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苦涩的全球化.doc
2页非洲:苦涩的全球化 贺文萍 冷战结束以来,非洲国家迫于西方的压力,一直在努力使自己的经济纳入全球贸易、 金融和生产体系,搭上全球化的快车,但遗憾的是,近十年的努力并未给非洲带来多少经 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反而使他们尝尽了全球化的苦果 从全球化中获利最大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出口贸易为中心的非洲是惟吃亏的大陆 非洲经济以出口贸易为中心,大多数国家的出口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以上但 因主要只生产和出口低附加值的少数几种农矿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而且这些产品 的价格完全操纵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某些利益集团手中,使非洲的对外贸易具有很大的脆弱 性,极易受到外部冲击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际市场农矿等初级产品的价格长期疲软, 价格年均下跌 3%,而工业制品则价格上涨,致使非洲贸易条件恶化据联合国估计,仅 1990 年至 1993 年整个非洲因贸易条件恶化,经济损失就达 56 亿美元从 1998 年受亚洲 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非洲国家的出口贸易又受重创 此外,由于美国和欧盟每年为农业提供大量补贴(仅美国就高达 3 500 亿美元) ,欧盟 还对农产品进口课以高关税,非洲在开放自己市场的同时,并未换来西方市场对非洲的开 放,反而深受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之苦。
据 1997 年美国财政部估计,全世界的关税保护主 义使非洲每年的贸易损失达 110 亿美元 资金流入不足,所获得外国直接投资只占全球的 1.3%;外债负担日益沉重,已高达 3 500 亿美元,国民收入仅够偿还外债 冷战结束 10 年来,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 非洲并未从这种资本的跨国流动中获得什么实际利益,正所谓: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 西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世界投资报告》统计,1997 年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 为 64 亿美元,占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总额的 3%,而其中 90%以上流入南非、尼日 利亚、埃及、摩洛哥、突尼斯、安哥拉等少数国家1998 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 6 440 亿美 元,非洲只获得 83 亿美元,仅占总量的 1. 3% 近年来,西方国家还普遍减少了对非洲的发展援助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 助不仅从未达到过联合国规定的占他们国民生产总值 0. 7%的目标,而且近年已持续降至 平均只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 0.25%目前,非洲的外债高达 3 500 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 年 23%的速度增加据统计,1999 年非洲人均年收入只有 221 美元,而其中的 203 美元却 要用于偿还。
非洲位于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最低层,经济依附性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加深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生产的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形成了一种金字塔结构顶端是信息 产业,由美国垄断;第二层是金融产业,由英国垄断;第三层是资本产品的生产,主要由 德国垄断,全世界 50%的生产工具、机械装备都是德国生产的;第四层是高技术含量的最 终消费生产,以日本为典型;第五层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劳动密集型消费品生产国绝大 多数以生产和出口农矿初级原料为主的非洲国家则处于金字塔的最低层美孚、壳牌、谢 夫隆等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的分支机构几乎遍及尼日利亚、安哥拉、刚果、加蓬等非洲富产 石油的国家和地区 为了配合跨国公司掠夺非洲资源的步伐,西方大国和一些国际金融组织也不断向非洲 施压,要求其开放市场和实施产业私有化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私有化即意味着非洲 民族工业的再次“西方化” 跨国公司通过出资购买或控股这些关乎非洲国家经济命脉的企 业,从某种意义上等于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主权,强化了不平等的经济依附关系 全球化还造成了非洲人才外流和传统价值观的迷失 据世界银行统计,仅在欧洲的科研机构、学校、公司任职的非洲各种专业人员就有 7万多人。
为弥补人才流失所造成的专业和技术真空,非洲国家反过来不得不高薪聘请外国 专业人员,使原本就困难的财政更加入不敷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在非洲大陆工 作的外籍专业人员约 10 万人,每年费用高达 80 亿美元 伴随全球化而来的欧洲价值观(崇尚个人主义、世俗、平等、依靠成文规范和准则约 束人们行为)也对非洲传统价值观(注重集体主义、宗教和等级观念强、依靠口头语言规 范社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但又未能在破坏旧的基础上整合出一种适合非洲的新文化和 新观念 面对全球化别无选择,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虽然非洲国家领导人对全球化给非洲带来的弊端和挑战有充分和清醒的认识,是历史 的必然,不可回避 “非洲大陆应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避免在重建世界格局的过程中边 缘化应加强自己的队伍,动员一切力量做好准备,全力以赴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 (非统 主席、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在 2000 年 5 月 25 日纪念非洲日的书面讲话)事实上, 不管非洲的主观意愿如何,它已经无可选择地身在全球化之中了关键问题是非洲如何迎 接挑战,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争取在全球化过程中为非洲谋取较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国际 地位 (选自大连理工大学组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