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城港总体规划修订-射阳.pdf
64页盐城港总体规划修订 盐城港总体规划修订 (规划文本报批稿) (规划文本报批稿) 盐城市人民政府盐城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盐城港总体规划修订盐城港总体规划修订 组 织 单 位组 织 单 位 :: 盐城市港口管理局盐城市港口管理局 单 位 负 责 人 : 戚太龙 规建处 : 陈 蓉 李 芳 李 雪 编 制 单 位编 制 单 位 ::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 管 院 长 : 王仙美 主管总工程师 : 邹勇军 所长 : 翟剑峰 项 目 负 责 人 : 翟剑峰 陈 捷 参 加 人 员 : 李 巍 东培华 吴 丹 岳巧红 尤 薇 肖美贞 周云鹏 汪 魁 崔 康 刘春启 赵英慧 袁 媛 周海锋 陈 冬 目 录 目 录 前前 言言- 1 - 第一章第一章 港口发展的现状港口发展的现状.- 2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2 - 第二节 自然条件 .- 2 - 第三节 港口现状 .- 9 - 第四节 综合评价 .- 12 - 第二章第二章 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 15 - 第一节 港口经济腹地 .- 15 - 第二节 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15 - 第三节 船型发展预测 .- 20 - 第三章第三章 港口性质与功能港口性质与功能.- 21 - 第四章第四章 港口岸线利用规划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22 - 第一节 岸线资源评价 .- 22 - 第二节 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23 - 第五章第五章 港口总体布置规划港口总体布置规划.- 26 - 第一节 港区划分及主要功能.- 26 - 第二节 港区布置规划 .- 27 - 第三节 水域布置规划 .- 37 - 第四节 港界 .- 41 - 第六章第六章 港口配套设施规划港口配套设施规划.- 44 - 第一节 集疏运规划 .- 44 - 第二节 供电规划 .- 45 - 第三节 给排水规划 .- 46 - 第四节 通信、信息及支持保障系统规划.- 47 - 第七章第七章 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48 - 第一节 规划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48 - 第二节 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 48 - 第三节 环境保护规划 .- 49 -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 .- 51 - 第八章第八章 港口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关系港口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关系.- 53 - 第九章第九章 问题与建议问题与建议.- 55 - 附图:附图: 附图一 盐城港地理位置及区位形势图 附图二(一) 盐城港港口现状图 附图二(二) 盐城港大丰港区现状图 附图二(三) 盐城港射阳港区现状图 附图二(四) 盐城港滨海港区现状图 附图二(五) 盐城港响水港区现状图 附图三 盐城港岸线利用规划图 附图四 盐城港总体布局规划图 附图五 大丰港区布置规划图 附图六 射阳港区布置规划图 附图七 滨海港区布置规划图 附图八 响水港区布置规划图 附图九 盐城港水域布局规划图 附图十 盐城港集疏运通道规划图 附件: 《盐城港总体规划》 (修订)审查会审查意见附件: 《盐城港总体规划》 (修订)审查会审查意见 - 1 - 前前 言言 盐城港位于苏北沿海中部,黄海西岸,拥有 582 公里海岸线和灌河、射阳河等河口岸线,资源丰富;后方直接面对苏北地区和淮河流域广阔腹地,交通便捷,是江苏沿海开发的前沿、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五”以来,盐城港抓住发展机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引领和港口起步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完善后方配套、优化发展环境,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 2010 年 8 月省政府批复的《盐城港总体规划》实施以来,有效实现了盐城港的起步发展,但近年来,内外部发展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国家陆续出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盐城港发展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盐城市临港产业加快集聚、物流体系逐步构建,对港口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三是省市县各级针对盐城海岸特点,对侵蚀性海岸、辐射沙洲海域、河口地区进行了大量勘测和建港研究工作,岸线利用和港区布置形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准确把握盐城港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完善港口总体布置,科学有序推动盐城港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对原《规划》进行修订十分必要 本规划按规定程序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 是今后一段时期盐城港发展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各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 2 - 第一章第一章 港口发展的现状港口发展的现状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沿海中部,地处东经 119º27′~120º54′,北纬32º34′~34º28′之间,东临黄海、南连南通、泰州,西连淮扬,北与连云港隔灌河相望。
下辖 2 市 5 县 2 区, 面积 1.7 万平方公里, 人口 822万,是江苏省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盐城港大丰港区、射阳港区、滨海港区和响水港区分布在盐城市沿海的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四县市内,依托盐城市形成的水、陆、空对外交通网络,已构建起便捷顺畅的集疏运交通体系盐城港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一、气象一、气象 盐城地区分属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个生物气候带, 分界线大致在苏北灌溉总渠附近气候为湿润季风区,受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双重影响, 光照条件北部较好, 水热条件南部更优 气象特征值列表如下 表表 1-1 盐城市沿海气象特征值表盐城市沿海气象特征值表 站名站名 响水响水 滨海滨海 射阳射阳 大丰大丰 多年平均气温(°C) 13.5 14.7 14.9 14.4 极端最高气温(°C) 40.0 38.4 39.0 39.0 极端最低气温(°C) -21.7 -13.2 -15.0 -15.0 年平均降水量 (mm) 985.7 931.6 1034.8 1087.8 暴雨日数(d) 11.6 9.4 12.0 13.0 常风向 NNE SE SE SE 出现频率(%) 12.0 8.97 10.0 13.0 - 3 - 站名站名 响水响水 滨海滨海 射阳射阳 大丰大丰 强风向 NNW,NNE NE NNE W 最大风速(m/s) 20 20 18 18 ≥7 级风日数(d) 12.7 14.8 21.2 8.5 平均雾日(d) 10 39.9 44.1 51 平均相对湿度(%) 75 81 78 81 燕尾气象站 六合庄海洋站 射阳盐场 气象站 大中农场 气象站 二、水文二、水文 (一)潮汐(一)潮汐 1、潮汐性质及潮位特征值、潮汐性质及潮位特征值 在两大潮波系统的控制下,江苏沿岸基本以半日潮为主,仅在滨海港附近至射阳河口岸段,由于无潮点的影响,为不规则半日潮。
潮波属前进波、驻波混合型,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潮差分布以废黄河口为最小, 向南北逐渐加大, 至弶港最大, 平均潮差可达 4m 以上各站的潮汐特征值见表 1-2 表表 1-2 盐城市沿海各站潮汐特征值表盐城市沿海各站潮汐特征值表 站名站名 燕尾站燕尾站 翻身闸站翻身闸站 射阳港口水文站射阳港口水文站 大丰大丰 潮汐性质 不规则半日 潮 不规则 半日潮 不规则 半日潮 规则 半日潮 平均潮差(m) 3.24 1.76m 2.15 3.53 最大潮差(m) 5.39 3.13m 4.16 5.79 平均高潮位(m) 1.93 2.66 2.84 4.60 平均低潮位(m) 1.31 0.90 0.70 1.08 平均涨潮历时 4:28 4:50 5:00 - 平均落潮历时 7:28 7:36 7:26 - 85 国家高程 理论最低潮面 - 4 - 2、工程水位、工程水位 由沿海相关工程前期工作的成果统计,各站工程水位见表 1-3 表表 1-3 盐城市沿海各站工程水位表盐城市沿海各站工程水位表 站名站名 燕尾站燕尾站 翻身闸站翻身闸站 射阳射阳 大丰大丰 设计高水位 2.56 3.20m 3.32 5.18 设计低水位 -1.78 0.44m 0.24 0.48 校核高水位 3.89 4.26m 4.20 6.15 校核低水位 -2.51 -0.61m -0.95 -0.52 乘潮水位(m) 3.38* 2.31* 2.25** 3.74 *** 85 国家高程 理论最低潮面 注:1、*为乘潮 1 小时、保证率为 90%的水位。
2、**为乘潮 2 小时、保证率为 90%的水位 3、***为乘潮为 3 小时、保证率为 90%的水位 (二)波浪(二)波浪 本市海岸线顺直,北部外海几乎无岛屿,直面黄海,掩护条件较差,南部是辐射沙洲,对外海波浪有较好的掩护,波浪较小本海区的常浪向和强浪向为偏东北向,最大波高在 6m 左右各海区的波浪特征值如表 1-4 表表 1-4 盐城市沿海波浪特征值表盐城市沿海波浪特征值表 站名站名 滨海六合庄滨海六合庄 射阳平台射阳平台 大丰港大丰港 常浪向 ENE NNE NNW 出现频率(%) 12.85 20 15.1 强浪向 NE E~ENE ESE H4%≥1.3m 频率 0.95% 最大波高 5.7m 最大波高 3.6m H4%≥1.6m 频率 0.25% 本海区缺少长期波浪观测资料,据以往工程前期工作的成果,本- 5 - 海区 50 年一遇、设计高水位时的波浪要素见表 1-5 表表 1-5 盐城市沿海设计波浪要素表盐城市沿海设计波浪要素表 站名站名 滨海中电投码头滨海中电投码头 射阳河口外射阳河口外 大丰西洋水道大丰西洋水道 主要波向 NE-E ENE NE、NNE H1%波高(m) 3.2 5.3 4.7 平均周期(s) 8.1 8.2 8.7 (三)水流(三)水流 据各港区水文测验的成果, 盐城市海域潮流性质为射阳河口以北是不规则半日潮,射阳河口以南是规则半日潮,运动形式基本为往复流。
大多数测站的最大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落潮历时略大于涨潮历时实测最大流速、流向见表 1-6 表表 1-6 水流特征值表水流特征值表 站名站名 陈家港陈家港 滨海滨海 射阳射阳 大丰大丰 潮流性质 不规则半 日潮流 不规则半日 潮流 不规则半日 潮流 规则半日潮 流 涨潮流向 SSE SE SSE S 最大流速(cm/s) 195 152 155~202 99~186 落潮流向 NNW NW NNW N 最大流速(cm/s) 167 155 130~138 56~120 余流流向 - NW-NE SW - 余流流速(cm/s) - 11~29 10~50 - 该海区的余流流向在废黄河口以北一般为偏北,流速 10~30cm/s,以南海域一般为偏南,流速为 10~50cm/s,较北部略大 (四)河流水文(四)河流水文 沿海较大的河流有灌河和射阳河 - 6 - 灌河是苏北较大的入海河流, 感潮河段可达上游 56km的东三汊,流域面积 4160km2,年平均降水量为 900mm,年平均径流量为 15 亿m3,平均流量为 50m3/s,5~10 月为汛期 射阳河、 黄沙港是江苏北部主要的自然河道, 下游建有四个水闸,排水量很大。
据资料统计,枯水年份射阳河闸全年排水 10.9 亿 m3(1978 年) ;丰水年份,排水总量可达 61.4 亿 m3(2003 年) 四个闸的排水流量是射阳河闸下河道与口外航道水深得以保持的主要动力因素 三、地形地貌及海岸演变三、地形地貌及海岸演变 (一)地形地貌(一)地形地貌 盐城市海岸自北向南长以滨海六合庄为拐点,北段岸线走向NW~SE,南段岸线走向 NNW~SSE,岸线总体上较为顺直,属粉砂淤泥质海岸沿岸陆域多为古长江和古黄河三角洲平原,高程低平;主要有灌河、中山河、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四卯酉、王港、竹港、川东港、东台河等河流入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