整的后来信息取而代之我认为在这种理解的跳跃和变迁中,理性 思维的闪现和战胜产生了思维的快感例如,在传统的类型片中,我 们看到杀手完成任务并交差后,就以为看到了全部,没有人会在乎他 们花多少时间坐车回家、走那条路线,甚至怎么处理血迹和尸体昆 丁在颠覆中揭示了传统类型片的马脚,使我们在对工整故事的质疑中 发现,文生和朱斯杀人时是西装,却是穿T恤交差的。

      在对细节的关 照和与昆丁的会心一笑中,起码我们产生了一种对结构的理性超越所升扬的快乐三、“窗口”的隐喻上面我们曾经有一处讨论到由于叙事者的“聚焦”的不同,从而 产生的信息延宕的问题兒一位新叙事学学者玛W-劳勒?莱恩则把叙 事学的“隐喻”扩展到电脑文化和计算机技术领域,探讨叙事的角度 问题,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和趣味性的观点她把叙事中的视角转移 及空间或时间的断裂用“窗n”这一隐喻来表述如我们所知,在计 算机领域,“窗口”这个词比喻一种操作系统,它使用户能够同时运行 儿个程序,决定屏幕上显示哪些程序,规定它们出现的视框的大小 简言之,其背后的基本意思就是,实际运行的东西在任何时候都比屏 幕上所能显示的要多用户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忙于一个处理程序__ 也许能看到更多的程序运行,但决定系统的总体状态并使计算机运行 的因素恰恰是若干不同处理程序的同时操作一一无论我们看到与否类比而言,由于“窗口”的存在,一台计算机可以同吋运行几个 程序,一个叙事也可以同时发展几条情节线索;一个程序可以从另一 程序输入数据,一条行动线索的结果也可以受到同一时间发生于不同 地点的另一组事件序列的影响不妨想象,昆丁就像坐在可以旋转穿 梭于时问、空问的有无数向外界敞开的窗口的巨大的房问。

      他在一扇 窗前看到文生与蜜儿双双共舞,而后又踱到属于布奇的窗U,见证了 文生荒谬的死亡当他利用布奇的窗口从布奇的这个特殊位置的关系的角度再现故事世界的时候,用标准的叙事学术语来表达,即,布奇 “变成Y聚焦者或反射者,其意识发挥着屏幕的功能,是向叙事世界 打开的一个中介窗口”如果把一个具体情节视为由事件中介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状态序 列,那么,窗口结构就决定着呈现故事需要多少不同的窗口,一个叙 事的窗口数量是由情节分支的多少来决定的在《低俗小说》中,存 在着分别以“小兔子”与“小南瓜”、文生、布奇、朱斯为主要聚焦的 四个窗口运用“窗门”的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中情节线的 分合交叉、场面穿梭、信息中断和结构构成等问题以上,我们简单地从叙事学、新叙事学角度论述了《低俗小说》 的结构构成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小说的精神是复杂的精神,每一 部小说都在对读者说:‘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同样,电影, 这一虚构人物与事件的伟大游戏,更意味着形式创造的无限自由在 这个喧杂混乱的世界里,也许,“阐释文本的目的并不是给它一个比较 合理而自由的意义,而只是欣赏文本构成的无限多元性”[参考文献][1]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中国电影出版 社.2000年版.第14页.[2] 李幼蒸.《当代电影美学思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3]以上观点参见戴维?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似知未知》. 叙事里的信息延宕和压制的认识论效果.爱玛?卡法勒诺斯著.[M].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一第32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