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docx
8页自信与坚持都源于一颗沉稳、勇敢、乐观进取的心下面是课件为您推荐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3、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图像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 教师在黑板上挂出降雨和降雪景观图向学生提问这两幅景观图各表示什么天气(降雨、降雪)降雨和降雪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我们统称为大气降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方法2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或可以直接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或简单的工笔画)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板)一、降水与生活 (板)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问1当老师提到降水时,你是怎么理解降水的(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讨论引入天气多变,降水的形式多样,你发现自然界还有哪些形式的降水分组讨论回答如雨夹雪,雨夹冰雹,人工降雨等,但是要注意露霜雾是在近地面由于气温和气压变化形成的,因此不属于降水 问2在各种各样的降水当中,你觉得在咱们重庆地区,哪种形式是最主要的 降雨是主要的降水形式 转折你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里边关于降雨的大小有哪些等级划分 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板)2、降雨的等级(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师生互动生活中,人们并不是严格按照气象部门的标准对降雨进行等级划分,而是根据感受来进行判断如毛毛雨——春秋,暴雨——夏天午后等当下毛毛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下暴雨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感受(痛快,倍感清爽)雨后天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精神振奋) 转折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降水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其实,降水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更大 (板)3、降水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活动提供话题p54 a.连续24小时的暴雨; b.阴雨连绵一个月; c.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d.某城市下了大雪; 活动步骤 a教师活动思路 a.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 b.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 c.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 d.你能依照上面的方法,补充话题吗 b学生活动步骤 各小组根据话题的要求,进行发散思维。
全班交流 再思考、再分析、再交流 学生补充话题 a.某地下了一场酸雨 b.某乡下了半个时辰的冰雹 承上启下在交流中我们认识到,只要降水适时适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是有好处的但是“适量”,这个降水量除了人们直观的感受外有没有准确的测量方法呢 (板)4、降水的测量 学生阅读p54《降水量的测量》 教师事先布置阅读目的 明确测量(雨量器和量杯)、单位(毫米)、 测量方法〔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转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转入降水的季节变化 (板)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此表也可以根换成本地区的具体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12个月份指导学生把横坐标12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 (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如本资料中,最高值169毫米,最低值5毫米,因而每个刻度就应确定为30毫米或50毫米,总刻度从0至200毫米就行了) (5)画面逐月显示12根柱形,说明12根柱形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每根柱形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12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年降水量(指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12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12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细) 某地各月雨量的分布 学生画好图后,鼠标点击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该地降水在一年的季节变化情况。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7、8、9月份)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1、2、3、4、11、12月份) (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约749毫米)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该地全年降水较多,且不均匀,夏秋降水较多,冬春降水较少) 多媒体展示反馈练习 活动小结.根据以上分析,总结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先让1――2名学生谈谈,大家补充,最后归纳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等 [本节课程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降雨的等级(大雨、中雨、小雨) 3、降水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4、降水的测量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绘制 降水柱状图 判读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二课时) 万州天兴学校 陈逸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3、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1、什么是降水降水有那些形式最主要的是降水形式是什么 2、降水的测量单位 3、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什么图来反映(降水柱状图) [学习新课] 活动 根据a――e五地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多少毫米(b图所在的地方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约200毫米) (2)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少到什么程度(e图所在的地方全年少雨,少到连续几个月不降一滴水) (3)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冬季多,夏季少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d图所在的地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年降水量约850毫米) (4)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适中,分布比较均匀各月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左右(c图所在的地方雨量适中,各月降水量分配比较均匀,而且大致都在50毫米左右) (5)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多,最多的月份在多少毫米以上(a图所在的地方各月降水都很多,最多的10月份降水量达到400毫米以上) 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评价点拨后承转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如a地,(指图)有的地方少,如e地,(指图)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板书三、降水的分布 教师指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多媒体展示课本p56图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为底图,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读图要求,边得出结论 (1)画面显示用红色勾勒出赤道,并闪烁对赤道附近降水量在xx毫米以上的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一问的结论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xx毫米以上 (2)画面显示用蓝色虚线勾勒出南、北极圈,并闪烁对两极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二问的结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 (3)画面显示用绿色虚线勾勒出南、北回归线,并闪烁。
然后用黑色块分别闪烁回归线东西两侧的降水量,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三问的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画面分别显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和南极圈,让学生指出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对温带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四问的结论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画面分别显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方及降水量,并闪烁让学生从两地所在的降水量的多少,得出第五问的结论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通过以上读图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板书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让学生回忆影响世界各地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的因素有哪些(纬度、海陆、地形)同样,使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也是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因素影响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受地形的影响 多媒体演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画面显示山体 (2)画面显示暖湿气流,并沿坡爬升,闪现云层、降雨。
(3)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哪是迎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多)哪是背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少)大家评判补充,使学生认识迎风坡和背风坡及其与降水多少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