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英语改革的思考.pdf
2页≥ 关于英语改革的思考 曹 竹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大石桥市旗171镇第二中学,辽宁大石桥 115113) 摘 要:2013年IOH 21日,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布A~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文理同卷)分值由150分增为 180分,文、理科综合分值由300分增至32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 低50分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从这个改革中,我们可以看 到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英语的分数由150分降为100分语文的分数由150分增加到180分单从英语分数的变化. 能看到什么呢?作者对此作思考 关键词:英语改革 优势 注意问题 ~、英语考试改革所带来的优势 1.考试改革,突出语言的实际运用 一方面,英语分数的下降并不代表英语重要性的减弱. 因为作为目前全球的通用语言,英语具有无可替代性英语 考试方式的改变,以及考试的内容侧重听写能力的考查.表 明英语的教育正在回归应用性和实用性学科只是目前考 试和评价方式不恰当,现行体制下人们过于强调笔试及语 法,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该以运用为主要目的。
本 来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如果一个人的英语学习好,则无论 是汉语还是其他外语,学习一般都很好,反之亦然毕竟世 界上主要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是以英语为主的国家,世界三 分之一的人口讲英语,电脑键盘是英语键盘.90%的国家以 英语作为第一外语,75%的电视节目讲英语,四分之三的邮 件是用英语书写的;主要科技文献是以英语为原始语言完 成的,甚至很多语言问的翻译是以英语为中介语言的(比如 要将一本中文书籍翻译成毛利语,可能因为各方面原因限 制,需要先将其先翻译成英语,再由英语翻译成毛利语)英 语作为六大国际语言之首,任何一个国际会议.一定会有英 译版,即使我国内部的多数主要会议,通常都是中英双语 版学好英语不仅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而且 有利于传播我国的文化意识和先进技术至于降低英语学 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主要是为突出语言的实际应 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 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在高考指挥下,英语和语文、数学并列, 实际上是语文地位最弱数学有奥赛不断加码语文很容易 因人人能说、人人能写而被忽视,英语则因非母语难掌握而 成为学生用功甚巨的科目由此造成一种怪状.中国人写不 好汉语、写不好汉字,不必在意也不必脸红,而考不好英语, 却事关重大。
此次改革后,中考英语分值将下降20分.高考 英语分值将下降50分不过,听力的比重有所增加比如,中 考英语听力将占一半分值,达到50分此外,题型也将有所 改变,这样的改革将促进学科问应有的回归今后.老师会 更重视英语的应用性比如,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看 英文菜单、读懂中的英文新闻,这就要求老师改变教学 模式和教学方法听力分值的增加,将对英语老师提出更大 的挑战,却向素质教育迈进一大步 2.考试改革.还回英语工具属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并非要取消英语,而是将英语拉 下神坛,还回其工具属性整个社会痴狂英语,非止于高考 英语教育已经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升初中的英语和数学成 了择校的条件英语还成为整个社会的“人才鉴别标准”高 考之后,英语是教育选拔、专家选拔的依据,考研考博,英语 考得如何成了录取的依据;职称评定,业绩不重要,实际水 平不重要唯有英语区别同样达到了年资的人谁上谁下;学 术评价,要比的是SCI刊物的发行量,当然要靠英语;整个社 会还将英语当成人才素质的通用标识,“一口流利的英语” 简直就是高级人才的证明书这个社会没有任何一个教育 科目要求人终身学习,唯有英语却成了这样的科目同时, 现在由于社会上对英语过于关注,孩子在教育过程中需要 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英语培训班犹如雨后春笋般不 断涌现,体现了现在社会对英语的重视,英语分数的下降能 够缓解这一现象。
英语的地位在这个社会是由一系列制度 确保的由此,“全民英语”,全民用很大的精力学习一门非母 语的语言,成了这个国家举世无匹的风景我是中国人,何 必学外文,不学ABC,照样干革命”,这是过去的极端,新的极 端是英语成了政治正确和各类生意的战场,培训机构会拿 “学好英语,把洋钱赚到中国来,孝敬爸妈”之类的话语开讲, 专家教授用英语认证改革开放 二、英语考试改革所应注意的问题 1.分数改革后,与之配套教学改革也应该跟上,回归到 语言学习应以运用为目的的轨道上 这次考试改革,不是简单地改改分值,而是要改革英语 教学方式,要像教一种语言那样教英语,而不是为了应试初 高中英语教师不应再每天规定学生背多少单词,每周要求 一193— i j教学实践研究 囊 i 誊 做几篇阅读理解,而应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 训练,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从日常英语学 习中得到乐趣.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更多的 学生能学以致用分数改革后,与之配套的教学改革应该跟 上.回归到语言学习应以运用为目的的轨道上选择学习材 料应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殊爱好的不同,寻找适合他们 的英语故事、科普文章等内容,甚至是角色扮演、自编自导 等,比如《奇速英语24个故事串记中学3500词汇》,通过校园 中男女学生为主线,科幻、奇异,情节生动,与他们年龄阶段 相符合的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兴趣,使学生在听、说、 读、写、练等各个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改变哑巴英语的 现状。
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动听的英语歌曲、好看的电影片 段,达到与看故事书、科普书同样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教 会学生英语的“内在拼音规则”例如,近年开始重视的英语 自然拼读方法还可以教会学生贴近生活,甚至是非常有趣 的一些日常对话用语在英语教学中尽量突破中式思维,从 英式思维的角度教学,使学生更易内化所学内容.感觉到英 语学习是一种文化的了解而不是知识的学习,比如告诉学 生“Rain Cats and Dogs”的典故而不是让学生背这样的短 语,如凡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就像中文当中我们教成语故 事,而不是告诉学生这几个字的正确笔顺笔画一样通过改 变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总体运用能力 2.改革不宜太快 尽管教育改革很好,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不要来得 太快.应该给各个省市地区一个过渡时间过渡方式的建 议:一是参考国家搞上海自贸区的做法,以一个或几个省市 为试点进行过渡;二是希望另一些省份从分值上进行过渡: 比如总分还是150分,其中100分为笔试,另外50分为运用(听 说表演为主)这对考试标准执行和操作有一定难度,但可 以率先在文化教育和经济发达地区试点,比如广东省两个 试点相结合,试行一定时间然后找到更适合我国英语改革 的成功模式,再推广开来,希望不是全国一起尝试。
另外,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仍然很重要,其中英语的 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中,术业有专攻,并不一定要求所有 大学生都要学英语或学好英语或过四、六级,可以根据个人 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3.分专业学习英语 对于英语考试降低分数的改革不少人认为有助于国 学发展,但这种观点的目的性不对,国学与外语并不是此消 彼长的关系像一些国内知名的国学大家,如胡适、王国维 等,他们的英语也同样出色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第一语 言,适当降低分数无可厚非降低分数,学生用在这门功课 上的时间、精力肯定相应减少.那么这一科目的成绩自然下 降,某些高校选拔人才需该门课程有很优异的成绩,所以可 能不利于部分拔尖学生的发展但是,英语教育不能因此被 弱化最好是分专业学习比如一些艺术专业可以弱化英 语,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不用外语也可以进行交 流数、理、化这些自然科学领域,就需要学习外语,以便吸收 国际先进知识无论怎么改革,英语学得好的“塔尖”都不会 放松英语,这就会产生所谓的“精英教育”,学得好的还是好, 但是社会的整体英语水平会下降英语也是应用性很强的 科目.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英语水平越 发显得重要高考英语分值由150分降至120分.势必会影响 高中英语的课时,如果英语课时减少,就可能对英语基础不 是很好的学生影响比较大。
但是,英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 考,对学生来说确实起到了减压作用 我国的英语中、高考即将面临一个全新改革的时代,英 语考试正面临重大改革,英语学科应回归到]:具学科应用 的位置上,北京中高考改革就是要突出英语作为语言1二具 的实际应用作用,在真实语境中考查语言运用,增加听力比 重同时,降低英语在中、高考中的权重,探索新的英语考试方 式方法我们应该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积极探求适合我国 实际的英语教学路子和模式以上是笔者提m的个人意见. 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英语教学改革还需要理论界和实 践者的共同努力,方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陈俊.2l世纪英语基础教育前瞻.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2(5). 『2]钱晓霞.培养学习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中小 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 [3]王洪伟,朱征平.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推进双语教学实 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 [4]张正东.外语教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5]蔡章冰硪对北京英语高考改革的一点小看法.北京: 20】3. 一1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