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关系法律责任研究.docx
25页保险关系法律责任研究 第一节 保险人的违约责任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是在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和保险事件时,赔偿保险事故为被保险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施救费用、诉讼费用以及为确定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所支付的受损标的的检验、估价以及出售的合理费用等)或约定的保险金,此为保险人依合同所承担的给付义务除此而外,为维护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利益,国外保险法还规定了保险人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应承担通知义务、抗辩义务、和解义务等保险人因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其合同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一、中国保险法规定的保险人的违约责任保险事故发生以后,投保人或受益人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支付保险金的请求时,保险人应即时履行赔付义务,在对有关情况调查属实后,于一定期间内予以理赔对此,中国《保险法》第23条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有关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额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保险金额及赔偿或者给付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第1款)。
保险人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第2款)第24条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第25条规定:“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六十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最低数额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确定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后,应当支付相应的差额以上条文对保险人履行给付义务的法律要求及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作了基本规定,其要点为:①保险合同双方约定有赔偿金额或给付期限的,保险人应按约定履行②保险合同双方未约定赔偿具体金额或给付期限的,保险人应在双方就赔偿达成协议后10日内履行③保险人在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及有关资料后,应及时核定,如60天内不能确定赔偿金或者保险金数额的,应先行支付可以确定之最低数额④如果保险人未按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限支付赔偿金或保险金,应赔偿因此而为对方造成的损失显然,保险人违反给付义务之责任的确定通常以其是否无理拒绝支付或是否因过错而迟延支付赔偿金或保险金为条件,同时,确定其拒绝支付或迟延支付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则是追究其违约责任的关键问题。
对此,中国《保险法》前述条文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其明显的缺陷是:其一,对双方就赔偿具体数额及给付期限未能达成协议时的处理方法未作规定;其二,对保险人核定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请求的期限未作更为具体的规定;其三,对保险人违反其给付义务的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未作具体规定这就为实践中保险人借故拖延理赔时间,不及时核定被保险人的赔偿请求创造了条件,从而违背了保险制度之承担损失、分散危险的宗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不愿意参加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对一些保险公司在发生保险事故时理赔拖延、借故刁难被保险人的作法的畏惧因此,完善中国保险立法,对保险人违反给付义务的具体条件和责任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是极有必要的在此,一些国家的作法可资借鉴二、外国立法例在美国,法律规定保险人如未于法定期间内为赔偿给付,得被责令支付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此违约金的受益人除投保人及被保险人之外,还包括受益人、受让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继承人等法院判令保险人因拒绝或迟延履行给付义务而承担支付法定违约金的责任,一般是基于下列事由[1](一)保险人无正当理由而拒绝或迟延给付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保险法典规定,人寿保险人于保险合同项下应负之给付应于接到死亡证明之日起60日内为之。
保险人无正当理由拒绝给付,则自收到死亡证明之日起按年息6%加给利息,健康及伤害保险合同项下应负之给付自接到书面通知及求偿证明之日起30日内为之除非有正当及合理之抗辩事由存在,保险人应在投保人残废或合同效力存续期间,每30日至少为给付一次保险人如未依本条规定为给付,应对投保人给付保险金额一倍之违约金,另行加给经法院裁决的律师公费基于健康或伤害保险而产生的死亡给付应自收到死亡证明之日起60日内为之,保险人如无正当理由而未为给付者,应自收到死亡证明之日起按年息6%加给利息人寿、健康及伤害保险之外的保险人应于接到损失证明之日起6013内为给付保险人之迟延给付经认为出于恣意任性或无任何理由,法院应判令保险人给付违约金[2](二)保险人出于恶意而拒绝或迟延给付美国乔治亚州保险法规定:发生保险单承保范围的损失时,保险人经请求后60日内拒绝赔偿,而其拒绝经认定属于恶意者,保险人除依保险单规定赔偿损失外,应对被保险人给付违约金及相当数额之律师公费[3](三)保险人或其代理人实施欺诈行为South Carolina州保险法虽无违约金之规定,但该州习惯法有一既定规则,即保险人或其代理人因欺诈而拒绝或迟延履行给付保险金义务者,得判令其给付违约金。
[4](四)保险人因抗辩无理由而败诉在Green一案中,原告向被告投保健康险及伤害保险,在合同有效期间,原告膝盖骨受伤,被告依约为部分给付后,即要求原告签署免责书,以免除被告继续给付之义务之后原告由于伤势日益恶化,诉请被告赔偿,被告以给付义务业经免除相抗辩法院判决:被告要求原告签署免责书时既未详细告之免责书内容,亦未将原告送请医生检查,被告声称原告受伤已告复原显属无据,其因而取得之免责书应属无效被告除依保险单规定继续为给付外,应对原告给付违约金及律师公费[5]美国各州对于法定违约金的数额有不同规定:路易斯安那州保险法典规定:健康及伤害保险,保险人应给付之违约金为保险金额之一倍;人寿、健康及伤害保险,保险人所应给付之违约金为保险金额之12%;在汽车、卡车、机动车辆及其他财产投保火灾及盗窃险的情形,保险人之违约金为依保险单规定应行赔偿金额之25%[6]乔治亚州保险法典规定:保险人之违约金不得超过25%[7]Arkansas州保险法规定:火灾、健康及伤害保险,保险人之违约金为保险金额之12%[8]Texas州保险法规定:人寿、健康及伤害保险,保险人之违约金为保险金额之12%[9]Missouri州保险法规定:保险人之违约金不得超过损失额之30%。
[10]Tennessee州保险法规定:火灾保险人之违约金为损失额之25%[11]South Carolina州习惯法容许法院视保险人拒绝或迟延履行给付义务情节之轻重,而判令保险人给付违约金,如其情节严重者,违约金之数额得远超过保险金额[12]笔者认为,中国保险法应借鉴上述美国各州保险法的规定,对保险人违反给付义务的认定及责任范围作某些必要的增补:首先,可将保险人拒绝或迟延给付的民事责任明确以法定违约金的方式予以规定(而非采以“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之模糊用语),以切实保护投保人一方的合法利益其次,应明确将保险人无理拒绝或迟延履行给付义务,或保险人因过错迟延履行给付义务规定为其承担支付违约金责任的条件第三,应明确规定保险人之违约金应从应当或能够履行给付义务之日起开始计算第四,应明确规定保险人应承担因拒绝或迟延履行给付义务所发生之诉讼的诉讼费用及投保人必要的、合理的律师费用第二节 投保人违约的法律后果相对于保险人而言,投保人的合同义务较为复杂其原因在于,保险合同的标的或为财产,或为人身,但均仅与投保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即保险利益):观察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可以说,保险人所处地位较为被动,因其既不占有投保之财产,也不能控制人身保险之被保险人的行为或活动。
如无保险事故发生或未出现保险事件,保险人并无更多积极行为的必要所以,其主要义务仅为发生保险事故或出现保险事件时以约定为一定之赔付,其地位具有“静”的特点投保人则不同,不仅要依约定交付保险费,而且在保险合同效力存续期间及保险事故发生时必须实施各种必要行为,以确保保险合同目的的顺利实现所以,其地位具布“动”的特点与此同时,在投保人与被保险人非为同一人的情形,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也得发生合同义务根据中国《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主要义务及违约责任如下:一、违反交纳保险费义务的后果保险费是投保人获得财产或人身保障的对待给付如果保险合同双方约定保险费的交纳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则投保人不交纳保险费的行为应视为保险合同所附停止条件的不成就,投保人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如果保险费的交纳应在保险合同生效之后为之,则保险费的交纳便成为投保人的合同义务但与一般民事合同中当事人的付款义务明显不同:一般合同中,一方的付款(支付货款、租金、加工费、保管费、运输费等)义务强制程度较高,如其不依约履行,其发生的民事后果首先是强制支付(强制履行),同时,当事人须就其未按期付款承担违约责任(一般为支付未按期付款期间有关款项的利息保险合同则不同。
一)关于财产保险合同中投保人交纳保险费问题中国《保险法》除第13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外,未作其他具体规定中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1983年)第12条则明确规定:“投保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保险费,如不按期交付保险费,保险方可以分别情况要求交付保险费及利息或终止保险合同保险方如果终止合同,对终止合同前投保人欠交的保险费及利息,仍有权要求投保人如数交足”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企业财产保险条款》(1993年)第14条规定:“被保险人应当在签订保险合同之日起十五天内按照保险费率规章的规定一次交清保险费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1996年)第16条规定:“被保险人应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一次缴清保险费除合同另有书面约定外,保险合同在被保险人交付保险费后才能生效纵观上述规定,可以看出,除《财产保险合同条例》外,其他有关规定一般均将保险费的交纳视为财产保险合同的生效条件而《财产保险合同条例》颁布时间较早,且缺乏可操作性表现为:首先,保险业务实践中,财产保险合同之保险费一般为一次性交纳,且保险费交纳一般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其次,中国《保险法》第14条规定:“除本法另有规定或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
这就是说,即使保险费的交纳不是合同生效的条件,但投保人仍有权在保险合同生效以后解除保险合同,而不交纳保险费,则无疑是投保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典型表现或必然后果因此,从理论上讲,财产保险合同如果不以投保人交纳保险费为生效条件,则合同生效后,如果投保人不交纳保险费,保险人有权提起诉讼,请求其按约定交纳:但是,从实际操作上讲,由于一般均将保险费的交纳作为财产保险合同的生效条件,所以,保险合同在双方达成协议时仅为“成立”而未生效,投保人并无必须交纳保险费的义务同时,投保人不交纳保险费,则当然构成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的事由,所以,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无论将投保人不交纳保险费视为“合同不生效”或者“合同终止”,对于保险人均无任何实际损失因此,基于保险合同的特性,实践中,投保人不交纳保险费而致保险人以诉讼方式追收的情形,罕有发生二)关于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交纳保险费问题中国《保险法》第56条规定:“投保人于合同成立后,可以向保险人一次支付全部保险费,也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第1款)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的,投保人应当于合同成立时支付首期保险费,并应当按期支付其余各期的保险费”(第2款)。
第57条规定:“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险费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超过规定的期限六十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的,合同效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