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道路勘测设计汇编.doc
12页1. 工程概况名称:舒兰—蛟河二级公路;地质条件:粘性土,稠度为1.0;地形条件:平原地形;2. 技术指标2.1设计标准: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双车道,设计年限:20年(路面类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2.2 设计执行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2.2 各项技术指标:2.2.1平面:(1)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200m,极限最小半径125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路拱≤2%时为1500m,当路拱>2%时为1900m2)平曲线长度一般值为300m,最小值为100m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80m,最小值为60m2.2.2纵断面:(1)最大纵坡为6%,最小坡度为0.5%,最小坡长150m;纵坡为6%时的最大坡长为600m2)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1500m,极限值为10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50m;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2000m,极限值为14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120m2.2.3横坡和路面宽度:(1)横坡:1.5%~2%(2)路面宽度:a.车道宽度: 3.5m。
b.路肩宽度:右侧硬路肩宽度一般值为0.75m,最小值为0.25m;土路肩宽度一般值为0.75m,最小值为0.5mc.路基宽度:一般值为10m,最小值为8.5m2.2.4视距:停车视距为75m,会车视距为150m,超车视距为350m3. 横断面设计(1)行车道宽度:2×3.5m;(2)硬路肩宽度:2×0.75m;(3)土路肩宽度:2×0.75m;(4)路基总宽度:10m4. 平面选线4.1平面选线的原则(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疏顺、合理配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或极限指标,也不应片面采用较高指标3)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和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对沿线必须占用的田地,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做好造田还林等规划和必要的设计4)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和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重视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和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4.2选线过程一条道路路线的选定是经过由浅入深、由轮廓到局部、由总体到具体、由面到带进而到线的过程来实现的,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1)全面布局(2)逐段安排(3)具体定线 a.控制点的选定:在平原地区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池塘、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初步选定能避开池塘的一个控制点,定出路线的大致走向b.加密控制点: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尽量少占用农田,加密控制点c.确定路线走向:在前面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把各个控制点连结起来,定出路线的走向4.3纸上定线设计路段为平原区二级公路,地形起伏不大,但易受池塘等的影响,因此,尽量避开池塘等不利地段5. 平面设计5.1曲线及桩号标定: 起点桩号K0+000,JD1桩号K0+440, , ,;JD2桩号K0+920,,5.2平曲线要素计算:12 / 12 切线增长值: 內移植: 切线长: 外距: 平曲线: 5.3 曲线主点桩号计算:5.4平面线形:5.5例:JD1点计算数据已知:R1=250m,Ls1=110m,=51.6°。
切线增长值: m內移植:m平曲线长:切线长: 外距:=29.92m 桩号: =K0+263.26 =K0+373.26 =K0+430.78 =K0+598.29 =K0+488.2JD1线形图:O点5.6平曲线要素汇总表JD点JD桩号Ls(m)αR(m)L(m)T(m)E(m)JD1K0+440110右51.6°250335.03176.7429.92JD2K0+920110左39.6°250282.70145.6417.85主点桩号ZHHYQZYHHZJD1K0+263.26K0+373.26K0+430.78K0+488.29K0+598.29TD2K0+774.36K0+884.36K0+915.71K0+947.06K1+057.066. 纵断面设计6.1 纵断面设计原则1.纵面线形应和地形相适应,线形设计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保证行驶安全2.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以及填挖平衡3.平面和纵断面组合设计应满足:4.视觉上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6.2 纵断面拉坡1. 纵坡设计要求:(1)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范2)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反复设置反坡段3)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4)应尽量做到填挖平衡,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2.纵断面拉坡步骤:(1)标注控制点:确定路线起、终点以及越岭垭口,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等线路必须经过的标高控制点 (2)试坡:在已标出的“控制点”纵断面图上,根据各技术指标和选线意图,结合地面线的起伏变化,以控制点为依据,在其间穿插取值,同时综合考虑纵断面设计中的平纵组合问题,即当竖曲线和平曲线重合时,应设法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由此试定出若干坡线3)调整并核对:对试坡时所定出的各种坡线进行比较,排除不符工程技术标准的坡线,在剩下的坡线中选取填挖方量最小又比较平衡的坡线在选取的坡线上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从纵断面图上读出其对应桩号的填挖高度,检查该点的横断面填挖是否满足各项工程指标如果不满足,则应对所选坡线进行调整6.3 竖曲线要素计算 竖曲线要素设计公式为: 竖曲线长度: 竖曲线切线长: 竖曲线外距: 6.4竖曲线计算数据:已知:=1.15%, = -1.27%,=1.27%;R1=6500m,R2=5000m。
纵断面要素示意图BPD1: 桩号K0+420=-2.42%,凸型竖曲线曲线长:=157.3m切线长:T1==78.65m外距:=0.48 m起点桩号=K0+420-78.65=K0+341.35终点桩号=K0+420+78.65=K0+498.65BPD2:桩号K0+900=2.54%,凹型竖曲线曲线长:=127m切线长:T2==63.5m外距:=0.40m起点桩号=K0+900-63.5=K0+836.5终点桩号=K0+900+63.5=K0+963.5 6.5竖曲线要素汇总表变坡点桩号R凸或R凹i1i2切线长T外距E起点桩号终点桩号竖曲线长LBPD1K0+42065001.15%-1.27%78.650.48K0+341.35K0+498.65157.3BPD2K0+9005000-1.27%1.27%63.50.40K0+836.5K0+963.51276.6纵断面设计成果表由前面的计算即可确定出各直线段坡线上所对应的中桩标高,再由公式算出竖曲线内各点的竖距,凸形竖曲线的曲线上中桩标高即为对应直线坡线标高减去竖距,凹形竖曲线的曲线上中桩标高即为对应直线坡线标高加上竖距由此即可确定纵断面线上各中桩的标高,也就可以算出各中桩的填、挖高度。
6.7绘制纵断面图纵断面图一般采用横向1:2000,纵向1:200的比例尺绘制,上部画纵断面图,下部标注如图:道路纵断面设计图地质条件填土高度挖土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度(%) 坡长(m)里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7. 横断面设计7.1横断面设计的原则(1)、设计时应根据公路等级、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水文、填挖等情况选用设计前必须做好各项勘察工作,收集横断面资料2)、兼顾当地基本建设的需要,尽可能和之配合,合理设计边沟断面尺寸,并按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3)、路基穿过耕种地区时,为了节约用地,如果当地石料丰富,可修建石砌边坡或直立矮墙4)、沿河线的横断面设计,应注意路基不被洪水冲毁,如废方过多压缩河道而引起壅水危及农田、房舍时,一般应变更设计,将路线适当外移以减少废方,否则应将废方运走7.2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设计公路为二级公路,采用整体式单幅双车道的路基断面形式根据工程技术标准,由公路等级(二级)及设计行车速度(60km/小时),确定路基横断面车道数为双车道,行车道总宽为7m,行车道外侧分别设置宽度为0.75m的硬路肩和土路肩,路基总宽度为10m7.3 设计资料(1)、平曲线起、终点桩号,平曲线半径和转角在平面设计中读取。
2)、每个中桩的填挖高度在纵断面设计中读取3)、路基宽度为10m在路线平面图上的各中桩横断面范围内并向外延伸一定距离选取若干点,量取各点的地面标高4)、根据技术标准确定边沟的形式及尺寸5)、根据线路所处地区的地质情况确定填方路堤和挖方路堑的边坡值7.4横断面设计计算7.4.1加宽计算:(1)全加宽确定按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二级公路采用第三类加宽值,即汽车轴距加前悬总长为时的加宽值b=0.8m当圆曲线半径时,由于加宽值很小,可以不加宽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路面的加宽一般在路线内侧加宽(2)加宽的过渡:为了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设置了的加宽的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在加宽缓和段上,路面具有逐渐变化的宽度 已知:横断面桩号:K0+980,YH桩号K0+947.06,HZ点桩号K1+057.6因K0+980在缓和加宽段,按比例过渡:ZHHY绕内边缘线旋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