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流转税的税收筹划.ppt

14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735114
  • 上传时间:2018-07-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1MB
  • / 1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厦门大学财政系税 收 筹 划 童锦治 主编 熊巍 宋春平 副主编第四章 流转税的税收筹划本章提要精品课程立体化系列教材本章围绕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基本 内容,按照政策依据、筹划思路与案例分析 的基本体例,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细节入 手,介绍了各税种的基本筹划方法,并对各 种方法进行简要评述厦门大学财政系2精品课程立体化系列教材本章结构本章结构第一节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第二节 消费税的税收筹划第三节 营业税的税收筹划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各流转税筹划的政策依据和筹划思路难点:各流转税筹划的政策依据和筹划思路厦门大学财政系3l本节逻辑结构图第一节第一节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的 税收筹划纳税人身份的 税收筹划混合销售的 税收筹划兼营行为的 税收筹划几种特殊销售 的税收筹划销售已用 固定资产的 税收筹划利用销项税 额和进项税 额延缓纳税利用优惠政策 的税收筹划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4一、增值税筹划的政策要点增值税的税收筹划主要围绕下列税收政策进行:(一)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规定;(二)混合销售行为的征税规定;(三)兼营行为的征税规定;(六)有关销项税额确定和进项税额抵扣的税收规定;(五)纳税人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征税规定; (四)几种特殊销售方式的征税规定; (七)有关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税收规定。

      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5(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u 我国将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 模纳税人销售货物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统一适用3%的征 收率,没有税款抵扣权;而一般纳税人按规定税率17%或13%计 算税额,并享有税款抵扣权; 要想成为小规模纳税人, 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应分 别符合哪些标准呢?1.政策依据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6(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u通过对企业增值率和抵扣率的分析,确定最适 合的纳税人身份,以达到最低的税收负担2.筹划思路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7(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节税点的确定u增值率节税点判别法及其运用 假定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为D,不含税销售额为S,不含税购进额为P, 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则a:一般纳税人的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D=(S-P)/ S ×100%应纳的增值税为S×17%×Db: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的增值税为S×3%要使两类纳税人税负相等,则要满足:S×17%×D=S×3%,解得,一般纳税人节税点E=D=17.65% 如果一般纳税人适 用13%的低税率, 节税点又是多少?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8(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2)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节税点的确定假定纳税人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为Dt,含税销售额为St,含税购进额为Pt,一般 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则a:一般纳税人的含税销售额增值率Dt=(St-Pt)/ St×100%应纳的增值税为St/(1+17%)×17%×Dtb: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的增值税为St/(1+3%)×3%要使两类纳税人税负相等,则要满足:St /(1+17%)×17%×Dt= St /(1+3%)×3%解得,一般纳税人节税点Et=Dt=20.05% 如果一般纳税人适 用13%的低税率, 节税点又是多少?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9(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3)增值率节税点判别法的运用如果仅从增值税角度考虑,当一个企业的增值率小于节税 点时, 应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增值 率大于节税点时,应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

      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10(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抵扣率节税点的确定u抵扣率节税点判别法及其运用 D=(S-P)/S×100%=(1-P/S)×100%=1-不含税可抵扣购 进额占销售额的比重Dt=(St-Pt)/St×100%=(1-Pt/St)×100%=1-含税可抵扣购 进额占销售额的比重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11(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抵扣率节税点的确定以增值税税率17%,征收率3%为例,分别计算抵扣率节税点P/S与Pt/St 由增值率节税点的计算可知:17%×(1-P/S)=3%,17%/(1+17%)×(1-Pt/St)=3%/(1+3%),则含税及不含税抵扣率节税点分别为P/S=82.35%,Pt/St=79.95% 如果一般纳税人适用13% 的低税率,含税、不含税 抵扣率点又是多少?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12(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2)抵扣率节税点判别法的运用如果仅从增值税角度考虑,当一个企业的抵扣率小于节 税点时, 应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相反,如果一个企 业的增值率大于节税点时,应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

      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13(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具体案例【案例一】某锅炉生产企业,年含税销售额在100万元左 右,每年购进含增值税价款的材料大致在90万元左右,该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纳税人资 格时,既可以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也可以申请为小规模 纳税人,请问企业应申请哪种纳税人身份对自己更有利? 如果企业每年购进的含税材料大致在50万元左右,其他条 件相同,又应该作何选择?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14(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2. 案例解析u第一种情况:Ø 该企业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为 :(100-90)/100×100%=10% 由于10%20.05%,该企业维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有利节税Ø 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为: ( 100-50)/(1+17%)×17%=7.265(万元) Ø 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为:100/(1+3%)×3%=2.913(万元) Ø 所以,企业保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可以节税4.352万元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厦门大学财政系16(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具体案例【案例二】某物资批发有限公司系一般纳税人,计划 于2009年下设两个批发企业,预计2009年全年应税销 售额分别为150万元和120万元(均为不含税销售额), 并且不含税购进额占不含税销售额的40%左右。

      请问, 从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哪种纳税人资格对企业 有利?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17(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2. 筹划思路u由于该物资批发有限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因此,其下设的这两个 批发企业既可以纳入该物资批发有限公司统一核算,成为一般纳税 人,也可以各自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成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 的征收率u由于这两个批发企业预计不含税购进额占不含税销售额的40% 左右,即不含税增值率为60%,高于17.65%,企业作为小规模纳 税人税负较轻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18(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3.案例解析u 将这两个批发企业各自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由于两个企业的 全年应税销售额分别为150万元和120万元,符合小规模纳税人的 条件 Ø 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其全年应缴纳的增值税为:150×3%+120×3%=9.1(万元) Ø 而作为一般纳税人需缴纳的增值税为: (150+120)×(1-40%)×17%=27.54(万元)u显然,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可以取得节税利益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19(三)分析评价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在纳税人身份筹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n企业如果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可以节税,企业可以通过增 加销售额、完善会计核算或企业合并等方式使其符合一般纳 税人的标准,但应考虑到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时所要花费的 成本,防止因成本的增加抵消了节税的好处。

      n企业如果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节税,企业就要维持较低 的销售额或通过分设的方式使分设企业的销售额低于一般纳 税人的标准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20(三)分析评价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u企业如果筹划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必须从实质上符合税 法的要求,不能仅从手续上处理u纳税人一经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得再转为小规 模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只要符合税法规定的一般纳税 人条件,就可以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厦门大学财政系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21(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u税法规定: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 位和个体经营者及以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 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u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提供非应税劳务,征 收营业税,不征增值税 1.政策依据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厦门大学财政系22(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u假定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税率为3%,混 合销售中,含税销售额为St,含税购进额为Pt,含税销售额增值 率为Dt,则有:Dt=(St-Pt)/ St×100%Ø 如果企业缴纳增值税,应纳的增值税税额为: St/(1+17%)×17%×Dt Ø 如果企业缴纳营业税,应纳的营业税税额为:St×3% Ø 当两种税负相等时,则必须满足:St/(1+17%)×17%×Dt = St×3%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厦门大学财政系2.筹划思路23(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显然Et=Dt = 3%÷[17%÷(1+17%)] =20.65%u当混合销售的含税销售额增值率小于20.65%时,缴纳增值 税可以节税;当含税销售额增值率大于20.65%时,缴纳营业 税能节税;当二者相等时,两种税负相等。

      如果增值税税率为 13%,营业税税 率为5%,此时混 合销售增值率节税 点是多少呢?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厦门大学财政系24(二)具体案例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1. 具体案例某建材公司主营建筑材料批发零售,并兼营对外安装、装 饰工程,2008年1月份该公司以200万元的价格销售一批建 材并代客户安装,该批建材的购入价格为170万元,请问该 笔业务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若销售价格为220万元,又该 如何筹划?(以上价格均为含税价,增值税税率为17%,营 业税税率为3%) 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厦门大学财政系25(二)具体案例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2. 筹划思路u销售价格为200万元时Dt=( St-Pt)/ St×100%=(200-170)/200×100%= 15%20.65%,所以该混合销售缴纳营业税可以 节税Ø 其应缴纳的营业税为:220×3%=6.6(万元) Ø 该混合销售如果缴纳增值税,则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220-170)/(1+17%)×17%=7.27(万元) u 所以选择缴纳营业税可以节税0.67万元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厦门大学财政系27(三)分析评价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在混合销售筹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n企业的货物销售额和非应税劳务收入额基本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 只有当调整货物销售额和非应税劳务收入额比例所发生的筹划成本不 大时,混合销售才有筹划空间。

      n一项销售行为是否属于混合销售,应该缴纳哪一种税,必须要得到 税务机关的认可 n某些对混合销售行为的特殊规定,限制了税收筹划的可能性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厦门大学财政系28(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的兼营行为包括两种情况:兼营不同税率的 应税货物或应税 劳务应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兼营增值税应税货 物或劳务及非增值 税应税劳务应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 或应税劳务一并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