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数据处理.docx
9页转动惯量实验报告数据处理篇一:转动惯量的实验分析报告 转动惯量的测量实验分析报告 一、数据处理 (1)用游标卡尺、米尺、天平分别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和必要的几何尺寸如塑料圆柱的直径,金属圆筒的内、外径,木球的直径以及金属细杆的长度等 (2)计算扭摆弹簧的扭转常数K,计算公式为: I1 K?4?2?0.04118725033N?M 2 T1?T2 2 (3)测定塑料圆柱、金属圆筒、木球与金属细杆的转动周期,计算转动惯量的实验值,并与理论值相比较,求出百分比误差 百分比误差= 理论值-实验值 ?100 理论值 以上各测量值均记录在表3-2-1中,具体计算公式也包含在表格中 表3-2-1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4)验证平行轴定理改变滑块在金属细杆上的位置,测定转动周期,测 量数据记录在表3-2-2中计算滑块在不同位置出系统的转动惯量,并与理论值比较,计算百分比误差其中测得m滑块=0.2397kg 表3-2-2 平行轴定理的验证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百分比误差在百分之十以内,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拟合较为合理,可有效地验证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并验证平行轴定理。
其中,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圆盘转动的角度大于90度,致使弹簧的形变系数发生改变 (2)没有对仪器进行水平调节 (3) 圆盘的固定螺丝没有拧紧 (4) 摆上圆台的物体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三、思考题 (一)预习思考题 1、如何测量扭摆弹簧的扭转系数K? 答:先测出小塑料圆柱的几何尺寸及质量,得到小塑料圆柱的转动惯量理 21 论值为I1 ?m1D1,再测量出金属载物盘的转动周期T0及小塑料圆柱的转动周 8 I1 期为T1,利用计算公式K?4?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K 2 T1?T2 2 2.如何测定任意形状的物体绕特定轴转动的转动惯量? 答:利用题1中测得的I1 、T1和T0得到金属载物盘的转动惯量为 I1 T1 I0?2,将待测物体放在金属载物盘上,测出其转动惯量周期为T2,再利2 T1?T0 2 KT2 用计算公式I2=?I0即可得到该物体的转动惯量 2 4? 3.数字计时仪的仪器误差为0.01s,试验中为什么要测量10个周期? 答:实验中除了仪器误差外,还有其他误差,如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等不一定要测量10个周期,只是10个周期来计算的话可大大减少误差,也可以多测几个周期,但限于人力和资源的使用,一般测量10个周期就可以达到精度了。
(二)操作后思考题 1.在测量形状规则的物体的转动惯量时,若物体在载物台上放置不平稳,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答:如果物体在载物台上放置不平稳的话,它的实际转动惯量相比百分比 误差会加大,使转动惯量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差太大,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2.扭摆法角度的大小对测量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弹簧的劲度系数不是一个固定常数,它与转动的角度略有关系若扭摆角度过小,K值变小;若扭摆角度大于90,致使弹簧的劲度系数发生改变;若扭摆角度在90左右时,弹簧的扭转常数K基本相同 2 3.验证平行轴定理时,为什么不用一个圆柱体而采用两个对称位置? 答:若只用一个,则圆盘会受到一个沿盘切向的力矩的作用,转动时,必然导致摩擦力矩的增加,一方面增大了测量误差,另一方面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如果采用两个对称的位置,两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了 4.采用本实验测量方法,对测量试样的转动惯量大小有什么要求? 答:转动惯量反映出物体转动状态下的惯性,转动惯量大的物体的角速度更难被改变因此,为了测得较为准确的转动惯量,必须使刚体的角速度变化较小,即刚体的转动惯量要求较大一些 篇二:转动惯量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座位号: 实验时间: 篇三:用扭摆法测定转动惯量实验数据处理实例 转动惯量实验数据处理实例 〔数据记录与处理〕 1、 测量扭转常数和载物金属盘转动惯量 表1 测量塑料圆柱的直径D数据 次数 1 99.96 2 99.98 3 99.98 4 99.98 5 99.96 平均值 99.97 S/mm 0.05 u/mm 0.01 σ/mm 0.05 D/mm 表2 测量载物金属盘与塑料圆柱的质量和摆动周期数据 (1)塑料圆柱的转动惯量理论值 I1?? 2 18 mD 2 ?8.895?10 ?4 (kg.m) 2 估算不确定度:?I?I1 1 ?2?D??m? ??????m??D ? ??? 2 ?0.009?10 ?4 (kg.m) 2 塑料圆柱转动惯量理论值结果表示:(2)测量扭转系数 仪器弹簧的扭转系数k: k?4? 2 2 I1??(8.895?0.009)?10B?0.1% ?4 (kg.m) 2 I1T1?T0 2 ?4? 2 8.895?101.2400 2 ?4 2 ?0.74000 2 ?3.5470?10 ?2 (kg.m.s 2?2 ?N.m) 估算不确定度:?k? 4? 2 2 2 T1?T0 ?I 2 1 ?2I1 T1?T 1 ??2 2 ?T?T 0?1?2I1 T0?T? 0??? ??T12?T02?? ?2 ? ??0.004?10?2(N.m) ?? 2 扭转常数k的结果表示: k?(3.547?0.004)?10B?0.12% (N.m) (3)金属载物盘的转动惯量 I0? kT04? 22 ? 3.547?10 ?2 ?0.74000 2 2 4?3.14 ?4.925?10 ?4 (kg.m) 2 (4)塑料圆柱的转动惯量测量值 I1? kT14? 22 ?I0? 3.547?10 ?2 ?1.24 2 2 4?3.14 ?4.925?10 ?4 ?8.904?10 ?4 (kg.m) 2 相对百分误差:B? I1?I1?I1? ?100%? 8.904?8.895 8.895 ?100%?0.1% 2、测量金属圆筒和木球的转动惯量 表3 金属圆筒的内径d、外径D与木球的直径D 测量数据 表4 金属圆筒、木球的质量与摆动周期测量数据 (1)金属圆筒的转动惯量 ??理论值:I2 18 m(D?d)?14? 2 2 2 18 ?0.6902?(99.97?93.93)?101 ?3.547?10 -2 2 22?6 ?1.623?10 ?4 ?3 (kg.m) ?3 2 测量值:I2?kT2?I0? 2 4? 2 ?1.54?4.925?10?1.640?10(kg.m) 2 相对百分误差:B? ?I2?I2 ?I2 110 ?100%? .640?.1623 1.623 ?100%?1% (2)木球的转动惯量 ??理论值:I3 11014? 2 mD ?kT 2 2 ?0.7235?136.1?10 14? 2 2?6 ?1.340?10 2 ?3 (kg.m) ?4 2 测量值:I3??I球支架? ?3.547?10 -2 ?1.22?0.179?10?1.339?10 ?3 (kg.m) 2 相对百分误差:B ?4、验证平行轴定理 ?I3?I3 ?I3 ?100%? .339?1.340 1.339 ?100%?0.07% 表5 金属圆筒、木球的质量与摆动周期测量数据 1 其他测量数据如下: 金属杆长度,610.0mm;质量,133.5g;金属杆夹质量,65.0g;球夹质量,42.5;滑块质量,0.4587kg。
(1)作Ix~x图线 2 2 2 根据图线可知,Ix与x成线性关系,实验结果与平行轴定理相符,验证了平行轴定理Ix与x的线性拟合关系为 Ix=0.0482x+0.0277,其中单位的Ix为10kg.m;x的为10m 由此可知,两个金属滑块的质量m=0.482kg;两个金属滑块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Ic=0.27710-4kg.m2 (2)金属细杆转动惯量的理论值和实验值 金属细杆的转动惯量理论值I‘杆: ??I杆 112mL? 2 2-322-42 112 ?0.1335?0.6100=4.140?10 2?3 (kg.m) 2 金属细杆的转动惯量测量值I杆: I杆? 14? 2 kT4?I杆支架? 2 14? 2 ?3.547?10 -2 ?2.15?0.232?10 2?4 =4.134?10 ?3 (kg.m) 2 相对百分误差:B? ?I杆?I杆 ?I4 ?100%? 4.134?4.140 4.140 ?100%?0.14% 〔实验结果与结论〕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测量结果为: 1.塑料圆柱转动惯量理论值 I1??(8.895?0.009)?10B?0.1% ?4 (kg.m) 2 2.扭转常数 2 k?(3.547?0.004)?10B?0.12% ?2 (N.m) 3.验证平行轴定理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