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检测2 人民版必修3.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1506****555
  • 文档编号:145268097
  • 上传时间:2020-09-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1.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 1.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 )A.中国是对传统的继承,西欧在于科技创新B.中国科技重经验总结,西欧确立了实验科学C.中国科技发展局限于农业,西欧发展工业技术D.中国科技受到社会轻视,西欧科技创新得到社会推崇【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是经验的总结,而文艺复兴时期西欧诞生的近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科学基础之上的明清科技与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比较,难题)【答案】B2.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突出,其中少数民族的先贤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成就中,由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论衡》 D.《四部医典》【解析】《四部医典》是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医学名著,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答案】D3.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科技成就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下列选项中,被国外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成就有(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贾思勰编撰《齐民要术》 ③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 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答案】A4.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是( )A.发明地动仪用于测定地震方位B.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C.运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D.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仪器【解析】运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是僧一行;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仪器是郭守敬;A、B两项属于张衡,但A项不属于天文学方面成就,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5.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用于研究月球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早在中国古代有对“嫦娥奔月”的瑰丽幻想,也有对“天狗吞月”的恐惧,历史上最早对月食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科学家是( )A.东汉张衡 B.西晋裴秀 C.北宋沈括 D.元朝郭守敬【解析】东汉科学家张衡从日、月、地球三者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答案】A6.中国古代的科技也受到外国人的好评,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属于此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①雕版印刷术②最早记录太阳黑子③实测地球子午线④铸铁柔化处理技术⑤计算圆周率的方法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隋唐时期已出现了佛经等雕版印刷品;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量以上成就均出现在3-1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有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西汉时期就有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这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这些都出现在公元3世纪前答案】D7.2008年感动中国的集体奖授予了“嫦娥一号”研发团队,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下列各项与天文事业有关的是( )①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②郭守敬的“授时历” ③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的奠基人 ④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解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①张仲景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与天文无关;②“授时历”和现行公历一年的周期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和农业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①②,因此选择D项答案】D8.右图仪器主要装置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叫做“赤道环”;另一个叫做“赤经双环”双环中间有窥管,观测时,将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该仪器的发明者是( )A.张衡 B.沈括 C.郭守敬 D.僧一行 【解析】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基本历史事实和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该仪器用于测量天体的位置,是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张衡对月食做了科学的解释,发明制作的地动仪用于遥测地震的方位;沈括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是创制“十二气历”; 僧一行制订《大衍历》,是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中等难度题)【答案】C9.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姓名生卒年代著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天工开物》从上述材料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①中国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开始介绍西方科学知识 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考生对明清时期中国古典科技的发展趋势、内容、研究方法和原因的全面理解认识,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根本原因在于腐朽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④项错误明清时期古典科技巨著,难题)【答案】C10.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对下列科技人物成就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东汉科学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B.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藐著的《千金方》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C.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解析】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基本历史事实的能力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B错误答案】B11.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解析】考查学生对山水画、写意画、宗教画、风俗画风格的理解答案】B12.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解析】考查对文学体裁风格的理解①离骚②诗③元曲④宋词答案】A13.《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解析】《西厢记》为元朝戏剧答案】D14. “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说起那酒色财气四字中,总到不得那色字厉害,眼是情媒,心为欲种,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去后,丧魄销魂从内容与风格可以研判这段文字应见于( )A.唐传奇 B.宋词 C.明代话本 D.清代批判小说【解析】考查对文学体裁风格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案】B15.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

      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解析】京剧是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吸收众多戏剧元素发展而成的答案】B1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题体裁风格的了解答案】C17.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题材广泛 B.当时风俗画流行的特征C.当时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解析】史学家从这副画中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关于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答案】C18.在欣赏宋朝的《清明上河图》时,参观者发表了以下见解,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它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B.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产物C.它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的活跃D.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解析】《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

      答案】C19.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出现 B.唐朝各种诗体臻于完善 C.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D.唐朝风格多样的诗歌的出现【解析】本题为常识记忆题答案】C20.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解析】从诗的内容判断诗人适当记忆一些重要的诗人结合诗的内容可判断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故选杜甫答案】C2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的到来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中国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解析】罗盘针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起重要作用,打开欧洲崛起的大门答案】D22.最早系统阐述中医临床医学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  【解析】《伤寒杂病论》记录了很多临床症状。

      答案】B23.《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现代研究显示,中国早期的官僚政治组织对于科学艺术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上述看法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 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D.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解析】D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属于民间的力量答案】D24.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农桑辑要》【解析】考察学生对这几本农书的掌握只有《农政全书》属于明朝的答案】C25.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徐光启 D.宋应星【解析】AB是清初思想家,徐光启的《农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