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律诗基础知识》word版.doc
2页格律诗基础知识· 余浩然: 格律诗词写作, 岳麓书社, 2001年6月.1.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称为平声,上声、去声称为仄声2.两句为一联或一个对子:前一句称为上联、上句或出句,后一句称为下联、下句或对句在八句律诗中,一二句称首联(或第一联),三四句称颔联(或第二联),五六句称颈联(或第三联),七八句称尾联(或第四联)3.每句最后一个字称为脚押韵的脚称为韵脚,不押的称为白脚4.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规则是词性相对例如:抗美与援朝5.孤平是五言的第二个字或七言的第四个字是一个孤独的平声字,被仄声包围避免孤平的方法:五言的第一个字、七言的第三个字不用仄声补救孤平的方法:把孤平字后面的相邻字改为平声格律诗写作要求一、声律(声调)要求: 1.一句内平仄相间(交错)⑴七言句内平仄句式 : ① ○ ● ○ ○ ● ② ○ ● ● ○ ○③ ● ○ ● ● ○ ④ ● ○ ○ ● ● ⑵五言句内平仄句式 : ① ○ ● ● ○ ② ○ ○ ● ●③ ● ○ ○ ● ④ ● ● ○ ○ 注:○表示平,●表示仄,□可平可仄,但以□中的为佳。
2.一联内上下两句(即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的平仄相对(相反),只要节拍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反即可3.两联间(即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平仄相粘(相同),只要节拍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同即可4.脚分明:①韵脚的平仄都相同;②白脚与韵脚的平仄相反二、对仗(对偶)要求:律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中间联都必须工对(字数相等,语序[词性、句式、语法结构] 相同,意义相当)而绝句只有四句,可以不对仗;上下句相应位置不能使用同字对三、押韵要求:偶数句末必须押韵(多为平韵),奇数句末可押不押(当首联不对仗时,首句常入韵;反之,常不入韵);尽可能不使用同一个字重复作韵;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作韵;最好押同一声韵四、章法(逻辑结构)要求:只要意思要连贯即可:一般说来,绝句为起承转合,律诗为起承转承转承转合五、节律(节奏结构)要求:诗句的意义结构与节奏结构相吻合:1. 七言句的三种节奏结构:一二、三四不分,二三、四五不连① 1 2 — 3 4 — 5 6 — 7 ② 1 2 — 3 4 — 5 — 6 7 ③ 1 2 — 3 4 — 5 — 6 — 72. 五言句的三种节奏结构:一二不分,二三不连① 1 2 — 3 4 — 5 ② 1 2 — 3 — 4 5 ③ 1 2 — 3 — 4 — 5 六、实例分析:出 塞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Guan),韵脚 ○ ● ○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Huan)。
韵脚● ○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Zai), 白脚 ● ○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Shan) 韵脚○ ● ○分析:从平仄图中,可以看出句内平仄交错(略)、联内平仄相反(首联中的时与里、月与征、时与未和尾联中的使与教、城与马、将与阴均相反)、联间平仄相同(略)的规则; 从汉语拼音中,可以看出:首联和最后一句句末韵母均为平声an,符合脚分明中的规则①;第三句句末韵母为仄声ai,与韵脚的平声相反,符合规则② 写诗首要的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准确地、简明地表达出来如果写作要求与思想的表达相矛盾,写作要求就要服从于思想的表达总之,写诗时不要考虑要求,当写完后再以要求锤炼原稿,尽可能使之字字珠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