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2-药物效应动力学.ppt
50页任务2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概念?,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药物作用,(一)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效应,药物与大分子的初始作用,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发生的变化,与,(效应),(作用),(效应),二者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换,药物作用的结果,骨骼肌收缩,(二)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①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前 ②吸收作用:-----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①直接作用(药物对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 ②间接作用(由前者引发的),下列符合“局部作用”的正确含义的是( ),A 口服强心苷对心脏的作用,B 口服碳酸氢钠中和胃酸的作用,C 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的作用,D 口服阿司匹林止头痛的作用,B,课堂练习,②原因 分布不匀、亲和力不同、组织结构差异、代谢不同、受体 ③意义 药物分类的基础;临床选药的依据①定义 大多数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只对某组织或器官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它组织或器官无明显或无作用,称为药物的选择性。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 物 性 耳 聋,(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副反应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也称为副反应或副作用特点:,药物固有的,因为药物选择性低,副作用一般较轻,可预知,多自行恢复随用药目的改变,防治作用与副作用可相互转变,,抑制腺体分泌,,抑制瞳孔括约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松弛内脏平滑肌,阿 托 品,M受体阻断药,腹胀,流涎,药物在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称为毒性反应特点:危害大,可预知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致畸胎 致癌 合称为三致反应 致突变,,知识链接——震惊世界的药害事件,20世纪60年代初期,德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12000名孕妇因用沙立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治疗妊娠呕吐导致“海豹肢畸形”;,1.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2.发生与剂量无关, 但发生程度与剂量有关3.与已知药物作用的性质无关,4.结构相似的药物可发生 交叉过敏,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亦称过敏反应。
苯巴比妥催眠 次晨头晕、困倦,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加重的现象称为停药反应或反跳现象是指少数病人因先天遗传异常对某些药物的反应异常敏感,很小剂量即可产生异常反应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必须加大药物的剂量方可产生原有药物效应,称耐受性记忆口诀,副反毒性和变态,后遗继停特依耐,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变态反应,4.后遗反应,5.继发反应,6.停药反应,7.特异质反应,8.药物依赖性,9.耐受性,课堂练习,A、B、D、E,课堂练习,C,课堂练习,D,作业,1.写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的定义与特点 2.举例说明后遗效应与特异质反应 3.下节课提问!!!,二、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量效关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一)药物的剂量与效应,剂量即用药的份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效应也随之增强或减弱0,,剂量,,治疗/有效量,安全范围,,中毒量,致死量,效应强度,常用量,,,,,(二)量效曲线,以药理效应的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出的曲线1.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可以用具体的数量或最大效应的百分率来分级表示的量效关系称为量反应。
心率,血压,对称S型曲线,量反应曲线,重要的概念,最小有效量(浓度):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浓度),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即药理效应的极限,反应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效价强度:引起同等效应的剂量或相对浓度, 其值越小,效价越大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效能与效价,2.质反应,药理效应不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表现为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性质的变化,为质反应动作电位,睡眠,质反应曲线,对称S型曲线,lgC,,反应率(%),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果效应为死亡,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 治疗指数(TI):是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安全范围:ED95和LD5之间的范围重要的概念,1.效能 2.效价 3.半数有效量/致死量 3.安全范围 4.治疗指数,掌握的概念,三、药物的作用机制,(1)非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2)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1、受体,受体:能识别、结合特异性配体并通过信息放大系统引起特定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的大分子蛋白质2.配体,配体是一种能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物质,也称第一信使2、药物与受体结合 (1) 特异性 (2) 灵敏性 (3) 可逆性 (4) 多样性 (5) 饱和性 (6) 竞争抑制性,内源性配体,受体,药物,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的性质受以下两条 件所决定:,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内在活性:药物激动受体的能力,药物,受体,+,强亲和力 强内在活性,原配,有亲和力; 弱内在活性,有亲和力; 无内在活性,3.药物的分类,强,较强,较强,强,弱,无,可逆,受体拮抗药,吗啡,纳洛酮:竞争性拮抗药,受体拮抗药,受体1,激动药,非竞争性拮抗药,4、受体的调节:(生理、病理、药物),(1)向上调节:受体数目增多,亲和力增加或效应力增强。
长期应用拮抗药,受体数目增加,敏感性增强称为受体增敏,也是反跳现象的原因之一 (2)向下调节: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降低或效应力减弱长期用激动药,耐受性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