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修改版(共70页).doc
71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北师大版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小园子小学教者:任建业教学进度表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计划课时实际课时备注11小数的意义、测量活动321比大小、练习一、购物小票531量体重、歌手大赛、练习二542图形的分类、三角形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四边形分类553文具店、小数点搬家,街心广场563包装、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手拉手573整理与复习一584节日礼物、天安门广场59期中复习510期中考试115精打细算、参观博物馆、谁打的时间长5125人民币兑换、谁爬的快、电视广告5135练习四、激情奥运5146谁先走、整理与复习二5157字母表示数、方程、天平游戏一5167天平游戏二、猜数游戏、邮票的张数5178练习五、图形中的规律51812整理与复习519期末复习20期末考试第一章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和意义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书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1)出示,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取其中3份就是十分之三,用小数表示是0.3 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2)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一、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二.完成课后练习,教师小结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测量活动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1分米=1/10米=0.1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4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试一试: 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比大小(一)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1.小组讨论: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汇报: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10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 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第二课时一、复习 二、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三、数学游戏: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
四、作业练一练 第9页 2、3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比大小(二)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让学生说明三个小数相等,如0.1米=0.10米=0.100米,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1.涂一涂、比一比 让学生在第10页的方格图上涂出0.2和 0.20,进一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 2.比较、归纳:让学生自己在第2题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二、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二、练习 1、“试一试”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自己选择一个小数,再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通过交流,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2、练一练: 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第3题: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练习一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看练习一 第1题: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第2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 第3题: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 第4题: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第5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容易发现每一排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都是0.1,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数学游戏: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课后反思:购物小票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 3.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二、试一试 第1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第2小题:可以引导学生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第2题:先鼓励学生估算,再精算在计算两个面包多少钱时,由于还没有学小数乘法,可以用加法计算 三、练一练 第3题: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相比谁大 第4题:可以把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有的边的长度没有直接给出,可以先把它算出来第5题:首先帮助学生看懂题意,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问题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小数的加减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
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三、课堂练习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试一试 第1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三、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第3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第4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练习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