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路横断面教材.ppt

120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6162898
  • 上传时间:2019-11-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11MB
  • / 1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第一节 机动车车行道 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 规划设计 5.1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概述 5.2 机动车道 5.3 非机动车道 5.4 自行车道路 5.5 路侧带和人行道 5.6 道路绿化带 5.7 分车带与路肩 5.8 路缘石、边沟和路拱 5.9 道路横断面布置 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概述 一、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Ø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 路横断面 Ø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 地等部分所组成 Ø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带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加道路绿 化用地与其它城市用地的分界线,其路幅宽度常称为红线宽度 (一)、公路与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1、公路横断面 单幅双车道公路:单幅双车道公路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 车道公路这类公路在我国公路总里程中占的比重最大二级路、 三级路和一部分四级路均属这一类这类公路在交通量不大时,车 速一般都不会受到影响 双幅多车道公路:四车道、六车道以及更多车道的公路,中间一般 都设置分隔带或做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双幅路”有些分离式路基 为了利用地形或处于风景区等原因甚至做成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的 道路。

      这种类型的公路的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每条车道能负 担的交通量比一条双车道公路的还多,而且行车顺适、事故率低 我国《标准》中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即属此种类型高速公路和 一级公路占地多、造价高,只有在公路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 经济意义,远景交通量很大时才修建假如近期交通量很大,则应 采取分期修建的办法,先建一幅供双向行车使用,当条件具备时再 建另一幅 单幅双车道公路: 双幅多车道公路: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 1)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在交 通组织上可以有以两种方式: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和机 动车车辆在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或者不划分车线 ,车道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条件下予以调整如只允许机动 车辆沿同一方向行驶的“单行道”;限制载重汽车和非机动车行驶, 只允许小客车和公共汽车通行的街道;限制各种机动车辆、只允许 行人通行的“步行道”等上述措施,可以是相对不变的,也可以按 规定的周期变换单幅路占地少,投资省,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 于交通安全不利,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 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

      2)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 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在根据需要决定是否 划分快、慢车道双幅路断面将对向行驶的车辆分开,减少了行车 干扰,提高了车速,分隔带上还可以用作绿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 线等它主要用于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 地形地物特殊,或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 路 3)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 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三幅路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 ,对交通安全有利;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阴防晒、 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等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 道义上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式断面占地较多,只有当红线宽度 等于或大于40m时才能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 4)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 车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四幅路不但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 ,还将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分开,于安全和车速较三幅路更为有利 它适用于机动车辆车速较高,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 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二、 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Ø根据道路功能的不同,又按照人与车分流、机动车与 非机动车分流、快车与慢车分流、各行其道的原则, 道路横断面可以布置成为不同的形式。

      Ø可以将不同的速度的人、车交通设置在不同的道路上 ,例如:称为人行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机动车专 用路等,也可以布置在同一条道路上加以分隔,其中 :车行道又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或四幅路 ,这主要是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不同而 形成的 第二节 机动车道 一、一条车道的宽度 Ø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 ,称一条车道其宽度根据行驶车辆的车身宽度,以 及车辆在行驶时距横向物体或车辆的安全距离所确定 Ø车身宽度:小轿车小于2米,大客车、公共汽车、电车 和载重汽车、集装箱车小于2.5米通常取2~2.5米 Ø横向安全距离与行驶车速、车辆行驶时的摆动宽度, 以及在小弯道上行驶时向内侧偏移的宽度有关相对 车速高,对横向安全距离要求也大通常沿道路右侧 的横向安全距离为0.5~0.8米,若通过地道时,其值 为1.0米;相向行驶车辆间的安全距离,行驶速度40~ 60公里/小时时,为1.2~1.4米,≥60公里/小时时, 宜用中间分隔带分开,使车辆单向行驶,对非机动车 也应分隔开 Ø一条车道的宽度:供沿路边右侧停靠车辆用的车道, 停小客车,为2.5米,停大客车和公交车为3.0米。

      供 车速为40公里/小时各种车辆行驶的车道,为3.5米, 供车速≥40公里/小时各种车辆混行和供大型公交车辆 和载重汽车行驶的车道,为3.75米;交叉口的进口道 ,小客车专用道,为3.0米,混行车道最小为≥3.25米 一条非机动车道宽度 (1)通行能力 ①.有分隔带 N1=1000~1200veh/h.m(1米,一个车道) ②.无分隔带 N1=800~1000veh/h.m (2)宽度 间距: 自行车与自行车 0.5 三轮与自行车 0.8~1.0 非机动车与路缘 0.5~0.7 推荐每条车道宽度: 自行车 1m 三轮 2.0 兽力车 2.5 板车 1.5~2.0 △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一般为4.5m~5.0m(考虑管线) 二、 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Ø1、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基本(理论)通行能力(N理)是 指在道路、交通、环境、气候、车辆等均处于理想状 态下,连续行驶的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一条车道某个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Ø最小车头间隔(t)以秒为单位,它是以车头间距(L)被 车速(v)除得的商车头间距等于停车视距与车身长度 之和 ØN=3600/t=1000V/t计算出小客车在不同车速下的车头 间距(L)和理论通行能力(N) 。

      Ø2、一条机动车车道在路段的可能通行能力(N可)是指 在通常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连续的车流通 过车道某个断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车辆数其计算式为 : N可=3600/t距(辆/小时) 式中:N可――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辆/小时) t距――连续行驶的当量小汽车流中,前后两车通过 某个断面的平均车头间隔时间,也称平均车头时距(秒 /辆) Ø3、设计通行能力(N设) Ø受道路分类系数影响,其设计通行能力(N设): N设=  N可(辆/小时) 式中:――道路分类系数,快速路为0.75,主干咱为 0.80,次干路为0.85,支路为0.90 Ø受道路车道数的影响,其设计通行能力(N机): N机=  N设 (辆/小时) 式中:―一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机动车单向一条 车道的折减系数为1,双车道为1.8,三车道为2.6,四 车道为3.2 Ø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其设计通行能力要比不受平面 交叉口影响的将近降低 30~45% N设=交N设 (辆/小时) 式中:N设――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交――路段设计通行能力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折 减系数 交= l/v /(l/v+v/2a+v/2b+Δ) 式中:l――交叉口的间距(米); v――路段上的行车速度 (米/秒); a――车辆起动时的平均加速度(米/秒2),小汽车为0.8~1 ,大型汽车为0.6~0.8; b――车辆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米/秒2),小汽车为1.2 ~1.5,大型汽车为1.0~1.2; Δ――车辆在交叉口平均遇到的停歇时间(秒)。

      根据交 叉口的信号灯而定,有信号灯的交叉口,Δ=(T周-t 绿)/2,T周为信号灯一个色灯变换的周期时间(秒),t绿 为绿灯时间(秒) 路段的通行能力(N设)常受到交叉口通行能力(N交)的限 制,要拓宽交叉口,增加交叉口的车道条数,才能与 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匹配 三、行车道宽度 1、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宽度 2、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行车宽度 3、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 四、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 (一)经验法: Ø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常根据城市规模和道路等级确定 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 Ø 对于道路交通量有潮汐变化的机动车道,车道数采 用奇数或偶数均可,在每条车道上空的两面都装有红( 或×)灯和绿(或↑)灯,当早上高峰小时单向交通量很 大时,可以将大部分车道开放绿灯,满足车辆交通要 求,这时对向可通行的车道减少;当下午高峰小时对 向交通量大增时,可以变换交通信号灯,使绿灯的车 道数增加 Ø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超过4条 时,行进中的车辆,要从外侧车道变换到内侧车道十 分困难,尤其在车流很密时容易造成交通混乱,车辆 擦撞 Ø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也不宜过少需要满足公交 车辆的行驶。

      Ø根据国内各城市建设道路的经验,机动车道(指路缘石 之间)的宽度,双车道取7.5~8.0米,三车道取11.0米 ,四车道取15米,六车道取22~23米,八车道取30米 (二)、计算法确定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n 机动车车行道由数条机动车车道组成,其宽度应是车道条数和一条 车道宽度的乘积与两侧路缘带宽度之和,如道路中间设有双黄线时 ,尚应包括双黄线的宽度;如道路上设有分隔带,附加车道(变速车 道或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或错车带等设施时,还应包括这些部分 的宽度 n 1、车道数的确定 n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快速路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多车 道公路,其车道数应根据预测的交通量、设计速度和服务水平等确 定当计算交通量超过四车道容量时,其车道数应按双数增加 n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车道数应为 四车道,四道以上应按双数增加二级、三级公路原则上应是双车 道,只有在交通量极小时,在恰当时机可借用对向车道超车,一般 情况只能尾随行驶四级公路为双车道,但当交通量小时,也可采 用单车道国内外曾用过双向三车道,由于事故发生率高,正面撞 车恶性事故比例大,故现多不采用三车道公路。

      各级公路路基横断 面图见图1—1—3 n2、计算公式 n 确定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时,可先估算 车道条数,经验算后,再确定宽度,计算 公式如下: n 如果经计算,车道数为单向两车道或两车道以上,则设 计通行能力,除进行交叉口影响折减与道路分类系数折减 外,还应进行车道系数折减(详见第二章第三节)折减后 的通行能力除以设计小时交通量,以验算车道数是否能满 足要求,从而再考虑路缘带以及分车带宽度,得出车行道 总宽度(下见算例) n 必须注意,公式1—3—1仅供估算或验算参考,即机动 车车行道总宽,不能单纯按公式计算确定还应根据道路 等级、红线宽度、服务水平以及所设计道路的交通组成、 类型、比例考虑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经综合分析后才能 确定例如,对于有用地条件、客运交通繁忙的特大城市 主干道,需要考虑是否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道;又如对于重 要的商业大街,若允许沿街停车或局部路段停车的,宜另 增设宽度为2.75~3m的停车带个别情况下,机动车车 行道总宽度的确定,并不基于技术经济因素,有的尚需考 虑特殊要求如,首都北京西长安街的红线宽度为120m ,机动车车行道总宽达36m;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改建后 的外滩中山东一路车行道宽为37m,红线最宽处达100m 。

      n [例l一3—1]经预测,某三幅路东向西的高峰小时交通量 为:公共汽车为50辆/h,摩托车50辆/h,普通汽车为 400辆/h,小型汽车380辆/h;西向东的交通量约为对 向的3/4V=60km/h交叉口平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