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0199134
  • 上传时间:2024-08-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20MB
  • / 6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62目录•实验准备•实验一:运算器实验•实验二:存储器实验•实验三:微控器实验•实验四: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实验五:复杂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62实验准备•实验箱介绍•导线•实验接线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62实验箱介绍(1)ALU 单元输入单元主存单元输出单元开关单元微控单元总线单元实验设备采用TDN-CM++教学实验箱实验准备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62实验箱介绍(2)•灯亮表示0,灯灭表示1•开关的值(0或1)标在开关组的左边•有白线连起来的表示导通实验准备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62导线实验使用排线,一根排线相当于2~8根导线8线2线 实验准备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62实验接线注意:1.接线时必须断电 2.接线时注意高位对高位,低位对低位实验准备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8/62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9/62实验目的ü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0/62实验原理(1)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1/62实验原理(2)74LS181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2/62实验原理(3)操作选择运 算 功 能S3S2S1S0 M=H逻辑功能M=L 算术功能Cn’=H(无进位)Cn=L(有进位) 0 0 0 0F=A’F=AF=A加1 0 0 0 1 F=(A+B)’F=A+BF=(A+B)加1 0 0 1 0F=A’BF=A+B’F=(A+B’)加1 0 0 1 1F=0F=减 1(2的补码)F=0 0 1 0 0F=(AB)’F=A加AB’F=A加AB’加1 0 1 0 1F=B’F=(A+B)加AB’F=(A+B)加AB’加1 0 1 1 0F=A⊕BF=A减B减1F= A减B 0 1 1 1F=AB’F=AB’减1F= AB’ 1 0 0 0F=A’+BF=A加ABF=A加AB加1 1 0 0 1F=A⊙BF=A加BF=A加B加1 1 0 1 0F=BF=(A+B’)加ABF=(A+B’)加AB’加1 1 0 1 1F=ABF=AB减1F=AB 1 1 0 0F=1F=A加AF=A加A加1 1 1 0 1F=A+B’F=(A+B)加AF=(A+B)加A加1 1 1 1 0 F=A+BF=(A+B’)加AF=(A+B’)加A加1 1 1 1 1F=AF=A减1F=A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3/62实验步骤(1)1.按实验接线图连接实验线路,查线无误,接通电源。

      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4/62实验步骤(2)2.数A送入DR1,数B送入DR2ALU-B=1SW-B=0数ALDDR1=1LDDR2=0T4=ALU-B=1SW-B=0数BLDDR1=0LDDR2=1T4=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5/62实验步骤(3)3.检验DR1,DR2中存的数据是否正确ALU-B=0SW-B=1S3 S2 S1 S0 M1 1 1 1 1总线指示灯显示数AALU-B=0SW-B=1S3 S2 S1 S0 M1 0 1 0 1总线指示灯显示数B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6/62实验步骤(4)4.验证74LS181的功能,记录实验结果 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记录总线指示灯显示的数据,并和理论分析进行比较、验证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7/62实验二:存储器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8/62实验目的ü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RAM工作特性及数据的读写方法。

      实验二 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9/62实验原理实验二 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62实验步骤(1)1.按实验接线图连接实验线路,查线无误,接通电源实验二 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1/62实验步骤(2)2.给存储器的00地址单元写入数ASW-B=0CE=1地址00LDAR=1T3=SW-B=0LDAR=0CE=0WE=1T3=数A实验二 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2/62实验步骤(3)3.读出存储器00地址单元的数据SW-B=0CE=1地址00LDAR=1T3=SW-B=1CE=0WE=0LDAR=0总线指示灯显示数A实验二 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3/62实验步骤(4)4.参照步骤2,分别将数据11、12、13写入存储器的01、02、03地址单元;5.参照步骤3,分别读出存储器01、02、03地址单元的内容,观察各单元的内容是否与前面写入的一致实验二 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4/62实验三:微控器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5/62实验目的ü 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

      ü 掌握微程序的编制、写入,观察微程序的运行 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6/62实验原理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7/62微指令格式微指令字长共24位,uA5~uA0为6位的后继地址A,B,C为三个译码字段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654321S3S2S1S0 MCnWE A9 A8ABCuA5uA4uA3uA2uA1 uA0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8/62微指令解释(1)•S3,S2,S1,S0,M,Cn是74LS181的控制信号:–000000且ALU-B为A加1–000001且ALU-B为F=A–000011且ALU-B为F=A’–001111且ALU-B为F=0–100101且ALU-B为A加B–101110且ALU-B为F=AB•WE是存储器的读/写控制信号:–WE=0为读信号 WE=1为写信号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9/62微指令解释(2)•扩展单元(EX UNIT): A9A8=00时,Y0=0, A9A8=01时, Y1=0 A9A8=10时,Y2=0, A9A8=11时, Y3=0•A9A8=(0)00:由Y0和SW-B相连,即SW-B=0•A9A8=(1)01:由Y1和CE相连,即CE(CS)=0•A9A8=(2)10: 由Y2和LED-B相连,即LED-B=0•A9A8=(3)11:不用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0/62微指令解释(3)A字段15 14 13 选 择000001LDRi010LDDR1011LDDR2100LDIR101LOAD110LDARB字段12 11 10选 择000001RS-B010RD-B011RI-B100299-B101ALU-B110PC-BC字段987选 择000001P(1)010P(2)011P(3)100P(4)101AR110LDPC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1/62A字段A字段15 14 13 选 择000001LDRi010LDDR1011LDDR2100LDIR101LOAD110LDAR•LDR0=LDRi·(I1·I0=00), R0接收BUS数据 LDR1=LDRi·(I1·I0=01), R1接收BUS数据 LDR2=LDRi·(I1·I0=10), R2接收BUS数据 LDDR1是运算单元的第一操作数存储单元DR1 接收BUS数据 LDDR2是运算单元的第二操作数存储单元DR2接收BUS数据 LDIR 是指令寄存器接收BUS数据 LOAD+ LDPC 是PC接收BUS的数据 LDPC PC增1 LDAR 是BUS送地址到地址寄存器AR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2/62寄存器选通•LDR0=LDRi·(I1I0=00)•LDR1=LDRi·(I1I0=01)•LDR2=LDRi·(I1I0=10)•R0-B=RS-B·(I3I2=00)或RD-B·(I1I0=00)•R1-B=RS-B·(I3I2=01)或RD-B·(I1I0=01)•R2-B=RS-B·(I3I2=10)或RD-B·(I1I0=10)或RI-B(变址只能是R2)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3/62B字段•R0-B=RS-B(I3I2=00)+RD-B(I1I0=00),R0送数据到BUS•R1-B=RS-B(I3I2=01)+RD-B(I1I0=01),R1送数据到BUS•R2-B=RS-B(I3I2=10)+RD-B(I1I0=10)+RI-B,R2送数据到BUS•+是或操作•RI-B:RI(变址,规定为R2)送数据到BUS•299-B:74LS299送数据到BUS•ALU-B:74LS181送数据到BUS•PC-B:74LS161送数据到BUSB字段12 11 10 选 择000001RS-B010RD-B011RI-B100299-B101ALU-B110PC-B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4/62C字段C字段987选 择000001P(1)010P(2)011P(3)100P(4)101AR110LDPC•P(1): 将I7I6I5I4(操作码)加入微地址•P(2): 将寻址模式M加入微地址•P(3): 将条件转移成功加入微地址•P(4): 将SWB,SWA的状态加入微地址•AR: 是否将运算结果置CY(进位)和ZI(零)•LDPC: PC+1 •LDPC+LOAD:BUS的数据送PC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5/62微地址转移•SE6=1•SE5=•SE4 SE3 SE2 SE1=(I7 I6 I5 I4) ·P1(操作码)•SE2 SE1=(I3 I2) ·P2(寻址方式M)•SE2 SE1=(SWB SWA) ·P4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6/62实验步骤(1)1.按实验接线图连接实验线路,查线无误,接通电源。

      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7/62实验步骤(2)2.写微程序STEP=STEP STOP=RUNMJ20PROMUA5~UA0微地址按START微代码写入2816MK24~MK1微代码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8/62实验步骤(3)3.校验STEP=STEP STOP=RUNMJ20READUA5~UA0微地址按STARTMD24~MD1微代码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9/62实验步骤(4)4.运行STEP=STEP/EXEC STOP=RUNMJ20RUN按STARTUA5~UA0= 微地址MD24~MD1=微代码CLR1 0 1实验三 微控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0/62实验四: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实验目的•指令系统•数据通路框图•微程序流程图•程序•微程序•实验步骤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1/62实验目的ü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构造成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ü为该模型机定义五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调试掌握整机概念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2/62指令系统助记符机器指令码说明IN0000 0000数A R0ADD addr0001 0000 xxxx xxxxR0+[addr] R0STA addr0010 0000 xxxx xxxxR0 [addr]OUT addr0011 0000 xxxx xxxx[addr] LEDJMP addr0100 0000 xxxx xxxxaddr PC 注:xxxx xxxx为addr对应的二进制地址码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3/62数据通路框图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4/62微程序流程图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5/62程序 $P0000 $P0110 $P020A $P0320 $P040B $P0530 $P060B $P0740 $P0800 $P0A01十六进制地址机器指令代码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6/62微程序$M00018110 $M0D02820l $M0101ED92 $M0E00E00F$M0200C048 $M0F00A015$M0300E004 $M1001ED92$M0400B005 $M1101ED94$M0501A206 $M1200A017$M06959A01 $M13018001$M0700E00D $M14002018$M08001001 $M15070A01$M0901ED83 $M1600D181$M0A01ED87 $M17070A10$M0B0lED8E $M18068A11$M0C01ED96十六进制地址微指令代码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7/62实验步骤(1)1.按实验接线图连接实验线路,查线无误,接通电源。

      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8/62实验步骤(2)2.联机读写程序和微程序 编辑程序和微程序文件EX1.TXT,用联机软件的装入文件功能(F4)将该文件装入实验系统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9/62实验步骤(3)3.运行程序 用联机软件的调试功能(F6)进入调试界面,CLR清零(1 0 1),单步执行微程序(F2)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0/62调试界面00001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下一条微指令地址下一条微指令代码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010000数据流PC ARPC+1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1/62实验步骤(4)4.参照机器指令及微程序流程图,将屏幕显示的数据流图与理论分析比较,验证系统执行指令的正确性。

      实验四 基本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2/62实验五:复杂模型机设计与实现•实验目的•指令系统•数据通路框图•微程序流程图•程序•微程序•实验步骤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3/62实验目的ü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较为完整的计算机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4/62指令系统数据格式:定点补码表示数据,且字长为8位指令格式:(1)算术逻辑指令 rs:源寄存器 rd:目的寄存器76 5 4 3 2 1 0符号尾数7 6 5 43 2 1 0操作码rsrdrs或rd选定的寄存器00R001R110R2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5/62(2) 访存指令及转移指令 访存指令两条,存数(STA),取数(LDA);转移指令两条,无条件转移(JMP),结果为零或有进位转移(BZC) D为位移量(可正可负) M为寻址模式 7 65 43 21 000M操作码rdD寻址模式M有效地址E说 明00E=D直接寻址01E=(D)间接寻址10E=(R2)+DR2变址寻址11E=(PC)+D相对寻址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6/62 (3)I/O指令 输入(IN),输出(OUT) addr=01时,开关组作为输入设备 addr=10时,数码块作为输出设备 (4)停机指令7 6 5 4 3 21 0操作码 addrrd7 6 5 4 3 21 0操作码 0000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7/62LDA M,D,rd 00 M 00 rdDE→rdSTA M,D,rd 00 M 01 rdDrd→EJMP M,D00 M 10 00DE→PCBZC M,D00 M 11 00Dcy=1或Z=1时,E→PCIN addr,rd 01 00 01 rdaddr→rdOUT addr,rd 01 01 10 rdrd→addrHALT01 10 00 00停机CLR rd01 11 00 rd0→rdMOV rs,rd10 00 rs rdrs→rdADC rs,rd10 01 rs rdrs+rd+cy→rdSBC rs,rd10 10 rs rdrs-rd-cy→rdINC rd10 11 rs rdrd+1→rdAND rs,rd11 00 rs rdrs∧rd→rdCOM rd11 01 rs rdrd→rdRRC rs,rd11 10 rs rdrs连同cy循环右移再送rdRLC rs,rd11 11 rs rdrs连同cy循环左移再送rd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8/62数据通路框图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9/62微程序流程图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0/62程序 $P0044 $P0146 $P0298 $P0381 $P04F5 $P050C $P0600 十六进制地址机器指令代码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1/62微程序(1)$M00018108$M010lED82$M0200C050$M0300A004$M0400EOA0$M0500E006$M0600A007$M0700EOA0$M0801ED8A$M090lED8C$MOA00A03B$MOB018001$MOC00203C十六进制地址微指令代码$MOD00A00E$MOE0lB60F$MOF95EA25$M1001ED83$M1101ED85$M120lED8D$M1301EDA6$M14001001$M15030401$M16018016$M173D9A01$M18019201$M190lA22A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2/62微程序(2)$M1A0lB22C$MlB0lA232$M1C0lA223$M1D0lA236$MlE318237$MlF318239$M2000900l $M2102840l$M2205DB8l$M230180E4$M2401800l$M2595AAA0$M2600A027$M270lBC28$M2895EA29$M2995AAA0$M2A01B42B$M2B959B41$M2C0lA42D$M2D65AB6E$M2EOD9A01$M2F0lAA30$M300D8171$M31959B4l$M32019A0l$M330lB435$M3405DB81$M35B99B41$M360D9A0l$M37298838$M3801980l$M3919883A$M3A019801$M3B070A08$M3C068A09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3/62实验步骤(1)1.按实验接线图连接实验线路,查线无误,接通电源。

      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4/62实验步骤(2)2.联机读写程序和微程序 编辑程序和微程序文件EX3.TXT,用联机软件的装入文件功能(F4)将该文件装入实验系统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5/62实验步骤(3)3.运行程序 用联机软件的调试功能(F6)进入调试界面,CLR清零(1 0 1),单步执行微程序(F2)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024/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6/62实验步骤(4)4.参照机器指令及微程序流程图,将屏幕显示的数据流图与理论分析比较,验证系统执行指令的正确性实验五 复杂模型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