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届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卷把握逻辑要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20931647
  • 上传时间:2022-07-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4.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把握逻辑要义一、选择题1.对同一律认识正确的是(  )①遵守同一律就是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②人的思维一旦确立就要始终保持不变 ③在一定条件下,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④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论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列说法中不违反矛盾律的是(  )①云霞满天,晴空万里,真是大好春光啊 ②那个青年将近20多岁 ③有人认为《红楼梦》是文学精品,有人认为《红楼梦》不是文学精品 ④填报志愿时,有人说:“有个人志愿不应该,没有个人志愿也不应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我不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我也不认为所有学生都是不勤奋的以上议论________的逻辑要求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4.某人做了好事但没留下姓名已知在甲、乙、丙、丁四人中有一人是做好事的人当有人问到甲、乙、丙、丁四个人时,他们的回答如下:甲:不是我做的乙:是丁做的丙:是乙做的丁:不是我做的其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根据他们的回答我们可知做好事的人是(  )A.甲B.乙C.丙D.丁5.“这架飞机上的乘客并非都是美国人,但这架飞机上的乘客汤姆并非不是美国人。

      这段论述(  )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甲说:“你赞成丙为班长吗?”乙答:“我不赞成甲问:“你反对吗?”乙答:“我不反对据此回答6~7题6.乙的回答(  )A.正确,符合矛盾律的要求B.正确,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错误,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7.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科学思维就是无矛盾的思维B.科学思维是有明确性的思维C.要反对骑墙居中的错误D.要对论断认真分析,判断是否为矛盾关系8.若“这件商品既物美又价廉”为假,根据排中律要求,则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A.这件商品或物美或价廉B.这件商品既不物美,也不价廉C.这件商品要么物不美,要么价不廉D.这件商品如果物美,那么价就不廉9.某教师:“小胖什么时候转学到你们班上来的?”某学生:“小胖刚刚来我们班不到两个学期这个学生的答话错误在于他(  )①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②违背了矛盾律 ③违背了排中律 ④违背了同一律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10.在桂林漓江一些有地下河流的岩洞中,有许多半截露出河流水面的石笋这些石笋是由水滴长年滴落在岩石表面而逐渐积累的矿物质形成的。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过去漓江的江面比现在高B.漓江的岩洞中大都有地下河流C.上述岩洞内的地下河流是在石笋形成后出现的D.上述岩洞内地下河流的水比过去深11.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张老师说:“如果余勇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李老师说:“我看这个班没有人能考上清华王老师说:“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勇都考不上清华赵老师说:“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勇能考上清华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个人的推测成立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D.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12.张三问李四:“你常看《新华文摘》吗?”李四回答:“谁说我不常看《新华文摘》?”张三又问李四:“这么说你常看《新华文摘》啦?”李四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华文摘》从形式逻辑规律的角度判定,李四的回答(  )A.违反了矛盾律B.违反了排中律C.既违反了矛盾律,又违反了排中律D.既没有违反矛盾律,又没有违反排中律二、非选择题13.在一次物理课上,物理老师告诉学生,铁水凝成铁块,体积缩小了1/34,然后问大家,铁块若化成铁水,体积将增加多少?学生甲说:增加1/33。

      学生乙说:同是这么多东西,缩小的是1/34,增加的是1/33,这不是违反同一律吗?学生丙说:你俩说的都对学生丁说:你俩说的都不对请你运用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知识来判断一下甲、乙、丙、丁的说法14.某天,一辆小轿车被盗经过半个月的侦察,现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在审讯中,四人口供如下:甲:我不是罪犯乙:丁是罪犯丙:乙于五天前找人卖盗车丁:盗车的不是我1)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请问罪犯是谁?(2)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罪犯又是谁?课时卷471.解析: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排除②,故选C项答案:C2.解析:①中的“云霞满天”与“晴空万里”自相矛盾;②中的“将近20岁”与“20多岁”自相矛盾;③符合辩证逻辑的要求,不违反逻辑规律;④中“有个人志愿不应该”和“没有个人志愿也不应该”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但并不违反矛盾律,故③④符合题意答案:B3.解析:排中律表明,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材料中“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和“所有学生都是不勤奋的”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故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答案为C答案:C4.解析:在四句话中,乙和丁的话构成了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根据排中律,其中必有一真而题设是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这个说真话的人必定在乙和丁之间,而甲、丙必定说了假话由此可推断甲的话是假的,因而甲是做好事的人答案:A5.解析:“乘客汤姆并非不是美国人”与前提“这架飞机上的乘客并非都是美国人”并不矛盾所以,D符合题意答案:D6.解析:乙的回答很明显是犯了骑墙居中的错误,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答案:C7.解析:A、B本身错误;C只是反对错误,不符合题干要求“启示”答案:D8.答案:D9.解析:“刚刚”,表示时间不长一个学期至少五个月,“不到两个学期”,那就是半年以上,一年以内,这个时间不算短了不到两个学期”与“刚刚”是矛盾的可见,该同学自相矛盾,①②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项③④与题意不符答案:B10.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律的知识如果D项不成立,即上述岩洞内地下河流的水不比过去深,则该地下河流的水过去至少和现在一样深,也可能比现在还深,则石笋就不可能露出水面,则题干关于石笋成因的解释就不能成立即如果D项不成立,则题干不成立即如果题干为真,则D项为真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推出例如,C项不能从题干推出。

      即使上述岩洞内的地下河流是在石笋形成前出现的,只要石笋的根部所在的岩石露出水面,题干关于石笋成因的解释仍然可以成立即如果题干为真,则C项可能假即C不能从题干推出答案:D11.解析:题干中,张老师和赵老师的推测形式分别是“如果P则Q”和“P并且非Q”,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和排中律,其中必有一个推测成立且只有一个成立,另一个不成立又有条件可知,四人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因此,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推测均不成立即事实上余勇考上了清华因此,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即D项为真答案:D12.解析:“常看《新华文摘》”与“不常看《新华文摘》”为两个矛盾判断,根据矛盾律,不能同时为真,必须有一假根据排中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第一问中李四违反了矛盾律,第二问中其违反了排中律答案:C13.答案:甲的说法是正确的乙的说法违反了同一律,他混淆了概念,因为缩小的1/34是就铁水的体积而言的,增加的1/33是就铁块的体积而言的丙的话违反了矛盾律,因为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丁的话违反了排中律,因为两个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14.答案:(1)甲是罪犯因为乙、丁供词相互矛盾,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供词真,根据排中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则唯一的真话在乙、丁中,则甲、丙的供词为假。

      甲说他不是罪犯为假,则甲是罪犯2)乙是罪犯因为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根据矛盾律,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乙、丁中必有一句假话,则甲、丙为真话甲说我不是罪犯是真话,则甲不是罪犯;丙说的话为真,则乙是罪犯 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