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_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ppt

81页
  • 卖家[上传人]:命****币
  • 文档编号:107447606
  • 上传时间:2019-10-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8MB
  • / 8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娄底幼儿师范学校,第一节 小学课程内容概述,一、小学课程内容的含义 二、小学课程内容的组织要素与原则 三、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一、小学课程内容的含义,小学课程内容是根据小学教育价值取向和小学课程目标而选定的小学各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组织方式理解课程内容有三个要点:,1.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 华也就是说,课程内容是有选择性 的,不可能包括人类社会的所有经验 主要指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科学知 识和活动技能2.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人类文明成果往往是以知识体系、技 术体系和规范体系(价值体系)的形式 存在,不一定能为学生直接理解和直 接掌握,只有通过加工和改造才适合 学生学习所以就要设计这些知识、 技能便于学生的学习,教育学、心理 学等的原理依据就不可少3.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 料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活动主 要是围绕课程内容的学习而展开,是认 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转化为自身的 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这种过程提高能力和 思想境界的过程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 征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内容往往以教材为载体,但不能把教材和课程内容当成一个东西。

      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 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内容 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 教材三种形式其中教材是最 主要的载体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他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学习活动,这是对“课程内容即教材”的挑战活动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这一取向强调,决定学习质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教师的职责就是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学习情境,以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三种课程的取向实际上是不可分的二、小学课程内容的组织要素与原则,(一)课程内容的组织要素 1.概念与原理 2.技能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相统一的原则 3.基础理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原则,三、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一)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新课改的课程设置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地方 和学校自主选择,增加选修课程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科目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科学,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外语,外语,外语,外语,艺术,艺术,艺术,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科 学,历 史 与 社 会,历 史 与 社 会,历 史 与 社 会,科 学,科 学,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三)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 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变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 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节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一)学生的需要、发展水平及身心特点 (二)科学、人文知识发展现状 (三)社会发展需要 (四)课程的历史传统 二、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标准 一致性、整体性、适切性、结构性、多样性,第三节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 二、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三、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引例——“苹果”教学事件,美术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实践中,教师常常让学生通过画一些实物(如水果)来达成目标。

      美国的教师教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象西瓜,第二次象梨子,第三四次画出来才有点象苹果而中国的教师苦于学校没有经济条件,只带一只粉笔,严格按照教材安排,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象苹果分析与探讨,这位中国教师一定要按照教材上的安排,用画苹果来进行教学吗? 这位中国教师缺乏教学资源吗? 这位中国教师到底缺乏什么?,一、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1.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要素 小学课程资源: 广义的小学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小学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要素 狭义的小学课程资源仅指形成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相对广义:小学课程资源是指形成小学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小学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小学课程的要素来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实施小学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指决定课程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2.课程资源的分类 素材性资源: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它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条件性资源:作用于课程,而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也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空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当然,这样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资源如图书馆既包含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实施的条件校内课程资源:实物形态的有,图书馆、实验室、 专用教室信息中心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 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 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 的各种活动,如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 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 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 的自然资源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 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 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二、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改革前: 第一,从主体来看,课程资源开发主要由少数的学科专家担负; 第二,从开发与利用的空间、时间来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仅限于班级课堂之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段。

      第三,从课程资源的内容来看,偏重于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也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世界改革后: 校内的课程资源: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各种教学实践基地 校外的课程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信息化课程资源:校园网、远程教育、校内信息资源等三、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一)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技能 (二)建构和优化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结构 (三)重视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积极作用,四、深度理解课程资源,1.课程的词源分析 Curriculum的词根为Currere,其名词形式为“跑道” ,重点在于固定的“道”上;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 点在“跑”上,着眼点放在个体对自己经验的认识,如当 前的建构主义提倡学生学习在于个体经验重建就与这种提 法相吻合 2.课程的定义 课程即教学科目,如科学、数学等,强调学校向学生 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往往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 冶、创造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在这种定义下 ,课程资源追求固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把教学的范围、 序列和进程,甚至把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把 所有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

      这就是 现在大课程,小教学的提法所在这种提法往 往把重点放在可观察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放 在学生实际的体验上,如检查教师是否落实了 某些教学活动作为评价的依据,把活动本身当 作目的,从而忽视了这些活动为之服务的目的 按照此说法,课程资源指向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 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即把重点从手段转 向目的这要求课程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果、有序列的学 习目标按照此说法,课程资源就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 一些学习目标,而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只能根据自己 的理解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 程在客观上是分离的,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同时,也 往往忽略了非预期学习结果,依此说法,课程资源即为 固定的学习目标服务课程即学习经验——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试图 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什么,而不是要再现的事实或 要学生演示的行为活动本身并不是关键所在,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学习者,他们从同一活 动中获得的经验都各不一样,所以,学生的学习 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这种定义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学生个人就 此说法,课程资源包含学生的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任何社会文化的课程, 实际上都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再 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

      其基本假设是, 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课 程应该反映各种社会需要,以便使学生适应社会, 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按此说法, 课程资源包含校外资源,特别是与社会相关的资源课程即社会改造——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顺从社会文 化,而是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社会制度的束缚课程 的重点要让学生通过社会参与形成从事社会规划和 社会行动的能力学校的课程应该帮助学生摆脱对 外部加给他们的世界观的盲目依从,使学生具有批 判的意识依此说法,课程资源包含当代社会的问 题、社会的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 ——[苏]苏霍姆林斯基,某校校园 公寓楼:校训“做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人 门厅:“现在做好身边的小事,长大才能做好国家大事 报架:“小小窗口,大大世界”,“点点滴滴,知识成海” 操场:“这里是你们的天地画吧,写吧,给想象插上翅膀,给智慧扬起风帆!” 花园:“谢谢小朋友对我们的爱护 餐厅:“农民伯伯,炊事员叔叔多辛苦呀,我们绝不浪费粮食学校牢固树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活动促教学”的办学特色,在保质保量开设国家课程的同时,积极构建三级课程体系,被确立为“甘肃省地方与学校课程开发示范项目校”。

      相继开发了《我爱徽县》、《礼仪教育》、《校园文化》、《武术》、《烹饪》等五本校本教材,共开设艺术修养类、体育健康类、学科拓展类、生活技能类、家庭教育类等五大类近四十种学校课程,基本达到了每位学生学习一门学校课程,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球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价值取向,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 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强调国际意识的培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996-1998年,教育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 调查的内容——1993年以来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 调查的范围——9个省市的城镇和农村 调查的对象——16000名学生 2000名校长、教师 全国政协多位委员 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课程目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什么?重视的是什么?,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体现较好的目标,校长和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较好的目标,,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实际关注点,我国目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上课课件(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公开课(33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原创课件(35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优秀课件(25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秀课件(46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精品课(2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公开课(28张PPT)课件.pptx 【系列】高一(46)班《最强大脑 解密记忆——学习方法类》主题班会(1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精美课件(3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30张PPT)课件.pptx A0002【统编版】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遇见美好》公开课 (31张PPT)课件.pptx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新高一政策解读及学科差异化》主题班会课件.pptx 如何正确学习+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x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遵守校规校级+争做文明学生》主题班会课件.pptx 木版年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班会.pptx 做自己的英雄+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下期开学第一课班会.pptx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