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单元三配气机构汽车构造教案.docx
17页NO3单元三配气机构汽车构造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充气效率及配气相位的概念;理解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了解可变进气系统的工作特点;掌握配气机构总成的拆装方法能力目标:能够拆装调整发动机配气机构素质目标:教学重点配气机构总成的拆装方法教学难点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实物讲解小组讨论、协作教学学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单元三配气机构〖理论知识〗一、配气机构概述1.充气效率纯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常用充气效率表示,也称充气系数充气效率指在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与在理想状况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之比2.配气机构的组成配气机构如图3-1所示,主要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分组成图3-13.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驱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凸轮的凸起部分通过挺柱、推杆和绕摇臂轴摆动的摇臂压缩气门弹簧,使气门离座,即气门开启当凸轮凸起部分离开后,气门便在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下而落座,即气门关闭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门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严密关闭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两周,各缸的进、排气门各开启一次,凸轮轴。
结合实物,讲解配气机构的组成结合动画,讲解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应只旋转一周因此,曲轴与凸轮轴的转速之比为2∶1二、气门的布置位置及排列方式1.气门的布置位置气门的布置位置有侧置式和顶置式两种类型2.每缸气门数及排列方式1)每缸两个气门方式2)每缸四个气门方式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及传动形式1.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凸轮轴的布置位置有凸轮轴下置、凸轮轴中置和凸轮轴上置三种类型,如图3-4所示图3-42.凸轮轴的传动形式凸轮轴由曲轴带动旋转,它们之间的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链传动及齿形带传动等几种传动形式如图3-6所示图3-6四、配气相位配气相位就是用曲轴转角表示进、排气门的实际开启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用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配气相位,这种图称为配气相位图,如图3-7所示学生分组讨论各种传动方式的特点,并总结异同点理解配气相位的含义图3-7五、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称为气门间隙,如图3-8所示图3-8为了能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在摇臂上装有调整螺钉及其锁紧螺母,如图3-8(a)所示直接驱动式配气机构则通过凸轮与挺柱之间的调整垫块来调整气门间隙采用液压挺柱的配气机构,挺柱的长度能自动变化,随时补偿气门的热膨胀量,故不需要预留气门间隙,如图3-8(b)所示。
六、四冲程气门式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四冲程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都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分组成1.气门组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及气门弹簧等零件,如图3-9所示为了保证气门在关闭时的密封要求,要求气门头部与气门座贴合严密、密封良好;气门导管应能对气门杆运动有良好导向;气门弹簧两端应与弹簧中心线垂直,且其弹力能克服气门及其传动件的运动惯性,即既能保证气门压紧于气门座,又能保证气门迅速开闭图3-9 气门组零件1)气门汽车发动机的进、排气门一般是菌状的,由头部和杆部两部分组成,如图3-10所示图3-10 气门结构掌握配气机构的零件组成及作用2)气门导管气门导管的功用是对气门的运动导向,保证气门直线运动,使气门与气门座正确配合,并为气门杆散热气门导管的工作温度较高,仅靠配气机构飞溅出来的机油润滑,因此易磨损气门导管材料一般为灰铸铁或铁基粉末冶金,它在不良润滑条件下工作可靠、磨损很小,同时工艺性好、造价低3)气门座气门座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气缸盖上直接镗出;另一种是单独制成气门座圈,以一定的过盈量镶嵌在气缸盖的座孔中,铝合金气缸盖由于材质较软,气门座必须镶嵌4)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如图3-17所示,借其张力克服气门关闭过程中气门及传动件因惯性力而产生的间隙,保证气门及时落座并紧密贴合,同时也可防止气门在发动机振动时因跳动而破坏密封。
图3-17 气门弹簧5)气门旋转机构如果气门在工作中相对气门座缓慢旋转,则二者之间的密合和使用寿命可大为提高这是因为气门旋转时,一方面可以使头部沿圆周方向温度均匀,减少气门头部的热变形另一方面在密封锥面上产生轻微的摩擦力,有阻止沉积物形成的自洁作用,使气门与气门座保持良好的接触,以便散热和密封为此有的发动机加装有气门旋转机构,如图3-18所示图3-182.气门传动组1)凸轮轴(1)凸轮轴的功用及材料2)凸轮轴的构造凸轮轴主要由凸轮和轴颈等组成凸轮分为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两种,轴颈对凸轮轴起支承作用凸轮轴的前端通过键槽安装有凸轮正时齿轮、链轮或齿形带轮单根凸轮轴的配气机构一般将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布置在同一根凸轮轴上,如图3-19(a)所示双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两根凸轮轴,一根是进气凸轮轴,另一根是排气凸轮轴,如图3-19(b)所示图3-19(3)凸轮轮廓凸轮轮廓曲线决定了气门的升程及其升降过程的运动规律4)凸轮的相对位置工作顺序为1—3—4—2的直列四缸四冲程发动机、凸轮的相对位置如图3-21所示,同名凸轮沿圆周方向的排列顺序与发动机工作顺序一致各缸工作间隔为720°/4=180°曲轴转角,相当于90°的凸轮轴转角,则凸轮轴上同名凸轮间的夹角为360°/4=90°。
图3-21直列四缸四冲程发动机凸轮的相对位置2)挺柱(1)机械挺柱机械挺柱一般有菌式、球面式、平底式、滚轮式、薄壁杯形平面式,如图3-23 所示图3-23 机械挺柱(2)液压挺柱如图3-25(a)所示,液压挺柱由液压挺柱体、内体(也称油缸)、柱塞、单向阀、单向阀弹簧、柱塞回位弹簧等组成图3-25液压挺柱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凸轮没有压下液压挺柱时,挺柱处于图3-26(a)所示位置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带有压力的润滑油经气缸盖上的专门油道、挺柱体上的环形油槽、供油斜孔进入储油室,并通过上盖上的溢油槽进入储油室,再克服单向阀弹簧的弹力顶开单向阀进入高压油腔此时,两个储油室和高压油腔都充满润滑油,并且它们的压力都等于气缸盖油道内的压力柱塞在柱塞回位弹簧的作用下顶在上盖上当凸轮开始向下压在液压挺柱上时,挺柱体(连上盖)和柱塞被压下,内体因气门杆的反力作用而被推向上盖,压缩高压油,如图3-26(b)所示油腔中的一部分润滑油通过内体与柱塞间的泄漏间隙被挤出,使高压油腔容积减小由于内体的高速向上运动会产生很强的节流作用,致使油腔内的油压仍然很快增高单向阀在高压油压和单向阀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切断了高压油腔与低压储油室的连接通道。
与此同时,由于内体向上运动,占据了储油室内的相应空间,使其容积减小,多余的润滑油则通过内体与挺柱体间的导向间隙或通过挺柱体上尚未完全关闭的进油孔挤走这时,由于高压油腔内的润滑油的不可压缩性使挺柱体、内体与柱塞成为一个刚体,按凸轮的运动规律,气门逐渐开启,再逐渐关闭图3-26 液压挺柱的工作示意图当凸轮转到基圆位置,不再压液压挺柱时,挺柱回到原始位置,挺柱体上的环形油槽又对准气缸盖上的专门油道,内体在高压油腔的油压与柱塞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顶在气门杆上,消除挺柱与气门杆之间的间隙,挺柱回到原始位置储油室和高压油腔由于容积增大,油压下降,此时气缸盖上的专门油道正好与挺柱体上的环行油槽相通,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又重新进入储油室和高压油腔液压挺柱减小了配气机构的撞击噪声,在轿车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是不可拆卸的组件,磨损后无法调整,只能整体更换安装前需将液压挺柱中的空气排除,以免工作时产生额外噪声3)推杆推杆是凸轮轴下置配气机构的一个零件, ,它位于挺柱和摇臂之间,其功用是将凸轮轴经过挺柱传来的推力传递给摇臂推杆是一细长件,加上传递的力很大,易产生弯曲变形推杆要求有很高的刚度,应尽量做得短些。
4)摇臂摇臂的功用是将推杆和凸轮传来的力改变方向,作用到气门杆端以推开气门摇臂是一个中间带有圆孔的不等长双臂杠杆,如图3-28所示七、可变式配气机构1.无凸轮轴可变配气相位机构(电磁控制)无凸轮轴可变配气相位机构没有凸轮轴,利用电磁铁直接对气门进行控制,如图3-30所示的德国FEV公司的电磁控制全可变气门机构其气门开启(关闭)时间约为3 ms,气门的开启持续时间可以自由选择这样,气门正时和落座速度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自由选择结合图片及动画,讲解液压挺柱的工作过程图3-302.轴向移动凸轮轴可变配气相位机构轴向移动凸轮轴可变配气相位机构是一个三维凸轮机构凸轮轴的轴向移动使得凸轮的不同部分和挺柱相接触,使得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发生变化基圆半径沿凸轮轴的轴向是不变的,但凸轮升程沿轴向改变,故垫铁必须随凸轮轴旋转变化它的倾斜角凸轮轴端部安装一机械式调速器,当凸轮轴转速发生变化时,调速器拖动凸轮轴向移动,使得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同时发生改变3.径向转动凸轮轴可变配气相位机构4.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主要是通过改变凸轮与气门之间的连接机构,如挺柱、摇臂或推杆的结构,间接实现改变凸轮线型作用。
1)BMW的Valvetronic机构BMW的Valvetronic机构在传统的配气相位机构上增加了一根偏心轴,一个伺服电机和中间推杆等部件,如图3-34(a)所示当电机工作时,蜗轮蜗杆机构会首先驱动偏心轴发生旋转,然后中间推杆和摇臂会产生联动,偏心轴旋转的角度不同,最终凸轮轴通过中间推杆和摇臂顶动气门产生的升程也会不同在电机的驱动下,进气门的升程可以实现从0.18~9.9 mm的无级变化,如图3-34(b)所示图3-34(2)电控液压挺柱式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电控液压挺柱式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工作原理如图3-35所示,当电磁阀关闭时,凸轮推动第一挺柱,由于挺柱室内的液压油不能溢出,油压推动第二挺柱,使气门工作教师以丰田VVT-i 可变配气正时系统及大众Passat可变配气正时系统为例,说明径向转动凸轮轴可变配气相位机构图3-355.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机构(VTEC)本田公司推出的VTEC(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由ECM电控组件控制,使发动机在高速时改变气门正时和升程,以实现根据不同工况提供发动机相应的进气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1)VTEC结构组成本田F23A3发动机采用的VTEC可变气门机构,其结构如图3-36所示和常规的高速发动机不同的是,它的两个进气门有主次之分,即主进气门和次进气门每个进气门均由单独的凸轮通过摇臂来驱动主、次摇臂之间设有一个特殊的中间摇臂,它不与任何气门直接接触三个摇臂并列在一起组成进气摇臂总成,如图3-37所示,它们均可在摇臂轴上转动图3-36图3-372)VTEC工作原理VTEC机构一根凸轮轴上设计不同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的高速凸轮与低速凸轮,根据发动机转结合图片及实际情况,讲解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机构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