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分类教学实践思索.docx
6页语文知识分类教学实践思索【内容摘要】语文知识分类教学为构建新语文教学提供了 必要的理论基础新课改是全面知识建构的课程改革,理所 当然要注重两类知识的教学,这样一来语文知识使用什么样 的策略来进行教学的问题就摆在了语文教师的面前关键词】语文知识分类策略语文知识分类一方面打破了两类知识教学割裂的状况, 另一方面也为语文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操作策略就两 类知识的认识而言,其不同的特征形态,决定了教学的不同 形态与策略,在认知心理学对两类知识习得的不同解读中我 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一、构建习得策略一一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语文陈述性知识主要有语文学科陈述性知识和阅读写 作陈述性知识两类其中语文学科陈述性知识是指需要学生 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具有语文学科本身特性语文知识,如学 生积累的汉语词汇、作家作品等,此类知识的习得、保持和 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石而阅读写作陈述性知识是通 过学生有意记忆掌握的用语义表达观点的所需的知识,如记 叙顺序的知识、说明方法的知识等在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习得的基本规律,我们大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概念动机的教学策略给学生一个学习目 标,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提示这些概念学习 目标时要着重阐明学习的价值,鼓励学生努力学好。
例如, 在教学“议论”这一概念时,我们不妨举例告诉学生学习这 个概念对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强烈 的兴趣动机此外如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作 用等也是重要的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选择呈现学习材料方式的教学策略教师为学生呈现学习材料主要通过教科书和口头讲述两个渠道此外,一些直 观材料也是呈现学习材料的重要渠道呈现语文陈述性知识 的学习材料要精心的组织和设计,以促进学生选择性知觉例如教学拟人这一修辞格时,教师不一定要先行给出概念定 义,可先呈现具体的例句,让学生分析句子所写的对象及所 用的动词,进一步分析得出这一修辞格的特征,即把物当着 人来写,最后再概括定义促进陈述性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所谓促进知识的理解即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新意义进行积极建构过 程例如在教学“小说”这一概念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 章进行先导性的提问: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描 写了什么样的故事情节,用了哪些环境描写,学生只有在激 活对人物、情节、环境这样的概念的前认知的情况下,才能 更好理解小说的概念,也只有借助具体的文章,设计细化的 关于文本的内容的问题基础上,学生才能回忆旧知,激活对 新知的认识。
这里教师围绕文本所设计的问题就起到了促进 学生知识理解的作用强化知识复习的教学策略为了防止陈述性知识的混淆 和遗忘,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对所学陈述性知识进行归纳整 理,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在纵向上由上而下不断分化,在横向 上不断整合协调具体策略有很多,例如在学习一个单元之 后,让学生将本单元的语文知识以树状图法或网络图法、列 表、复述等方式呈现出来,利用各种记忆术进行记忆复习等注重测评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陈述性知识掌握的实质 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命题网络的建立对知识的提取不是把输 入头脑中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单独再现出来,而是对知识的网 络结构进行搜索并作出决策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测试题编写 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测量认知结构特征的技术, 编写测量知识内在联系的试题在知识的提取阶段,则要注 意提示学生利用情景和身体动作线索提高提取效率,语文试 题命制中的情景设置即为此目的二、指引行动策略一一语文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语文程序性知识的实质是将语文陈述性知识如何转变 为学生的智慧技能及行动策略的那些知识,其作用是指导学 生有效地从事言语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我们除了要关注语文程序性知识 习得过程,还应关注语文程序性知识教学的基本策略。
首先是语文程序性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的教学 策略选择和设计学习内容可以运用学习任务分析技术例 如我们在教学鲁迅散文《雪》的时候,教者考察学生的阅读 能力等级,可以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散文的一般特点,但 对于鲁迅散文的风格及写作这一文章的具体背景,学生了解 不多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本课的阅读任务加以分解,首先是 文本阅读任务,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概括文章内容,在 此基础上体会作者在文本中寄托的情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 %o其次是主题理解任务,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结合 文章具体语句,要求学生能够自我生成有价值的理解和体 会三是领会写作风格任务,让学生在分析具体文句感受的 基础上,结合已经学过的鲁迅散文,能分别说出其在语言、 结构上的特征,总结得出本文及鲁迅散文的一贯风格其次是促进学生理解语文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帮助 学生理解语文程序性知识总是以教师示范、学生内化理解和 让学生说出示范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教师在示范时, 要把程序的各个步骤充分展开,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智能动作 的结构与特点,更好地观察、理解与模仿同时我们要注意 降低示范的速度,防止学生因信息负担过重而使理解失效 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有关技能,分析新旧 技能的共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技能,促使技能的 迁移。
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如何朗读优美散文时,教师可以 先进行声情并茂的示范,就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传 达的情感,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朗读轻重、快慢、停顿等对表 达情感的作用,结合理解具体课本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引导 学生体会并说出示范朗读的轻重、快慢、停顿等处理的理由, 这样学生就可以顺利进行朗读模仿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第三是指导语文程序性知识练习的教学策略无论是模 式识别程序还是动作序列程序,只有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 加以运用才算是真正被掌握了例如在训练学生写作的起承 转合的结构时,可先让学生说出例作中的结构特点,并按写 作主题要求,在头脑中构思段落的安排,在交流的基础上, 完成初步作品,接着把初步的作品放到小组里交流,请小组 每位成员评价其是否使用起启转合的结构,在评价的基础上 完善作品,修饰好语言后再最终完成作品当然我们要清醒 的认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要经过一个长期而又困难的练 习过程,很少有捷径可走语文知识分类教学结合中国语言文字的本身特点的系 统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希望本文能在 这方面给老师们带来有益的思考参考文献】[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1.[3] 王永贤."广义的知识”分类一一确立语文教学 目标的理论依据[J].教育革新,2006, (4): 30-31.(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运河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