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04-08高考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参考答案.doc
45页洪泽二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二轮)文学类文本阅读——江苏04-08高考试题参考答案(04江苏卷)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咸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茎兰兰担i尘萱苎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jb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
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8.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宇)(4分) 答: 19.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4分) 答: 20.(6分) (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答: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整理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答:[ ][ ]六参考答案:五、(18分)18.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19.⑴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⑵杜甫的苦寒人生 ⑶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 20.⑴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⑵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21.B D(05江苏卷)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
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
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香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16.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6分) 答: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 17.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答:⑴原书以美国为典型,整理以中国为例,有世界性,有代表性;读者对象为中国人,有现实针对性 ⑵举例说明的方法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18.整理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5分) 答: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当前电视文化席卷天下,整理及时介绍电视文化批判理论,对沉溺于电视娱乐文化潮流中的人当头棒喝,体现了整理的理性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B.电视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区分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论述两种文化时整理采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使文章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C.波兹曼声讨电视文化,是因为娱乐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电视上的一切都必须以娱乐方式表现出来,电视垄断了一切,"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 D.本文多用"不在于……,而在于……"、"再也不可能有……"等句式和"无可辩驳"、"决不会"等词语,从而使文章富于严正直率的论辩色彩 E.文章开头巧借书名发出"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喝问",峭拔警心,以"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结尾,巧妙点题,而"诅咒"一词更是振聋发聩答:B C(B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不"电视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区分",C"波兹曼声讨电视文化"的原因分析有误)(2006江苏卷)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一幅烟雨牛鹭图汤世杰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
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地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烟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雨顺着老牛的脊背直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牛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荫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