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9个小豆品种在北方夏播区的特片特性分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61364945
  • 上传时间:2022-03-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0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9个小豆品种在北方夏播区的特片特性分析小豆起源于中国[1],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2],具有医食同源的作用[3,4],对肾病和便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小豆虽是小杂粮作物,但在豆类国际贸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5,6]我国是小豆种植大国,且种植历史悠久,每年出口量为4万~6万t[7]小豆种植过程中花荚脱落严重,致产量低且不稳定[8]同时,种植区域受品种杂乱或品种选择不当等因素影响,也使小豆的产量较低为满足人们现代生活水平提高对小豆的多方位需求,笔者选取了19个北方夏播区常种的小豆品种,从品种来源、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利用价值和栽培要点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以期为北方夏播区种植小豆选择性状优良品种提供参考1、19个小豆品种来源由表1可见,北方夏播区19个小豆品种的育成年份在1994—2007年其中:中红2号、中红4号、中红5号、中红6号、中红8号、中红9号、中红10号和中红11号共8个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占19个品种的42.11%,8个品种中除中红2号是由国家小宗粮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余品种均由北京市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冀红9218、冀红8937、冀红352、保8824-17、保876-16、保9326-16、保红947和冀红12号共8个品种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占19个品种的42.11%,8个品种中除冀红352未通过审定,其余均由全国小宗粮豆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河北省科技厅审定;苏红1号、苏红2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并通过了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审定。

      这些小豆品种由正规单位育成,并通过了正规的审定程序,为北方夏播区小豆的种植提供了质量保障表1北方夏播区19个小豆品种的来源2、19个小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由表2可见,19个品种中早熟品种有14个、占总数的73.68%,中熟品种2个、占总数的10.52%,晚熟品种3个、占总数的15.80%;所有品种的株型均为直立型;中红2号、保9326-16、苏红1号、苏红2号和通红2号的株高较高,为60~100cm,其余品种在40~60cm;分枝数因品种而异,其中苏红1号、苏红2号和通红2号3个品种的分枝数较多,为5~9个,其余品种为2~5个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种植方式选择适宜品种表2北方夏播区19个小豆品种的农艺性状3、19个小豆品种的产量表现由表3可见,19个小豆品种的一般产量以保9326-16最高、为2214kg/hm2,其余品种为1500~2250kg/hm2;19个小豆品种的最高产量以中红2号最高、为3450kg/hm2,中红4号、中红5号、中红6号、中红8号、中红9号、保9326-16、中红10号和中红11号产量也较高,最高产量为3000kg/hm2,其余10个品种的最高产量稍低,为2000kg/hm2;19个小豆品种的生产试验产量在2000kg/hm2以上的有9个品种,占总品种的47.37%,其余品种在2000kg/hm2以下有10个品种,占总品种的52.63%。

      所有品种的出沙率都较高,口味清香,满足人们对于豆沙的喜好苏红系列品种目前没有描述,对其性状尚不了解4、19个小豆品种的利用价值由表3可见,19个品种中,中红2号、中红6号、冀红9218、冀红8937和冀红352品种的性状较好,利用价值较高,粒大、色艳、皮薄、品质优良,适合做豆沙加工和粮用,符合出口标准;此外,中红4号、中红5号、中红8号、中红9号、中红10号、中红11号、保8824-17、保9326-16、保红947和冀红12号的性状一般,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粒大、粒色鲜艳,出沙率高,口味清香,商品性状好且适合生产豆沙;保876-16、苏红1号、苏红2号和通红2号的形状较差,利用价值较低,仅适于生产豆沙5、北方夏播区19个小豆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由表4可见,保红947、冀红12号、苏红1号、苏红2号和通红2号的播种期较早,且播期的跨度较大,在6月10—28日;冀红9218、冀红8937、冀红352、保8824-17、保876-16和保9326-16品种的播期跨度比较小,在6月15—25日中红2号、中红4号、中红5号、中红6号、中红8号、中红9号、中红10号和中红11号的播期较晚,在6月底7月初,播种量在35~40kg/hm2,其余11个品种的播种量多,为37.5~45kg/hm2;保876-16、保9326-16、保红947、冀红12号、苏红1号、苏红2号和通红2号的播种深度为3cm,其余12个品种为3~5cm;苏红1号、苏红2和通红2号3个品种的株型较宽,株行距也较大,密度为9万株/hm2,其余品种差别较小;中红2号、中红4号、中红5号、冀红9218、冀红8937、冀红352、保8824-17、保876-16、保9326-16和冀红12号的适应性较广,种植范围均在3个区域以上,其余品种较小,约3个区域。

      表3北方夏播区19个小豆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利用价值表4北方夏播区19个小豆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6、小结小豆有春播和夏播2种模式,但小豆在种植区域的划分上无严格界限,无明确的生态区和播种类型划分因此,在小豆种植过程中不能如小麦[9]和大豆[10]按照生态区和播种型分层,所以有些区域在小豆品种的选择上存在误区,导致小豆的优良性状不能充分发挥,严重影响小豆的产量和品质从19个北方夏播区常种的小豆品种统计结果看,中红系列和保9326-16小豆品种的植株高大,播种量小,产量较高,性状优良不同种植区域在品种选择时,可以根据其性状进行选择,尽量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小豆品种,以保证小豆优良性状的正常发挥,提高小豆的产量和品质另外,小豆作为小杂粮作物,发展缓慢且品种混杂退化,育种进程缓慢,其育种的后代选择理论体系不完善,与其他作物育种进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丰富和正确选择种植资源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推进育种进程,整合优良性状,创新优良种质资源,重视小豆品质性状的测定与改良,选育高产、优质、广适的小豆新品种参考文献:[1]瓦维洛夫HN.主要栽培作物的世界起源中心[M].董玉深,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2]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食物成分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李长年.甲类第四种豆编(上篇)[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58.[4]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剂教研室.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5]世界粮农组织.FAO年鉴·农作物生产(中文版)[M].出版地不详,1992:98-111.[6]金文林,陈迎春,陈丽燕,等.小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7,12(2):1-9.[7]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92-293.[9]董玉琛,曹永生,张学勇,等.中国普通小麦初选核心种质的产生[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4(1):1-8.[10]邱丽娟,曹永生,常汝镇,等.中国大豆核心种质构建Ⅰ.取样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2):1442-1449.董伟欣.北方夏播区19个小豆品种的特征特性[J].农技服务,2020,37(05):91-94.基金:2018年度国家开放大学课题“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民远程培训中的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G18A0307Y).。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