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doc
4页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第一节 隋及唐初诗歌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隋文》有36卷,作者计168人,其中文学作品不少逮软立辑《先秦魏晋南北朝诗》中,隋诗有10卷,作者计81人另外还有乐府和歌谣两卷隋朝是由梁陈的浮艳文学向健康文风转变的开端时期,直接影响到其后的唐朝隋文帝杨坚为扭转浮艳的文风,曾动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584年他下诏宣布“公私文翰,并宜实录”治书御史学李谔在《上文帝书》中抨击六朝文风,力主崇实尚用,实为陈子昂革新诗风和韩柳古文运动理论的先驱杨广虽为暴君,却爱好文学,诗写得不错他的《拟饮马长城窟行》: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写得颇有骨力沈得潜评价:“风气将转之候也”他的《江都实宫乐词》对七律的形成有一定贡献杨广之外,隋朝诗人中以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人的成就早出都写过一些内容比较清新的边塞诗歌⑴薛道衡诗名早在北齐,北周任职时,已显露,南朝陈后主也常派人打听其诗作,一有新作,马上在南朝传播开来《人日思归》人日正月初七(旧时风俗称为“人日”)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归乡的思念在春天花发前已经产生,但要回去却落在秋天南雁北飞的后头了。
这首诗语短情长,质朴自然,绝无齐梁绮艳之习,唐人诗辉煌于后,此诗则不妨视作导夫先路者薛也因此获得了“名下固无虚士的赞誉《昔昔盐》(闺怨诗)是传诵名篇诗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雁泥”,两句用环境气氛的冷清,烘托思妇的落寞心情,相当动人传说薛也正因为这两句诗,触怒了忌刻残暴的隋炀帝,遭致杀身之祸(强行勒死)⑵杨素、卢思道杨素,开国功臣,其《出塞》及卢思道《从军行》都很出色总之,有隋一代,国祚虽短,但文学成就斐然,实为唐代文学的良好开端唐高祖武德元年至虞宗延和元年(618~712),这是唐诗的开创时期是扭转齐梁以来形式主义诗风,使唐诗走向健康发展的时期唐初,诗创中仍流行南朝的浮靡文风,太宗爱好文学,但受此风影响,写过宫体诗,艳情诗一类宫廷诗人有:虞世南,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上官仪能诗善文,任秘书郎,诗歌几乎全是“应诏”,“应制”,“奉和”作品内容:多是君臣唱和、宴会赋吟,应制奉诏之作,形式华美,内容贫乏时一些人纷纷仿效,称“上官体”但他对律诗格律的完善有一定贡献高宗、武则天时期应制诗不衰 武则天诗(诏书)驾临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是否伪托,不得而知)在宫廷诗盛行的唐初诗坛上,能不为时风所染的诗人,首推王绩(590~644)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有《东皋子集》3卷,存诗50余首王绩生性狂放,不拘礼法,他在隋唐两朝都曾出仕,后因宦途失意而归隐田园他的思想深受老庄影响,他的诗一方面表现隋唐之际的动乱,另一方面流露出全身远害得避世思想他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在闲适情趣的抒写中,往往寄予着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苦闷他的诗通俗易懂,不事雕琢,能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感情如《野望》和《秋夜喜雨遇王处士》: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野望》写山野秋景,开阔而萧瑟,闲逸的情调中带有明显的失落感和苦闷心情《秋夜喜雨遇王处士》描写田园生活,芸藿、刈黍的劳动,月满、萤飞的景物,都浸染了诗人乐隐的情趣二是风格清新淡远,可以明显看出陶诗的影响这类诗同风靡唐初诗坛的宫廷诗大异其趣,它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前驱第二节 “四杰”及“沈宋”一、初唐四杰初唐诗坛,对宫廷诗风不满、加以扭转,并把诗歌引向市井和边塞的诗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四杰”主要活动于唐高宗朝,命运都很不幸王勃,16岁即中举,但接连遭贬,27岁时去探望任交趾(今属越南)县令的父亲时,渡海溺水惊悸而亡《滕王阁序》、《山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卢照邻,一生不受重视,又长期受风疾困扰,后又求仙服药中毒,不堪病痛,自沉于颖水《长安古意》骆宾王,在担任监察御史时即遭陷害下狱,后参加了徐敬业反对武则天的军事行动,兵败后不知下落《代徐敬业讨武氏檄》骈文佳作《在狱咏蝉》以蝉自况《帝京篇》长篇歌行杨炯,一生较平稳,卒于盈川县令官所,《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抒写投笔从戎立功边塞的豪情斗志,雄浑刚健,开盛唐边塞诗之先河四杰”中年岁稍长的卢骆较为擅长七言歌行而王杨则长于王律,其活动早于沈、宋、他们对于律诗定型,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其诗扩大了题材,呈现出与宫廷诗迥然不同的风貌可以说声律兼备,开始展现出唐人诗歌的特点杜甫《戏为六绝句》对“四杰”创作成就作了高度的赞扬: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二、沈宋武则天时期宫廷诗人“沈宋”宋之问父亲宋令文多才多艺,有“三绝”:诗文、书法、武艺,三个儿子各继承一绝宋之问(老大)诗才出众,老二后当将军,老三书法家。
据说,武则天游龙门寺,命赋诗记游,史官司东方虬献一首,“赐锦袍一袭”,宋之问献长诗《龙门应制》三百多字,描写龙门景色,添上一些歌颂皇朝圣明的内容诗中一段:夜雨霁尘埃,流云度城阙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武则天把已赐东方虬锦袍夺回,改赐宋之问,后因武则天宠信张昌宗,张易之,宋之问,中宗即位,二张被杀,宋之问被贬写《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离家去国,触景生情慨叹自己人不如雁不能回归中原,又用毫无生气的景象,烘托心中郁闷之情,有一定艺术感染力沈佺期《独不见》对戍守边塞的士兵及其家属给予了同情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五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辽宁省境,凌源县南) 白狼河北音书断,更教明月照流黄帏账)沈宋两人诗,功力相当,(中宗、上官婉儿评诗,能诗善文,上官仪之女主要贡献:在于声律自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等人注意诗的音律以来,至初唐最终完成律诗的定型上面提到的两首诗是诗歌史上最早的五律之一和七律之一。
《新唐书宋之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全期,又加靡丽,回忌生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以之,号为沈宋与沈宋同时,带有六朝诗风影响的著名诗人:刘希夷,善写闺情诗,诗旨悲苦《白头吟》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为人传诵全诗充满了悲叹韶光易逝的情调较后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第三节 陈子昂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身射洪人(今属四川)生活在高宗,武后在位时期出身富豪家庭,少年时向往游侠生活,18岁后刻苦读书,居然通读经史百家各种书籍,学问大大长进,26岁中进士,上书言事,受到武则天的重视38岁时随建安王武攸宜北征契丹,任行军参谋,请缨杀敌,后被排挤40岁时辞还乡里,后被陷害,病死于狱中买琴——碎琴(价值百万——奇人奇事)传遍京城《修竹篇》序——提出诗歌主张:倡导兴寄,风骨,标志唐代诗风《感遇诗》38首,代表作品非写于一时一地开始转变与革新其二(兰若生春夏):诗写草木零落,婉转地抒发美好理想难以实现的迟暮之咸,形象鲜明,意味隽永其三十五: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于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志忘祸,磨灭成尘埃因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拔剑起舞的诗人形象《感遇》诗中,还有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其三十七有一次去凭吊古迹(燕地昭王重用乐毅,礼遇郭隗的遗址黄金台)不禁感慨万分,回营后写了七首《蓟丘怀古》其中两首分别写燕昭王和的写燕昭王:登临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写乐毅:王道已沧昧,战国竞贪兵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阿衡是商代官名,此指辅助昭王又一次登上古老的幽州台,眺望寥廓天地,想到古代的贤明君主已不在人世,未来的贤人以不及见到悠悠天地之间,有谁能理解他,不禁悲从中来,流下眼泪,写下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高震唐音”李白《古风十九首》明显受其《感遇诗》的影响,杜甫称赞他:“名与日月悬”,韩愈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