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湾塘小学:一所阳光温暖的乡村学校.docx
14页屏边县湾塘小学一所阳光温暖的乡村学校 “湾塘这所小学不一样!”提起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郑淑英总是这样说我从没见过一所学校里的孩子如此快乐……” 作为省级教研员,郑淑英到过云南的很多学校,既有家长挤破头都想把孩子送进去的城区优质学校, 也有相对薄弱的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可是,唯有这所偏远的乡村小学,给她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这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记者带着好奇, 踏上了前往湾塘小学的旅程湾塘小学所在的屏边苗族自治县,是全国 52 个扶贫挂牌督战县之一2020年11 月13 日,就在记者到达的前几天,屏边刚刚退出贫困县行列,从此结束了绝对贫困的历史湾塘小学距屏边县城 42 公里,地处大围山区南溪河谷,是一所乡村寄宿制小学这所学校有 587 名学生,92% 是少数民族,其中大部分是苗族,约 93% 的学生在校寄宿初到这所小学,一切都显得平淡无奇,既没有刻意打造的校园文化,也没有高大宏伟的校园建筑, 更没有辉煌耀眼的办学业绩但是,一旦你置身孩子中间,不由自主地会被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所感染、被纯净明亮的眼神所吸引、被阳光自信的神情所浸润。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让我们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那个更加真诚、自然、质朴,没有过多焦虑和浮躁的时代近视率近乎为零的“秘诀”湾塘小学校门很不起眼,局促地立在一面缓坡上进门后,爬上之字形上百个台阶,才见到一块难得的平地,这就是这所河谷小学的校园了三四棵茂盛的万年青稳稳地扎在校园里,顿时带来了几丝清凉虽然此时北方已到深冬,但地处亚热带的这里还有近 30℃的气温老师好!”“老师好!”正逢课间,孩子们见到记者毫不生怯,热情地打招呼,然后咧开嘴,露出纯真的笑容他们的小脸晒得黑红,眼睛亮闪闪的,个个生龙活虎我们在各间教室走了一圈,竟然没有看到一个“小眼镜”这里的学生都不近视吗?在我们的追问下, 学校找出了近几年近视率监测数据果然,2017 年为 0%,2018 年为 0%,2019 年为 0.4%如今,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湾塘小学近乎为零的近视率真是令人羡慕和惊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按要求开足体育课,低年级段每周三节,高年级段每周两节另外每周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在学校的少年宫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跳绳、健美操等体育类兴趣小组,参加的学生有 180 多人。
体育教师周永树说,“我们的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学校只有两名体育教师,他们“分身乏术”,于是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纷纷出手,担任这些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比如数学教师张福、信息技术教师张美丽,指导着 20 多个喜欢乒乓球的学生这所小小的乡村学校,论体育设施,只有一块200 米水泥操场,一块篮球场,两张乒乓球桌,两个双杠,一个爬梯,一个横梯,一道简易足球门,远没有许多城市学校设施齐全但这里的教师,尽可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引导他们积极锻炼身体每天除了大课间、眼保健操,从下午第三节课后到晚饭前,有大约1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学校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种器材向学生开放,可以随便借用学生有打球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有玩双杠的,操场上、校园里一片沸腾根据医学研究,目前对近视最能产生预防作用的,就是阳光下的户外运动这也许算得上一个“秘诀”在学校的日程表上,记者又发现了另一个“秘诀”学校每天晚上有两节晚自习,20:30 下課学生回到宿舍洗漱完毕,21:00 准时熄灯睡觉,早上 6:30 起床加上中午 12:20 到 13:30 的午休,学生一天的睡眠时间达到 10 个半小时这里没有课外补习, 也没有过多的作业。
充足的睡眠,让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为健康成长打下好基础在学校的食堂里,记者也发现了一个“秘诀”587 名学生中,有 550 人在学校寄宿住校生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他们的早餐按当地习惯吃米线,有猪肉和鸡肉米线两种中、晚餐都是四菜一汤加主食学校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剩饭,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学校的洗碗池旁边甚至没有放置泔水桶在这个满眼绿意的校园里,除了教室里的电子白板,学生几乎接触不到别的电子产品不允许带入校园,也没有平板、电脑、电视,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眼睛每天至少 1 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10 小时以上的睡眠、远离电子产品、良好的营养水平、绿色的环境、充足的教室光线……健康的生活状态,锻造健康的身体素质近三年来,湾塘小学学生的体质监测及格率分别达到 92%、88%、99%,优秀率达到 17%、18%、25%同时,肥胖率只有 2.4%、2.3%、2.6%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么好,学习成绩怎么样呢?据屏边县统测数据显示,6个年级综合成绩在全县名列第三秘诀”原来不过是生活常识,是回归人的生命成长规律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就是以这样简单、朴实、自然的方式,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同时实现近视率近乎为零、身体素质与学习成绩双双良好的目标。
乡村学校要有灵魂校长黄兴祥只有 34 岁,热情开朗,特别爱笑,4年前来到这所学校当校长我就是想办一所有灵魂的学校 什么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师生全是主动的建设者、创造者,就像建造房子一样,人人参与、人人幸福、人人成长、人人贡献师生在校一定是 :快乐健康地成长这是他的梦想,也是这所学校的基因所在湾塘镇坐落在河谷,难得有平地湾塘小学就建在半山腰上要上学,先爬 118 级台阶,遇到炎热天气,不仅腿脚酸痛,还会满头大汗但湾塘小学人爱校如家4年前,在教师的建议下,黄兴祥带领教职工,把从乡政府要来的芒果苗、柠檬苗、菠萝蜜苗一一种上,还自己上山找来青香树苗,两年多时间里,在台阶两旁的坡道上陆续移栽了200 多株植物,硬是把寸草不生的石块荒坡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绿植园如今,一进校门,迎接孩子的不再是冰冷生硬的水泥石块,而是热情开放的三角梅,宽阔挺立的芭蕉树,整齐有序的金叶女贞,以及象征孕育着丰收希望的柠檬、芒果树校园好看了,孩子们每次来到学校,就会感到这里与外面是不一样的,也会喜欢学校黄兴祥说校园不大的操场两端,三四棵茂盛的万年青给校园带来了生机树下围着一圈木凳子,这是孩子们课间最喜欢去的地方这几棵树,还是 2003 年我们刚搬过来的时候, 和老校长褚洪骞一起跑到河边挖来的。
当时只有一栋楼,其他都是土石块教务主任陶国斌回想起来, 满满的幸福,“我们和孩子都住在学校里面,大家都希望校园美起来有了树,有了花,老师和孩子还一起动手,把校园里的水泥墙变成了画着苗乡服饰的孩童、摇金铃的少女、读书的学生,漫步在校园中,那些笔触稚嫩、充满童真的画作总能带给人惊喜孩子也是如此校园大大小小的角落,卫生全被孩子们包了,一天打扫3次教室楼道地面先扫一遍,再拖一遍,就连犄角旮旯也不放过拖把拖不到的地方,就用毛巾去擦学校仅有的两栋教学楼,一栋是政府建的,一栋是企业援建的,都被孩子们擦得一尘不染校园里落下的树叶,基本上着地不久就被扫走了孩子们仔细专注的样子,俨然把学校看作自己的家也因此,他们喜欢在校园里玩耍,打球,跳皮筋,在地上打滚开心每一件共同经历的事情,都让人们更加亲密从只有一栋教学楼的“荒地上的校园”,到有了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和各种现代化设施,近 20 年来,这所寄托着全校师生心血的校园也慢慢有了家的味道远离城市的喧嚣,河谷是寂静的,静得只有天籁之声湾塘小学人觉得要有歌声,于是音乐老师作曲, 語文老师填词,一首心中之歌就成了南溪之滨青山脚下,这里有我们美丽的乐园,我们迎着清晨的微风,走进湾塘小学美丽的校园,苍翠的大树是我们的遮阳伞,鸟语花香伴我们快乐地成长, 云雾飘来轻轻地对我讲,这里就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乐学多思求真致远,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 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湾塘小学明亮的课堂,琅琅的书声在校园中回荡,勤奋好学是我们真实的模样, 老师走来亲切地对我讲,放飞希望从这里启航这首甚至连正式歌名都没有的校歌,每周一都会唱一遍,常常唱得孩子们热泪盈眶,老师们心潮澎湃那是孩子的童年之歌,也是老师的青春之歌城里孩子业余时间有“少年宫”可去,农村孩子没有少年宫,但可以自己就地创建一个“学校少年宫”“让农村的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学习一些特长和技能”教师各展其能,发挥专长,开设 18 个兴趣小组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各班教室、操场变成“少年宫”,象棋、刺绣、机器人、手语歌、毛线编织、毛笔书法、苗族舞蹈、诵读、篮球、乒乓球……全校十几个班级按照大家报名兴趣,分组同时开展活动不分年级,不分年龄,大的小的都一起上,大的带小的,小的学大的,个个兴趣盎然水平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动手又动脑,重要的是每个孩子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学校还定期举办比赛,给表现突出的孩子颁奖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喜欢相互比一比,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黄兴祥笑着握紧拳头比画了一下,也像个大男孩除了少年宫活动,学校还成立了记者团,向《红河少年报》投稿 ;建起了广播站,由老师带着孩子每天对校园广播。
学校生活丰富起来了,故事也就多了起来描描事业发展的点与线,聊聊学习生活的酸与甜,校刊《河畔书香》应运而生上面不仅有学校工作信息,还有师生文章有教师写的《无论你跑到哪里, 我们都要把你接回来读书》《体育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有孩子写的《老师,谢谢您》《读名著爱生活》……校长黄兴祥常常带头写,有办学理念,也有学习体会,还有工作感悟,最近刚发了一篇《行动刷出青春的存在感》,全是格言警句式感言“: 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要指望别人需要你”“在网络空间里,‘签到‘刷脸‘拔草甚至‘怒怼皆是刷存在感的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唯一能让我们产生恒久而幸福的存在感的,只有奋斗、只有实际行动”,透射出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河畔书香》已成为湾塘小学全体师生心灵交融的芳草地,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地方,成为教师有形课堂的生动延伸我们希望每一棵幼苗都能在这里成长为参天大树校刊主编马贵傧感慨地说文化是乡村学校最高贵的存在,是乡村学校的灵魂这里不仅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更传递爱,创造共同的理想、信念与希望湾塘小学人的艰苦创业、共同奋斗史,把新教师和老教师联结起来,把学生和老师融合起来,把一草一木和人的心灵贯通起来, 铸就了师生强大的精神文化场和共同的底色。
有了这些,教书育人的难度也小了很多把农村孩子顽强生存的优势发挥出来湾塘小学的 587 名学生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 405 人父母大多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在家中这些留守儿童,从小就遭遇了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教育缺失,如何教育好他们是学校面临的难题音乐老师杨清义有一次带着孩子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趴在你的肩上,能说悄悄话;倚在你的怀里,就到了家;牵着你的手,风雨不害怕;听着你的歌, 梦里开鲜花”,富有画面感的歌词让很多孩子想起了自己与妈妈相处的时光,当场就有4 个孩子流下了眼泪这些从小就离开了爸爸妈妈的孩子,都特别能干二年级的小马同学能帮着家里种玉米,五年级的小姝婧周末回家还要给年迈的奶奶做饭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个性强、行为散漫的现象 :无视校规,不讲卫生,打饭时随意插队,只有在老师的监督下才会学习和读书……“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没有别的依靠,只能靠自己, 一定要培养他们顽强的生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坚强,学会自立,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黄兴祥自己就是在农村长大的,他觉得农村孩子的劣势也是他们成长的优势2017 年,他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他们自己管理学校学校少先大队承担起自主管理体系的构建任务。
他们把学校卫生、纪律、两操(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校园广播等工作分成条块项目,大队长、副大。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