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灭火器知识》.doc
20页灭 火 器 类 别ABC干粉灭火器 产品型号灭火剂量N2充裝压力喷射时间喷射距离灭火级别外形尺寸(mm)kgMPaSMAB高度直径MFZL111.2≥8≥31233092MFZL221.2≥8≥313395112MFZL331.2≥13≥325430132MFZL441.2≥13≥429515132MFZL551.2≥13≥4314530142MFZL881.2≥13≥5422620164MFZL35351.2≥20≥82745970320内部装有ABC干粉灭火剂和氮气,适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与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适用于工厂,仓库,车辆,船舶,油站,码头等场所 二氧化碳灭火器产品型号灭火剂量N2充裝系数喷射时间喷射距离灭火级别外形尺寸(mm)kgkg/LSMB高度直径MT22≤0.67≥81.52530114MT33≤0.67≥81.53705114MT55≤0.67≥92.04680152适用于扑救油类、易燃液体、可燃液体、电器、仪器、机械设备等的初起火灾水成膜泡沫灭火器产品型号灭火剂量N2充裝压力喷射时间喷射距离灭火级别外形尺寸(mm)LMPaSMAB高度直径MJPZ331.2≥15≥436515132MJPZ661.2≥30≥6512620164MJPZ991.2≥40≥6818670177MJPZ40401.2≥120≥721271010370MJPZ65651.2≥150≥730401010370内部装有AFFF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和氨气,具有操作方便,灭火效率高,使用时不需倒置、有效期长、抗复燃、双重灭火等优点,能扑灭可燃固 体、液体的初起火灾,是竹制品、织物、纸张及油类物质的开发加工、贮运等场所的消防必备品。
本产品不适用扑灭电器类火灾灭火器命名规则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MF2”等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 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Y是卤代烷灭火剂、P是泡沫、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8月1日 第一章第10.1.0.1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第10.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第10.1.0.3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第10.1.0.4条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第10.2.0.1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三、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第10.2.0.2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级: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第10.2.0.3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第10.2.0.4条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A或B)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第三章第10.3.0.1条灭火器应按下列因素和选择: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二、灭火有效程度;三、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四、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五、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第10.3.0.2条灭火器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二、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三、扑救C类火灾应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四、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五、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六、扑救D类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单位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商解决第10.3.0.3条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同一类型灭火器时,宜选用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第10.3.0.4条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面三刀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不相容的灭火器不相容的灭火剂见本规范附录四的规定。
第10.3.0.5条在非必要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场所不得选用卤代灭火器,宜选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或轻水泡沫灭火器等其它类型灭火器非必要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场所的确定应按国家消防主管部门和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非必要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场所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七注:卤代烷灭火器系指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下同第四章第10.4.0.1条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符合表10.4.0.1的规定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表10.4.0.1(摘省)第10.4.0.2条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符合表10.4.0.2的规定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表10.4.0.2(摘省)第10.4.0.3条C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按B类火灾配置场所的规定执行第10.4.0.4条地下建筑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其相应的地面建筑的规定增加30%第10.4.0.5条设有消火栓、灭火系统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下列规定减少灭火器配置数量:一、设有消火栓的,可相应减少30%;二、设有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50%;三、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70%第10.4.0.6条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藏,可燃气体贮罐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可相应减少70%。
第10.4.0.7条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第10.4.0.8条已配置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人防工程内的所有卤代烷灭火器,除用于扑灭火灾外,不得随意向大气中排放第10.4.0.9条在卤代烷灭火器定期维修、水压试验或作报废处理时,必须使用经国家认可的卤代烷回收卤代烷灭火剂第10.4.0.10条在非必要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场所已配置的卤代烷灭火器,当其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或达不到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时,应将其撤换,并应作报废处理第10.4.0.11条凡已确定撤换卤代烷灭火器的非必要配置场所,应在其原设置位置重新配置其它类型灭火器重新配置的灭火器应按等效替代的原则和本规范第四章、第六章的规定进行配置设计计算卤代烷灭火器等效替代举例见本规范附录八第五章第一节第10.5.1.1条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第10.5.1.2条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第10.5.1.3条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第10.5.1.4条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第10.5.1.5条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五的规定第二节第10.5.2.1条设置在A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符合表10.5.2.1的规定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表10.5.2.1第10.5.2.2条设置在B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10.5.2.2的规定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表10.5.2.2(摘省)第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