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及对策.doc
3页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及对策长期以来,养成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很不协调,口 号大于行动,加上社会人环境的影响,孩子养成教育出现一些共性问题 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如何形成有效的合力,这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 的问题一、养成教育问题分析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孩子自私、霸道、任性等现象,校内和校外行为 举止不能一致,管与不管呈现的是不一样的状态,缺乏个人口律造成这 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家庭因索现在的独生子女,六位家长面对一个 孩子,比例的严重失调造成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了孩子的自私与 骄横;也冇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孩子的养成教育经常被忽视, 出现了重智能训练轻行为培养的现象在一些家长眼中“补课”比“探望 生病同学”重要,“考试状元”比“德育标兵”更受赞赏其次,是学校 德育的缺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基本处于“说起來重要、 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虽然近年来我们都在极力改变这 种状态,但学校面对严酷的生源竞争,要赢得优势,就必须迎合家长的心 理,用分数说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第三,许 多社会因素对孩子习惯养成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中传达出来的不 健康信息,由于孩子的认识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因而极易受到这些社会 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1. 学校要贯彻“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指导思想过去那种机械 式的灌输、强制性的管理、僵化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 展,一些学校让学生背《守则》、《规范》,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然所以,学生的自觉接受、口我管理应当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述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养成教育就是多搞活动,经常性地利用传统纪念 日,开展纪念性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积极的,符合活 动要求的,但活动之后,一些不良行为又表现出来,养成教育也就不了了 之,高要求开场,低成效收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 的是领导者的角色,习惯以权威的身份、用训诫的口吻要求学生,学生表 面上接受了某些条例、规范,但在道德情感上没有产生共鸣学生渴望自 立,希望在自主管理中展示才能并得到老师的认可、同学的赞许,我们应 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愿望,激发和保护他们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培养 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锻炼并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2.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是在学生整体生活中实现的学校生活不能单 独承担小学生习惯养成的任务,课外生活中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 体性和一致性,应该得到各方关注,尤其要解决好家庭教育问题。
现实工作中很多学校不能很好地与家庭互动,导致学校开展的养成教 育活动家长不知晓、不参与,其至不认同多年来,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家 校联合的教育经验比如,通过专题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 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以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和水平;通过采用与家长联系、书信联系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家庭 教育情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提高家长对养成教育的参与度;通过家长 会典型经验介绍、写家长寄语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养成教育的兴趣和责任 感等多种形式的联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甜德形成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但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3.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应当高度重视社区教育作用的发挥一些学 校认为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所以便不让学生接触社会,采用 回避的态度其实学校要做的是: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有效地整治校园周边 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充分利用社区“五老”报告团、法制副校长资源对 学生进行教育,注重教育的开放性,学校耍将一切可利用的社会公共资源 变成养成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去,用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 机地整合起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学校还应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 到対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总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孩子良好行 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习惯养成贵在坚持,重在持之以恒,每一 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这一问题,深入探索养成教育方 法和途径,共同开创养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