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综合训练练习题(名师精选).docx
13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若它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高,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内能多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入冬用暖气供热,使房屋暖和 B.用天然气烧水,使水沸腾C.海鲜放在冰上,为海鲜降温 D.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3、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就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传递过程是高温物体把温度传到低温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4、表明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A.看到大雾在弥漫 B.随风飘来一股香气C.打扫房间时尘土飞扬 D.春天柳絮飞扬5、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
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A.体积 B.质量 C.比热容 D.内能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A.冰熔化成水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B.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C.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属于扩散现象D.刚炒出来的菜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7、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对其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一样多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8、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炒菜时香飘满屋 B.长期堆煤的墙内变黑C.河水变浑浊 D.水中加糖,整杯水变甜9、一铜块与铅块质量之比是2∶3,铜、铅的比热容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2∶1 B.1∶2 C.4∶9 D.9∶410、两个物块如图,甲、乙接触,甲传递热量给乙,则( )A.甲的内能一定大 B.甲的温度一定高C.0℃的固态乙没有内能 D.乙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上升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同学在烧杯中装入质量为100g、初温为20℃的水,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升高到70℃,此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J,水的内能改变是通过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水增加的内能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酒精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已知c水=4.2×103J/(kg·℃)]2、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在黄金、水和空气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______3、某次实验时需要配制35℃的温水将3kg、20℃的凉水和_______kg、80℃的热水混合配成(不计散热损失)4、把100g的金属块,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很长时间,取出后立即投入80g、40 oC的温水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30 oC不计热量损失,则冷冻室的温度为______已知金属的比热是0.84×103J/(kg•oC)5、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高速运动的______组成的,小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组成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若再让水吸收1.26×106J的热量它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2、质量500g的铁锅中有水3kg,把它们从15℃加热到90℃,需吸收多少热量?c铁=0.46×103 J/(kg·℃)3、熔化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态物质所需要的热量,通常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
1)如果质量为m的某种品体,在熔化成同温度的液态物质时吸收的热量为Q,则该晶体的熔化热λ是多少?(2)通常情况下冰的熔化热是3.36×105J/kg,如果要将2kg、0℃的冰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4、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质量为50kg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45℃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5、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对质量为2kg、初温为15℃的水加热,已知:,问:(1)若水吸收6.3×105J的热量,末温是多少?(2)若水吸收7.56×105J的热量,末温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详解】A.同一个物体,说明质量相同,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分子动能增加,内能增大,故A正确;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高,但是甲物体和乙物体的质量未知,而质量影响内能的大小,故无法判断内能的大小,故C错误;D.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其做功,故D错误2、D【解析】【详解】A.暖气供暖,是暖气片里的热水向外散热,从而使房屋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B.使用天然气烧水使水沸腾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鲜放冰上,为海鲜降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D.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是两手互相克服摩擦做功改变内能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3、D【解析】【详解】A.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变快,内能一定增加,故A错误;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B错误;C.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过程,故C错误;D.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4、B【解析】【详解】A.大雾在弥漫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随风飘来一股香气是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C.打扫房间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春天柳絮飞扬,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5、B【解析】【详解】A.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故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C.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冰化成水比热容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冰化成水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6、C【解析】【详解】A.冰是晶体,0℃的冰熔化成0℃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是沿海地区多水,内陆地区多砂石,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同样受冷和受热时温度变化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是水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所以不是扩散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刚炒出来的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7、C【解析】【详解】AB.根据图像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根据公式,质量、升高的温度一定时,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乙吸收的热量多,说明乙的比热容大,故AB不符合题意;C.根据图像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甲的温度升高的多,故C符合题意;D.根据图像可知:同一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故D不符合题意8、C【解析】【详解】A.炒菜时香飘满屋,属于扩散现象,是香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B.堆煤的墙角因时间久而变黑都是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河水变浑浊,是泥沙等微小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D.水中加糖,糖分子扩散到水中,使整杯水变甜,是分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9、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热量之比为1∶1,由可得则升高的温度之比故ACD错误,不符合题意;B正确,符合题意10、B【解析】【详解】A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甲、乙接触,甲传递热量给乙,甲的温度较高,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等因素有关,甲的内能不一定大,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0℃的固态乙有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如果乙是晶体,乙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上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二、填空题1、2.1×104 热传递 小于 【详解】[1]水的内能增加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量为ΔE=Q吸=cmΔt=4.2×103J/(kg·℃)×0.1kg×(70℃-20℃)=2.1×104J[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分别是:热传递和做功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3]酒精灯在加热的过程中存在能量的损失,所以水增加的内能小于酒精燃烧所放出的热量2、二氧化氮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空气 【详解】[1] 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所以二氧化氮气体应该装入下边瓶子中[2]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在重力作用下,密度大的将向下运动,密度小的将向上运动,如果发现上面瓶子内的气体也变成了红棕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运动到了上方瓶子中,就可以证明扩散现象的存在,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平衡位置,分子力趋近于0,所以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空气3、1【详解】凉水吸收的热量Q吸=cm凉(t-t凉)=4.2×103J/(kg·℃)×3kg×(35℃-20℃)=1.89×105J由题知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Q吸=1.89×105J需要热水的质量4、﹣10oC【详解】由于Q吸=Q放,所以即4.2×103J/(kg•℃)×0.08kg×10℃=0.84×103J/(kg•℃)×0.1kg×(30℃﹣t)解得冷冻室的温度为t=-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