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路国道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技术措施.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595673891
  • 上传时间:2024-1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6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路国道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技术措施    Summary:在公路国道建设领域,沥青路面应用较为广泛,其施工质量对公路国道的耐用性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为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需要深入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面研究裂缝养护处治技术、车辙养护处治技术、坑槽养护处治技术等,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策略Keys:公路国道;沥青路面;病害;养护技术;措施1沥青路面质量病害类型及形成原因1.1裂缝公路国道工程沥青路面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发生裂缝质量病害,而且此类病害表征无规律性,裂缝类型包括网状裂缝、横纵向裂缝等,裂缝可以单独形成,也可能与沉陷、涌起等相关病害一同出现,但是不同类型的裂缝质量病害形成原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若沥青路面裂缝质量病害处治不及时,就会加剧裂缝的持续性发展,从而使积水等渗入路面内部结构,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整体性能裂缝的形成时间相对较长,初期并不会对车辆行驶造成较大影响,但是任由裂缝长时间发展,尤其是受雨雪等自然条件的长期性作用,积水就会顺着裂缝进入沥青路面结构内部,从而导致基层结构破坏,严重影响沥青路面质量通常路面结构疲劳、面层热胀冷缩以及技术操作不当等都会产生沥青路面裂缝。

      比如横向裂缝,形成原因主要是施工缝处理不密实、沥青性能质量不合格等1.2车辙车辙病害属于一种变形类质量病害,指的是车辆在路面行驶之后产生的永久性压痕,主要用于对沥青路面运行状态等进行评价,需采取合理、有效的养护处治措施沥青路面车辙质量病害的形成原因分为结构因素、磨耗因素以及压密因素等其中结构因素指的是前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存在缺陷,导致路基或是路面结构层的整体强度较弱;磨耗因素指的是受车辆轮胎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车辙病害;失稳因素是造成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病害的一项重要成因,受车辆荷载产生的路面剪切力影响,会造成轮胎部位混合料出现横向移位,从而产生车辙此外,沥青路面车辙质量病害的严重程度和沥青路面设计、材料性能质量存在着密切关系,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科学、路面结构不稳或路面过度磨损等,都可能会造成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病害1.3坑槽根据现行的行业标准规范基本要求,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主要分为轻度坑槽与重度坑槽,而病害表征类型包含由上至下型、由下至上型以及伴随型,需要结合坑槽病害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养护处治技术,以提升沥青路面的整体养护效果通过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情况,总结得出坑槽形成的原因如下:第一,水损害,针对的是由上至下型的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指的是雨雪条件下导致沥青出现软化与剥离等现象,逐渐就会形成坑槽病害;第二,松散和油污侵蚀,针对的是由下至上型的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主要是因为施工阶段技术操作不到位导致层间接触不良;第三,路基结构强度较弱,导致不能承受沥青路面车辆通行产生的荷载,从而引发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第四,沥青路面排水性能较弱,长时间受雨雪的浸泡作用,也会造成沥青路面形成坑槽病害。

      2沥青路面病害养护处治技术措施2.1裂缝养护处治技术对于沥青路面中的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以及反射裂缝等相关裂缝质量病害,主要采用下述几项养护处治技术措施进行修复:第一,灌缝处理适用于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反射裂缝的修复若裂缝的宽度范围在2-5mm,则灌缝材料应选择乳化沥青若裂缝的宽度范围>5mm,则灌缝材料应选择改性沥青在进行灌缝操作前,需要将裂缝内部的杂质清理干净,在灌缝处理完成后,应从裂缝的表面均匀撒布一层石屑或粗砂(粒径控制在33-5mm),以提升灌缝处治效果第二,结构层修复首先安排技术人员将裂缝修补位置的失稳结构层清除,紧接着排出路面积水,最后重新铺筑路面该项路面裂缝修复技术适用于结构层强度不足引发的网状裂缝质量病害第三,路基加固主要通过注浆技术提升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注浆加固深度通常控制为20-40cm,同时选择的注浆材料为5%-10%消石灰或4%-6%水泥,最后重新进行基层与面层铺筑针对重度网裂、块裂等病害路段,首先在重度横向裂缝挖除2m宽路面结构层,在基底横向裂缝处跨缝铺设50cm侧宽抗裂贴延缓裂缝反射,然后重新铺筑40cm厚混凝土基层+15cmSBS改性AC-20沥青混凝土面层恢复原路面标高。

      其次全幅铣刨1cm沥青层,加铺1.5cm厚DTO高延弹超薄罩面进行预防性养护2.2车辙养护处治技术第一,结合公路国道工程路面高程实际测量数据以及沥青路面车辙质量病害状况,合理确定铣刨面积与深度第二,由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沥青路面车辙铣刨处理,主要采用分层作业模式,同时有效预留横纵台阶,避免横纵接缝处于同一断面第三,针对铣刨机处理后残留的路面,可以采用风镐进行凿除处理,然后把形成的废料运输到指定区域,同时以鼓风机的方式将表面清理干净第四,朝路面均匀喷洒乳化沥青,紧接着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作业,由此便完成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修复此外,需要注意一点,必须保证喷洒槽内等位置的乳化沥青达到破乳状态之后,才可以实施沥青混合料摊铺作业,且路面处于整洁状态,以提升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养护处治效果2.3.坑槽养护处治技术目前,沥青路面坑槽质量病害采用的养护处治技术措施包括热料填补、热烘修补以及冷补,具体如下:第一,热料填补首先需要技术人员从坑槽病害位置朝向四周扩大30cm,接着采用液压镐与切缝机等各项设备将坑槽部位的沥青料清除干净,同时做好松散与油污等清洁处理工作,最后喷洒适量的黏层油,以及完成新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填筑。

      此项养护处治技术主要应用在水损引发的坑槽质量病害第二,热烘修补同样需要将坑槽面积范围扩大30cm,以加热板的方式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处理,保证其温度≥140℃,然后将沥青路面耙松,重新摊铺一层沥青混合料,最后耙匀压实第三,冷补安排技术人员将坑槽病害范围内的沥青清除干净,然后以分层方式实施冷料填放,最后完成碾压处理,但是需要注意各层的铺筑厚度应控制在2-3cm2.4完善日常养护方案沥青公路国道常见病害的发生,是在长期运行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对病害的处治,应当以预防性理念为导向,完善日常养护措施,在病害发生前期,就应当采取合适措施进行处理,以有效规避病害不断加剧对道路行驶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在病害检测中,应当加强新型检测技术应用,根据基层状况、地质特征等,实现对路面病害的全面分析,必要情形下,还应当采用试验方式进行精准检测,调整优化养护方案在日常养护作业中,要依照方案要求定期开展各项养护工作,有效实施预防性检测,并根据承载变化、运营年限等,优化具体养护措施,有效提升整体养护效果在养护方案中,还应当加强排水系统建设,避免路面积水对路面产生水损破坏,以有效提升道路运行性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结束语:沥青公路国道路面病害分析和处治,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的工作,对养护部门而言,必须要切实转变传统理念,强化新型检测技术和处治技术应用,全面加强预防性养护,以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养护管理水平,提升道路运行安全水平,推动公路国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Reference:[1]凌云.国道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2,45(09):62-64.[2]岩郎林.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重要性及养护施工技术[J].运输经理世界,2022,(19):115-117.[3]吴迪.国道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方案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01):166-167+181.[4]单大为.国道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探析[J].交通世界,2017,(17):33-34.[5]白雪丽.国道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21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