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彼得布瑞克的研究.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4476565
  • 上传时间:2019-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彼得·布瑞克(Peter Blickle),1938年生,著名的德国历史学家,长期担任瑞士伯尔尼大学历史教授,是布瑞克农民学研究学派的开创者和中坚力量主要著作有《1525年革命:对德国农民战争的新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普通人的革命》、《从社区宗教改革到普通人的革命》、《社区宗教改革》、《帝国的宗教改革》等早在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各国历史学家就开始对德国农民战争性质探讨,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流派,就是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提出,将之誉为“德意志人民最壮阔的革命之举”;恩格斯著作的影响至今仍为部分德国史学家和前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学界所认同,如威尔海姆、戚美尔曼在《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通史》中说,“这场战争不啻是一场自由对非人道压迫、光明对黑暗的战斗” 这种激进的观点,随着更多史料的出现,人们看到这种自下而上的所谓革命带来的暴力和巨大破坏性,由此大众对于恩格斯等的激进观点表示质疑,史学界转而占据上风的是以兰克为首的史料派,兰克在《宗教改革时期德国史》中,把农民战争打上“自发事件”的标签,他说不能为德国农民战争找到合适、准确的历史位置他相信无组织、无预谋的农民战争,是由于部分领主对农民日益残酷的压迫所激发,也是一种对当时反宗教改革倾向比较严重的南德地区的一种极端反应。

      兰克把农民战争变成一个背离宗教改革史主线的枝桠现象 后世的史学家继续争辩着,其中包括著名的京特 弗朗茨和斯米林等,但主要论点莫不出于上面这两个流派布瑞克这本书标明,德国农民战争不仅是一场社会和政治的运动,而且是一场普通人的大革命布瑞克认为革命起源于中世纪后期的封建主义危机和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变化布瑞克分析了德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农民心态,依据大量德国农民战争的原始史料,揭示了德国农民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提出了一条通过普通人的大联合,经公社、议会、共和国三个步骤,自下而上建立近代民主政治的途径研究重点和论据围绕1525年农民领袖会议提交给诸侯联盟(士瓦本联盟)的所谓“十二条款”由此,他的结论是,农民战争是一次革命,也是一次宗教变革运动;但同时也承认农民运动的无组织性、破坏性,对于马克思主义者冠之以“伟大”,不予以承认目录:布瑞克教授和他的农民学研究学派(代译序)引言:各种解释、存在问题和全新的概念第一部分 封建主义的危机和革命的缘起第一章 十二条款:1525年革命的宣言第二章 十二条款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的背景第三章 十二条款的传播和影响第四章 农业秩序的危机和近代早期国家的批判第五章 福音主义对抗封建主义第二部分 革命的目标:全体基督徒的幸福和兄弟之爱第六章 基督教联盟和大会: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模式?第七章 作为普通人起义的农民战争第八章 作为一场革命的普通人起义第九章 宗教改革神学和革命实践第三部分 革命的结果:恢复和合作第十章 安定帝国的措施:在1526年施佩耶尔帝国会议之上普通人的怨情陈述第十一章 帝国之内各邦国对冲突的决议第十二章 革命的结果:领地制度第十三章 政府对社区宗教改革的限制结论附录人名译名对照表地名译名对照表专有名词译名对照表布瑞克教授和他的农民学研究学派(代译序)朱孝远谁试图把布瑞克(Peter Blickle)教授的名字同那些只用经济利益来解释农民运动起源的学说区分开来,并且试图把农民的形象永久地雕刻在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那么,谁就算是真正理解布瑞克农民学研究学派的伟大意义了;谁试图回忆布瑞克教授为农民运动所做出的千百次的、天使般的辩护,谁就会首先想到布瑞克慷慨激昂言辞下的农民团体、农民的道德使命,以及千千万万的农民是如何自下而上地推动了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布瑞克教授是我们当今世界把农民作用提高到最高程度的历史学家之一,他是一位德国教授,却服务于瑞士的伯尔尼大学更重要的是,他是服务于一个崇高的使命:正确阐述农民对于缔造现代社会的作用为此,他几乎穷尽地研究了有关十五六世纪德国农民的所有原始文献,包括各式各样的农民的怨情陈述书、各式各样的农民运动的纲领、各式各样的农民乡村组织的史料布瑞克教授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一天接着一天,一年接着一年在他那硕大无比的伯尔尼大学的工作室里,布瑞克这位德国历史学家开展研究直到1975年的某一天,《1525年革命:对德囝农民战争的新透视》正式出版了一个布瑞克农民学研究学派脱颖而出,一个让世界震惊的结论向世界宣告:创建近代民主政治的真正英雄,并不是什么舞刀弄剑的帝王将相,而是百姓,一个以农民、矿工、城市平民组成的普通人阶层,他们在特定的时刻联合起来,自下而上地推动了现代政治的发展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在他们面前纷纷分崩离析,一部由公社、议会和共和国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乐在欧洲大陆奏响欧洲的农民,普通的百姓,只要起来奋斗,始终是有能力、有条件地去建立这样的丰功伟绩,创造出建立现代国家这样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

      重新评价农民运动 无法否认,布瑞克教授对我个人学术发展的影响无与伦比早在1987年,当我准备以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题目起,布瑞克这个名字就开始与我相伴因此,我必须先简明扼要地说说是什么情况使这位伟大教授的研究在我眼中变得可敬的 1524—1526年间,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运动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南部地区蓬勃高涨从西面的阿尔萨斯到东边的斯蒂里亚,从南面的蒂罗尔至北部的图林根,遍燃着战争烽火成千上万的农民、市民、雇工、矿工、手工工匠、下层僧侣、小贵族和政府的秘书、公务员等联合起来,他们高举神圣的《福音书》,英勇抗击贵族领主的残暴压迫当城堡、宫殿、修道院和诸侯住宅被付之一炬时,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显得那样软弱无力,僧俗贵族在农民面前被迫逃亡,帝国统治势力不得不为生死存亡而斗争不久,当农民们被诸侯的雇佣军打败、屠杀和审判时,农民的一方显得单薄无助当乡村中的农场、农民的房屋被火焰吞没时,那些关于基督教世界的美好向往,那些对兄弟之爱、友善、平等、正义和公正的追求,那些以《福音书》和基督教神法为指南、要求建立基督教人间天国的政治构思,似乎也与起义者崇高的斗争理想一起烟消云散了。

      但是历史却永远铭记了这场人民的革命运动事件发生不久,一个同时代的人就称它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普通人的伟大起义”;革命导师恩格斯称它为“德意志人民最壮观的革命之举”;德国历史学家马克斯•施泰因梅茨断言它是“1918年11月革命以前德国人民最重要的具有革命性的群众运动”;而德国学者布瑞克则称它为“普通人的大革命” 1525年的伟大运动虽然一直活在世界人民心中,这个运动却没有很好地为人们所理解首先,起义者不是人们通常所想象的罗宾汉式的“绿林好汉”起义者们有很好的纪律,他们佩带宝剑,身着盔甲,扛着军旗,敲着军鼓,是一支支颇有军纪的队伍这些队伍没有随意抢劫的习惯,而起义也不是为了一时的劫富济贫他们的领袖中不乏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职业军人这些纪律和军事风范告诉人们起义者不是捣乱的强盗,他们是为实现《福音书》上所说的真正的友爱、和平、忍耐、和谐而作战的真正的军人和基督教徒他们要反对的是福音的死敌,要制止的是不敬神者的反基督行为他们所具有的使命感、道德感和正义性,使他们完全不同于绿林兄弟他们自称是基督教兄弟,肩负着重大的政治和道德使命 第二种通常的误解是把起义看成一种单纯反对剥削的经济斗争,如认为起义者都是清一色绝对贫困的农民或农奴,这些人没有政治头脑,只是在遭受压迫情况下为寻找经济上的出路才揭竿而起的;他们没有推翻领主、诸侯封建统治的愿望,整个起义都是一种经济斗争。

      这些有关起义的误解不仅仅存在于群众的观念之中,就是在专业的学术圈子里,也充满了对起义的奇谈怪论早在起义结束后不久,就有两个同时代的作家断言是马丁·路德反对教会的福音运动诱发农民起来反对他们的合法领主;农民们的起义仅仅是为了一些经济上的改善;这些农民非常残暴,他们滥杀无辜;除此之外毫无结果这些观点直到20世纪还有人在不断地重复着不过,21世纪的大多数的学者对此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参加1525年运动的那些农民是老百姓中有责任心的人们,而绝不是罪犯;起义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活动;起义者们没有滥用暴力;革命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后果起义是下层人民的一次政治行动,而不仅仅是一场经济斗争起义显示了人民大众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的变化的看法和改变历史进程的企图在宗教方面,有的学者对农民起义是路德改革运动精神的产儿的说法提出异议,指出农民信仰的不是路德教,而是他们自己的基督教 正是在这样的一幅扑朔迷离的图像中,我接触到了布瑞克教授的名著《1525年革命:对德国农民战争的新透视》1975年布瑞克提出了“普通人大革命”的新解释布瑞克认为1525年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农业秩序危机封建贵族为补偿他们在14世纪农业危机时受到的损失,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引起农民起义。

      他指出:“农民为参加政权而发动起义,希望用革命手段来克服封建主义的危机为此目的,他们成为现代国家积极建造者农民自下而上推动国家建设共分三个阶段——公社阶段、议会阶段和共和阶段这种发展路线同自上而下的王权专制主宰的发展正好形成鲜明对比布瑞克把农民革命的政治目标解释成了克服封建主义的危机的斗争、议会斗争和建立共和政治布瑞克的解释是一种大的综合:他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关于经济社会分析和阶级斗争说同德国历史学家弗朗茨和布塞罗两人所建立的“政治运动说”的解释相结合,建立了对德国农民战争比较复杂的解释布瑞克的解释比较全面,他既关注农业危机的影响,如关注农民和贵族为争夺产品分配额的斗争,又把这场革命引申为一场由百姓来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斗争布瑞克这样论述1525年革命的目标:“革命的社会目标是建立‘基督教共同体’、实现‘兄弟之爱’从消极意义来看,这意味着限制特权等级的特权和权力革命的政治目标是(在小政权林立的地方)谋求建立合作制的联邦制度;在大的领地政府管理的地方,谋求建立一种国会体制由于改革力量的不足,革命最终失败,但却使农业经济得到解放(各地情况十分不同);法律上有了安全保证;农民的政治权利走向制度化和稳定化。

      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胸怀!因为布瑞克的使命就是本着博爱的精神将关于德国农民运动的分析牢固地建立在农民的真正需求和农村制度改革的层面上,进而阐明了这种改革对构建现代欧洲民主政治的作用尽管布瑞克用的词句是“普通人的大革命”实际上他是解答了恩格斯所说的“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是第一次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命题把路德宗教改革说成是资产阶级的革命这很可以理解,但如何理解德国农民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呢?布瑞克的解释就是:农民的运动和城市的运动是具有联系和同步进行的;农村的公社和城市的公社异质同构,成为当时人民的一种政治性的组织,在此基础上通过公社、议会和共和国,自下而上地发展了现代民主政治布瑞克以令人信服的智慧和汗牛充栋的原始文献,为欧洲最重要的农民运动——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进行了重新评价,不仅赋予其政治的性质,而且发掘出了它推动欧洲现代化、特别是推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深层内涵 不存在脱离农民需要的现代化如果我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布瑞克学派的要点,那就是:“不存在脱离农民需要的现代化现代化运动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对此,就需要深入了解在社会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农民的要求布瑞克认为。

      现代化的源头要从农民的需要、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村社会组织的结构中去寻找换言之,现代化不是以牺牲农民为代价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化过程,相反,它是农村和城市的互动,因此,农村的现代化,正是现代化的基础,不可能脱离农民的需要来谈论现代化的问题 一、农民的需要是什么? 布瑞克首先强凋的是,农民的需要是同16世纪德同经济、社会和政治变化的背景相关的在社会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