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05章临床血液常规检测仪器知识扩充.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9195836
  • 上传时间:2022-05-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首页-> 第五章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仪器血液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有重要功能,被称为“牛•命之河”机体牛理和病理 的变化,必将会引起血液组分(如血细胞、凝血因子等)的改变及吋发现这些变化,可 作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的重要依据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仪器就是 了解这些变化最常用的分析仪器,它包括血细胞分析仪、口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是血液分 析技术小的基本仪器,也是临床实验室的常川仪器,更是基础医事和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 工具之一*近五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些仪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临床实 验室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发展,丰富了临床检验内容,提高了检验质虽和检验水平, 为临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监测与预后估计等提供了新 的思路和新的手段及新的标准,人人丰富了临床血液学的检验内弈,促进了血液学的发展一、血佃胞今析仪槪述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BCA)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 析的常规检验仪器它乂称血细胞白动计数仪(automated blood cell counter,ABCC)^血液学 自动分析仪(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AHA)0但ABCC应当代表的是早期的低档次的 BCA,而AHA外延过人,故多数学者称Z—BCA。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库尔特(W.H.Coultcr)先生发明了电阻抗法微粒子技术计数专 利,并于1953年开发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BCA(Coulter Model A型)运用于临床检验中当 时这种仪器为一个检测通道,仅能进行红细胞、口细胞计数,故称ABCCo 20世纪60年 代,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 白浓度和红细胞比容等测定参数20世纪70年代专用的血小板计数仪问世,但它是将抗 凝全血低速离心,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进行计数不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血小板和 红细胞可在一个通道一起同时计数,至此,BCA己能作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ell count, CBC)o 80年代,双检测通道,多参数BCA相继研制成功,增加了红细胞体积分 布宽度、血小板比容及平均体枳、白细胞分类计数等参数;白细胞分类两分群、三分群、 五分群BCA先后投入临床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來,多功能、多参数BCA不断产 生,BCA由阻抗型的18参数,发展至今天的46个参数之多,诞生了许多非传统新参数, 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新的白细胞参数:淋巴细胞CD。

      与C6计数、平均过氧化物酶 活性指数(mean peroxidase index, MPXI)^界常口细胞数量和百分比等②新的红细胞 参数: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CH)、红细胞内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CHCM)等③新的网织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e%)、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e#)、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中等荧光强度网织 红细胞百分比(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FR%)、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 白含量(CHr)、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r)>网织红细胞内平均血红蛋白浓度(CHCMr)、网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FR)、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等④新的血小板参数:血 小板平均浓度(MPC)、血小板平均质最(MPM)等⑤其他参数:造血干细胞、幼稚细 胞有核红细胞检测计数功能等二、血佃腌今斩仪的馥冷BCA是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分析仪器之一,在仪器精密度良好的前提下,正确校准仪 器是保证临床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为此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全国血液学、体液V委员会就 BCA校准问题捉出如下建议。

      校准的一般要求1.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对每一台BCA进行校准仪器安装时必须由厂家进 行校准并提供记录,否则不能用于临床标木的检测2. 实验室须按“建议”的要求建立适合本实验室使用的BCA校准程序并写成文件内容 包括:使用校准物的溯源性、來源、名称及其保存方法;校准的貝体方法和步骤;何吋要求 进行校准、由何人负责实施等3. BCA进行校准后,必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以监测仪器的检测结果是否发生漂移校准物1•校准物的来源一是仪器的配套校准物;二是来白新鲜人血,但定值要求肓接或间接 地溯源至国际标准2. 校准物的选择①使用中国药胡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国际公认质量可靠的检测系统 的实验室,应选用制造商规定的配套校准物②使用新鲜血作为校准物但必须强调其溯源性 ③对于使用无配套校准物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必须使川新鲜血进行仪器校准3. 质控物和校准物的区别①从理论上讲概念不同;②从性质上讲,校准物的特性更接 近新鲜血;③从定值准确性來看,两者有差异,但不显著;④从作用上看,质控物用于常规工 作中,随被测样木一起测定,校准物只有在仪辭条件发牛:变化而需要校准吋才使用;⑤从使用 上看,校准物必须配套,且配套厂家的校准物,校准同一系列、不同型号仪器所用的靶值相 近,但不一定完全相同,质控物一般通用,不同型号BCA间差异较大,在使用时务必注 意。

      三)校准方法对使用中国药甜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的国际公认质量可靠的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在使用 制造商规定的配套校准物时,严格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进行校准使用其他检测系统的 实验室,可用新鲜血按如下方法进行仪器校准1 •仪器的准备先用清洗剂对仪器内部各通道及测试室处理30mino确认仪器的背景计 数、精密度及携带污染率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时,方可进行校准,否则须查找原因,必要 时请维修人员进行检修2. 校准物的准备(1)使用制造商提供的配套校准物时:①将校准物从冰箱内(2°C〜8°C)取出后,要 求在室温(18°C〜25°C)条件下放置15min,使-其温度恢复至室温②观察校准物是否超出 效期,是否有变质或污染③轻轻地将校准物反复颠倒混匀,并置于两手间慢慢搓动,使其 充分混匀④打开瓶塞时,应垫上纱布或软纸,使溅出的血液被吸收⑤将两瓶校准物合在 一起,混匀后再分装于2个瓶内2)使川新鲜血作为校准物时:①川EDTA-K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取健康人新鲜血 10ml,每ml血抗凝剂的浓度为1.5-2.2mgo要求新鲜血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 胞比容、血小板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将新鲜血混匀后分装于洁净、无菌、带塞的3 个试管(或5ml大小的试剂瓶)内,每管的血量约为3ml。

      ②取其中一管,用二级标准检测 系统或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连续检测11次,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以此均值为新 鲜血的定值③其他2管新鲜血作为定值的校准物,川于仪器的校准3. 对校准物检测 ①取1管校准物,连续检测11次,第一次检测结果不用,以防止携 带污染②仪器若无B动校准功能,则将第2-11次的各项检测结果,记录在工作表格中, 计算出均值,均值的小数点后数字保留位数,较H常报告结果多一位有自动校准功能的仪 器可直接得出均值4. 仪器的判别 将上述均值与校准物的定值比较以判别是否需要调整仪器:①计算各参 数的均值与定值相对谋羌的百分数(不计正负号),计算公式:相对误差%=(均值一定值)一定值X100%与表中的判别标准进行比较②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界全部等于或小于表中的第一列数值 时,仪器不需进行调整,记录检测数据即可;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界大于表中的第二列 数值时,需请维修人员核查原因并进行处理;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在表中第一列与第 二列数值之间时,需对仪器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若仪器无自动校准功 能,则将定值除以所测均值,求出校准系数,将仪器原來的系数乘以校准系数即为校准后的 系数,将校准后的系数输入仪器更换原来的系数。

      表仪器校准的判别标准校准项目相对偏差(%)第一列(土)第二列(土)WBC1.510RBC1.010Hb1.0101ICT2.010MCV1.010PLT3.015MPV5.0205. 校准结果的验证 仪器校准的判别标准:将第二管未川的校准物充分混匀,在仪器上 重复检测11次,去除笫一次结果,计算笫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再次与表中的数值对照 若各参数的差异全部等丁或小于第一列数值,证明校准合格如达不到耍求,须请专业维修 人员进行检修四)需对仪器进行校准的情况1.BCA在投入使用前2•更换部件进行维修后,可能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时3.在排除仪器故障和试剂的影响因素后,室内质量控制显示仪器的检测结果有漂移时4. 长时间停用再开始启用时5•对于开展常规检验的实验室,要求至少半年进行一次校准五) 其他有关设备的校准所有对BCA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的实验设备,在投入使用后都要定期进行校准 如稀释器、天平、温度计、湿度计等六) 仪器校准的注意事项1. BCA测定新鲜血重复性良好,是进行仪器校准的先决条件2. 贮血用的试管或试剂瓶必须硅化或使用塑料制品3•校准BCA最好用有溯源性、准确定值的新鲜血。

      对无配套校准物的仪器更应该如此4. 国际公认质量较好的BCA生产厂家提供的质控制物如人工胶乳微粒有一个相对可靠的 定值范围用此校准配套仪器后,测定新鲜血的结果有一定差异,但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5. 用Coulter 4C质控物或国产的所谓定值质控物(仅一个靶值,用于各种仪器)校准 不同厂家、不同系列、不同型号BCA的方法是不正确的6•用非配套的校准物或质控物校准仪器后,使新鲜血测定偏差显著增大,有研究表明, 尤以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比容表现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不同仪器的测定原理与校准 物的特性不匹配所造成的三、血佃腕今新仪的进展随着屯子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技术、屯子计算机和新荧光化学物质 等多种高新技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BCA的口动化程度、功能和设计都 大幅度提高这些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仪器测试原理不断创新1・白细胞分类的改进:即由电阻抗法按口细胞体积的“两分群"、“三分群”发展 到集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处理白细胞、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区分、辨别经上述方 法处理后的各细胞间的细微建界,综合分析试验数据,得出较为准确的白细胞 分类结果迄今为止主要有前述的四种类型2.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原理的改进二维激光散射法测定红细胞:克服了屯阻抗法在病理情况下测定的MCH、 MCHC结果不准的问题。

      测定时,先使自然状态下双凹盘状扁平圆形的红细胞 成球形,并经戊二醛固定,其目的是使红细胞无论以何种方式通过测试区时, 所得散射光强度都相同,该处理并不影响红细胞平均体积检测仪器根据低角 度(2测量单个红细胞体积与总数;高角度(5光散射强度反映 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经计算机处理,准确得出MCV、MCH、MCHC 测定值,绘出红细胞散射图、单个红细胞体积及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的直 方图,并换算出RDW和HDW等参数二维激光散射法测定血小板:同上述红细胞测定一样,球形化的血小板一 个个通过检测区时,测定两个角度的激光散射强度,低角度测定其的大小和数 量,高角度测定血小板的密度尽管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红细胞残骸(ghost) 等与大血小板的体积相似,但因内容物不同,在血小板二维散射图上可区别并 分别计数由此,该法克服了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准 确计数大血小板,使病理情况下血小板计数精确性较差的缺点新血细胞分析参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