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三亚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压轴试题(详细参考解析).docx
14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某些河段在今天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灌溉了沿岸大量良田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C.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D.缓和了社会矛盾2、 从东晋到隋唐,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中所占的比例从4%上升到了24.5%,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统一稳定B.制度变革创新C.社会经济发展D.主流思想改变3、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是因为A.其执政时期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B.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C.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D.选贤任能,创“开元盛世”局面4、 “开元初,四方丰稳(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材料直接反映出唐玄宗统治前期( )A.政治清明B.人才济济C.经济繁荣D.重文轻武5、 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他提倡诗歌应该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请回答这位唐代诗人是谁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王安石6、 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乱世各东西”之句,唐朝这种衰败的局面是由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 )A.玄武门之变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难之役7、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了大官僚的支持B.实现了富国强兵C.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D.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8、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A.苏州,湖州成为天下著名的粮仓B.苏州,湖州是天下的蔬菜基地C.苏州,湖州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方D.苏州,湖州市国家的财政支柱9、 “最早的纸币诞生于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铁钱的笨重,促使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材料意在说明( )A.四川茶叶和马匹贸易最为繁荣B.四川地区独立于北宋政权之外C.交子在四川出现的原因D.战乱中金属货币携带不便10、 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是( )A.西汉B.隋朝C.唐朝D.宋朝11、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句话,下列事件和成吉思汗有关的是A.改国号为元B.统一元朝C.灭亡南宋D.统一蒙古12、 下列政权按其灭亡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南宋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13、 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农业的原因是(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②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引进日本的优良稻种,提高粮食产量④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 两宋时期,文学大放异彩,这一时期的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A.诗歌B.词也称长短句C.散文D.小说15、 《资治通鉴》是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该著作中的是A.秦始皇B.张骞C.忽必烈D.唐太宗16、 图片承载着鲜活的历史;某班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图片,该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维护祖国统一B.抵抗外来侵略C.促进民族交融D.促进中外交往17、 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 )A.宋朝与明朝B.秦朝与明朝C.唐朝与秦朝D.明朝与清朝18、 下列图片可以入选主题为“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的图片展览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 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专制皇权的强化B.商品经济的繁荣C.民族关系的发展D.文化交流的加强20、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A.维吾尔族B.回族C.苗族D.土家族21、 下图是描述清政府对外政策的漫画(漫画中的对话:推车者:问问他们,有好东西要不要?)( )A.清政府顽固坚持闭关锁国外交政策B.清政府成为列强的统治中国的工具C.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发动了全面入侵D.清政府积极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22、 学习强国“争上游”答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现有戏曲剧种348个,其中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昆曲;下列关于这种戏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B.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C.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D.在道光年间逐渐演变成了“皮黄戏”23、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作用不包括A.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B.巩固了祖国海防C.促进了台湾的开发D.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二、综合题2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材料二 故宫的某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后来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材料三 乾隆帝时,大臣胡中藻的诗句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位皇帝采取的?他在中央废除了什么制度?〔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的“偏房”是指清朝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立有何影响?〔3〕结合所学,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哪一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措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结合所学,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绘画反映的是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什么历史史实?材料二 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2〕元朝的统治者设置的管理东南,西南等地区的机构分别是什么?材料三 乾隆22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动清朝中央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清朝政府又是如何管理西南地区的(一项即可)?〔4〕概括元清两朝加强边疆地区的治理,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见下图;(1)下图是我国古代哪一都城的平面示意图? 当时该都城核心区域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核心区域是由谁设计的?(2)上述都城建成后,正式迁都于此的是哪位皇帝?为提高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该皇帝支持完成的空前壮举是什么?(3)上述王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请举出其三部科技名著及其作者?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