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吕公著阅读答案人物形象特点22227.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74517930
  • 上传时间:2024-08-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3.7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吕公著阅读答案人物形象特点 姓名:吕公著 字号:晦叔 别称:吕正献、吕申公、小吕申公、吕司空 谥号:正献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寿州 出生时间:1018 年 去世时间:1089 年 官职:司空、平章军国重事 追赠:太师、申国公 主要成就:元佑当国 主要作品:《五州录》、《吕申公掌记》、《吕正献集》、《吕氏孝经要语》等 吕公著是一位勤奋好学,少有志向的人出生在官宦世家而家学深厚的吕家,他自幼受到父亲吕夷简的培养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吕公著本人也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能诚心学习,以致于到了废寝忘食,让他父亲都惊讶的地步因为吕公著本人的表现,吕夷简曾经毫不迟疑的说吕公著:“今后必定为王公辅臣 出生在官宦世家,使得吕公著早早就得以恩荫补官,由此进入仕途此后不久,他又堂堂正正的考中进士补官之时他未曾赴任,进士及第后诏试官职,也没有前去他本人是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成就后,才进入仕途其本人志向不小,对自己的未来道路规划清晰 吕公著是当时有名的正直大臣,先后辅佐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三位君主不论是哪位皇帝当政,吕公著都能不畏强劝直言上谏,就算是皇帝做错了,吕公著也敢上言规劝 宋英宗上位之后,想要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濮王张允让,由此引发了朝中的争议,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濮议之争。

      因为称号有违礼制,所以引发了朝中言官的上奏反对宋英宗却一意孤行,甚至将言官贬谪,也要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时吕公著直接就顶着宋英宗的怒气,上表说:“陛下即皇位以来,纳谏之风没有彰扬,而且多次贬退谏官,何以风示天下?”宋英宗未曾听从后,他直接自己请辞外放,不顾宋英宗的多次挽留,是个有脾气的大臣 宋神宗时期,司马光因为论事被贬在大家都不敢进言之时,站出来为司马光求情甚至因为一再请求免除司马光的罪责,而被宋神宗贬官 熙宁三年,王安石等人实行青苗法,推行新政吕公著认为新法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并不赞成新法的实施于是多次上奏规劝宋神宗,不要贸然进行变法最后因此而被外放,退出权利的中心 吕夷简当政的时候,吕公著上京考试,穿戴破旧,谦让如同寒门子弟一样不骄傲跋扈,待众人彬彬有礼,得到许多人赞扬虽然欣赏其人,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就是当朝宰相的儿子 吕公著为人庄严持重,心性纯正恬静,大概是天性使然他平日居处时无疾言厉色,对于歌舞钱财荣耀,淡泊无所喜好 吕公著喜好佛学,为相之后,不与当朝官员来往密切,却愿意与一些僧人交谈但凡是穿僧衣之人前来拜见,吕公著必定接见,与人讨论禅法因为这样,许多热衷于仕途,希望能够更进一步的人,甚至会戴幅巾、穿道袍,天天游于禅寺,模仿僧人、谈说理情,来标榜自己。

      这就是北宋名臣吕公著,虽然不是开拓之臣,却是守成良相 吕公著对佛学的喜好,并不是一味的痴迷,而是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所谓的佛,学习的人只是崇尚它的观点的简要罢了,并非一定要每件事都要熟习,做方外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