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力系统设计第四讲——电气设备的选择(导线、电缆)汇编.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12040605
  • 上传时间:2019-11-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52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讲 电气设备的选择 一、导体发热和短路电动力 n1、导体发热及短路电动力的危害 电阻损耗、介质损耗、磁滞和涡流损耗----发热 短路电动力超过允许值----导体变形或损坏 n2、导体最高允许发热温度 n正常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主要决定于系统接触电阻的大小一般裸导体+70℃计 及太阳辐射影响时的钢芯铝绞线、管形导体按照80℃; 导体接触面镀锡85℃ n短时最高允许温度 主要决定于短时发热过程中导体机械强度的大小、介质 绝缘强度的大小硬铝及铝锰合金+200℃,硬铜300℃ n钢构的最高允许温度 n人可触及的钢构为70℃,人不可触及的钢构为100℃, 混凝土中的钢筋为80℃ 3、导体的长期发热 n导体长期发热 -----导体长期通过工作电流时的 发热过程 n目的 -----计算导体长期允许电流,研 究提高导体长期允许电流的措施 热平衡方程: QR = QW + QC+Qr (W/m) n导体通过电流I后,导体的温度将由初始温度开始上升 导体由于电阻损耗产生的热量QR,一部分用于本身 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QW,一部分以对流和辐射的形式 散失到周围的介质中热量(QC+Qr) 导体的温升变化曲线 τ-----导体的温升 τ=θ-θ0 τi -----导体的初始温升 τi=θi-θ0 τs -----导体的稳定温升 Tt-----导体的发热时间常数 导体的长期发热的特点 n1)导体通过电流I后,温度开始升高,经过( 3~4)倍Tt(时间常数),导体达到稳定发热状 态; n2)导体升温过程的快慢取决于导体的发热时 间常数,即与导体的吸热能力成正比,与导体 的散热能力成反比,而与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 ; n3)导体达到稳定发热状态后,由电阻损耗产 生的热量全部以对流和辐射的形式散失掉,导 体的温升趋于稳定,且稳定温升与导体的初始 温度无关。

      导体的载流量 n当导体温度为导体正常工作最高允许温 度70℃、环境温度为额定环境温度25℃ 时,可计算出各种标准截面导体的长期 允许载流量 如LGJ-120型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为 380A,100×10mm2矩形导体单条平放时的 长期允许载流量为1663A,竖放时为 1807A 提高导体载流量的措施 n1)减小交流电阻: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 如铜、铝;增大导体的截面; 接触表面 镀锡、镀银等以减小接触电阻,提高导 体长期发热最高允许温度; n2)增大复合散热系数:改变导体的布置 方式,导体表面涂漆等; n3)增大散热面积 4、导体的短时发热 n导体的短时发热 -----短路开始到短路切除为止很短一段时 间内导体的发热过程 n目的 -----确定导体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进而 研究导体的热稳定性 短时发热的特点 n由于发热时间短,可认为电阻损耗产生 的热量QR来不及散失,全部用于使导体 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QW,即认为导体短 时发热基本上是一个绝热的过程,且导 体温度变化很大,电阻和比热容随温度 而变化 QR = QW (W/m)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导体短路开始(t=0s)温度θi ---短路故障切除(t=tk)温度θf θi---- Ai ---- Ai+ Qk/s2 ---- Af ----θf 根据θf 判断导体的热稳定性 短路电流热效应 QK = Qp + Qnp Qp ---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Qnp---非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T-----非周期分量等效时间(s) tK-----短路电流切除时间(s) 当短路电流切除时间超过1秒时,发热主要由周期分量决 定,可忽略非周期分量的影响。

      5、导体短路的电动力 n平行载流导体间的电动力 F -----两平行载流导体间的电动力(N); Kf -----导体截面形状系数,对圆形导体,形状系 数Kf =1,矩形或槽形导体的形状系数可查曲 线或查表获得; L ----- 导体的长度(m); i1 、i2-----分别通过两导体的电流(A) 三相导体短路的电动力 n比较三相短路故障、两相短路故障情况下 各相导体遭受短路电动力: n三相短路A相的最大电动力 n三相短路B相的最大电动力 n两相短路最大电动力 最大短路电动力 n三相导体最大短路电动力出现在三相短 路故障后的0.01s,作用在中间B相 n导体振动的动态应力 导体发生振动时,内部产生动态应力 (N) β ----动态应力系数, 与导体的固有振动频率有关 二、导体和电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n各类电器设备选择遵循的共同原则是: 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按短路状态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 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器设备 n额定电压 UN ≥ UNS UN-------电器设备额定电压; UNS -------电网额定电压 n额定电流 IN ≥ Imax IN -------电器设备在额定环境温度下的长期允许电流 Imax -------电器所在回路在各种合理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 工作电流 n当地环境条件校验 典型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max的计算方法 发电机回路---1.05倍发电机额定电流 变压器回路 ---1.05倍变压器额定电流 ---1.3~2.0倍变压器额定电流 电动机回路 ---电动机额定电流 单回路出线---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双回路出线---1.2~2.0倍一回线的正常最大负荷电流 带电抗器出线 ---电抗器额定电流 角形与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回路出线---两个相邻回路正常负荷 电流 桥型接线出线---最大元件负荷电流 主母线、母联回路 ---母线上最大一个电源元件的计算电流 母线分段回路 ---分段电抗器额定电流或相邻两段母线上最 大一台发电机额定电流的50%~80% 旁路回路 ---需旁路的回路最大额定电流 2、按短路情况校验 n短路热稳定校验 I t2 t ≥ Qk Qk----短路电流产生的热效应; It 、t-----电器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和时间 n电动力稳定校验 ies ≥ ish 或 Ies ≥ Ish ish 、Ish -----短路冲击电流幅值和有效值; ies 、Ies -----电器允许通过的动稳定电流的 幅值和有效值。

      不需要校验热稳定或动稳定的情况 na. 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器可不验算热稳定 nb. 采用有限流电阻的熔断器保护的设备 可不校验动稳定 nc. 装设在电压互感器回路中的裸导体和 电器可不验算热稳定和动稳定 3、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n1)容量和接线 按本工程的最终容量计算 ,并考虑本工程建成后5~10年的电力系 统远景发展规划,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 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进行短路计算 n2)短路种类 一般按三相短路进行验算 n3)选择短路计算点 在短路计算接线中 ,选择通过电器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点为 短路计算点 n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比较K1和K2点短路时,哪种情况通过 QF1的短路电流大 n母联QF5:考虑母联断路器QF5向备用母线充电时,备用 母线故障,即K4点短路时,流过母联断路器的短路电流最 大 n带电抗器的6~10KV出线回路:由于干式电抗器可靠性高 ,且断路器QF4与电抗器间的连线很短,故障几率小,导 体和电器设备的短路计算点,一般不选K7,而应选K8 n主变低压侧QF3:可能出现的短路点和运行方式很多,当 变压器高压侧QF6断开而K3点短路时最严重类似的,选 择QF6,应为QF3断开,K5点短路。

      n分段断路器QF7:当主变T1退出运行而相应母线段K1点发 生短路时最严重 n母线至母线隔离开关前的引线和套管:应选择母线段K7点 4)短路计算时间 n 验算热稳定的计算时间 tk = tpr + tab ta b = tin + ta tp r-------后备保护动作时间; ta b--------断路器全开断时间; ti n--------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ta --------断路器开断时,电弧持续时间,对SF6 和压缩空气断路器约为0.02~0.04s n开关电器的开断时间 tb r = t p r1 + tin t p r1-------主保护动作时间 tin -------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三、导体、电缆、绝缘子和套管的选择 n1、裸导体的选择 n1)导体材料、类型和敷设方式 n2)导体截面选择 n按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 Imax ≥ KIal Imax -----导体所在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Ial -----在额定环境温度25度时导体允许电流 K -----与实际环境温度和海拔相关的综合修正系数 n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n经济电流密度J-----对应不同类型的导体和不同的最大 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 ,有一个年计算费用最低的电流密度, 称为经济电流密度。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截面可使年计 算费用最低导体的经济截面: S = Imax / J n注意:尽量选择接近的截面,若无合适规格的导体 ,选小于经济截面的导体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的 导体截面,其允许电流必须大于导体的最大持续工 作电流 n3)电晕电压校验 对110KV以上的裸导体,按晴天不发生全 面电晕条件校验: Ucr ≥ Umax Ucr -----裸导体的临界电压 Umax -----最高工作电压 4)热稳定校验 S ≥ Smin S ------所选导体截面; Smin -----由热稳定决定的导体最小截面 ;QK ------短路电流热效应; Ks-------导体的集肤系数; C -------热稳定系数,与导体材料和工 作温度相关 n5)硬导体的动稳定校验 σ≥σal σ-----导体应力(Pa) σal -----导体材料允许应力(Pa) 单条矩形导体应力的计算 假定导体为自由支撑在绝缘子上的多跨距、匀载荷梁, 在电动力的作用下,导体所受的最大弯矩M为: fph ----- 单位长度导体上所受相间电动力(N/m); l ------ 导体支柱绝缘子间的跨距(m) 导体最大相间计算应力 : W------导体对垂直于作用力方向轴的截面系数 n施工中常根据材料最大允许应力来确定绝缘 子间的最大允许跨距: n6)共振频率校验 n对于发电机、变压器及汇流母线等重要 回路的导体应进行共振校验 f1-----自振频率,一般取160HZ E-----导体材料的弹性模量(Pa) I-----导体断面二次矩(m4) Nf-----频率系数,与导体连续跨数和支撑方式有关 L--------跨距(m) m-----导体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n需要进行共振校验的固有振荡频率范围 单条导体及一组中的各条导体35~135HZ 多条导体及有引下线的单条导体35~155HZ 槽形和管形导体30~160HZ 2、电力电缆的选择 n1)电缆芯线材料及型号的选择 n2)电压选择 n3)截面选择 电力电缆截面一般按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当电缆的最 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超过5000小时,且长度超过20米时,应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与裸导体不同之处在于修正系数与 敷设方式和环境温度有关敷设时电缆应保持一定的弯曲 半径 n4)允许电压降校验 对供电距离较远、容量较大的电缆线路, 应校验其电压损失,一般应满足电压降不 超过5% U -----线路工作电压; L------线路长度; cosφ-----功率因数; r、x-----电缆单位长度的电阻和电抗 n5)热稳定校验 由于电缆芯线一般是由多股绞线构成, 截面在400mm2以下时,集肤系数Ks近似 为1,满足电缆热稳定的最小截面为: Qk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C-----电缆的热稳定系数 3、绝缘子、穿墙套管的选择 n支柱绝缘子应按额定电压和类型选择, 并进行短时动稳定校验; n穿墙套管应按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