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粉尘噪声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15365550
  • 上传时间:2023-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粉尘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 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 规定,粒径小于75»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 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2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 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 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3职业健康卫生标准各类粉尘的接触限值序号粉尘种类总尘(3)呼尘(3)1煤尘42.52矽尘10.73石灰石粉尘84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尘口罩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4.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除尘设施,确认设施无异常现象时, 开启除尘设施4.3如除尘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填报缺陷,由责任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确保除尘设施的正常运转4.4对本岗位生产现场产生的各类粉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理,杜绝 粉尘任意飞扬4.5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 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4.6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 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4.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 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4.8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粉尘进 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粉尘的各个部位,避免粉尘吸入体内4.9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4.10应经常在粉尘大的岗位进行喷水增湿,减少粉尘危害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噪声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运动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 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 为造成的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产业革命 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 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2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 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3工作场所接触噪声限值标准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 (A)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 (A)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 (A)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 (A)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 (A)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 (A)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 (A)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A)4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 用品。

      4.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 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4.3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 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4.4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 而造成噪声的上升4.5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 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4.6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 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4.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4.8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4.9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 物进行彻底清理,并清洗身体接触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4.10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 作危化品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 危化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 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 危害程度危险化学品具有不同程度的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特性,受到摩擦、撞 击、震动,接触火源、日光、暴晒,遇水受潮、温度变化或遇到性质相抵触的其 他物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灼烧等人身伤亡事故3 接触限值各类危化品的接触限值序号危化品种类⑶⑶⑶1氢氧化钠22盐酸7.53氨20304肼0.060.134健康操作规程4.1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4.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3操作前应对危化品储存装置、装卸设备、管道等系统进行细致检查,及时 消除隐患,防止发生泄漏事故;4.4应保证危化品现场各类标识完整,缺损后应及时补充维护;4.5装卸危化品人员作业必须规范化、标准化,严格执行专业操作规程;4.6硫酸现场必须备有应急设施和急救药品;4.7装卸危化品前10小时之内严禁饮酒;4.8卸硫酸人员必须按规定每年体检一次,按时参加专业安全培训5泄漏应急处理5.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5.2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 物5.3尽可能切断泄漏源5.4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清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5.5酸碱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6急救措施6.1盐酸或流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再 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液碱、氨或联氨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 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再以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 皮肤;6.2盐酸、硫酸或液碱溅到衣服上时,应迅速脱去浸有浓硫酸衣服,用大量清 水冲洗被浓硫腐蚀的身体部位至少15分钟以上;6.3以上工作做完后应联系厂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处理或将受伤人员迅速用 到厂区医院急救有毒有害气体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有毒有害气体是指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气体,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 为:① 刺激性气体一一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 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 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② 窒息性气体一一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 窒息性 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 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2危害程度有毒有害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对机体的 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 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 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氨、 二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 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 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水溶性小,它们 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 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 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3接触限值各类有毒有害气体的接触限值序号危化品种类⑶⑶1一氧化碳20302二氧化氮5103氧化氮154二氧化硫5104职业健康操作规程4.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等岗位 所需劳动保护用品4.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风设施正常 运转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4.3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致使岗位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正常 范围(0.33),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及时安排对通风设施进行维修处理 故障,确保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正常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4.4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岗位操作,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安全 事故4.5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 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4.6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 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4.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 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4.8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 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 体内4.9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业病5预防措施有毒有害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 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 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 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加强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及定 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疾患、眼及 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结核(包括稳定期)以及心脏病患者,不 应做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作。

      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高温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C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 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由于近 年来高温热浪天气的 频繁出现,高温带来的灾害日益严重为此,我国气象部门针对高温天气的防御, 特别制定了高温预警信号高温对其他生物影响的标准可依据达到危害时的温度量值制定2危害程度高温致使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 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C时, 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 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3接触限值表1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限值接触时间率体力劳动强度—一二三四100%302826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表2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分钟)工作地点温度(C)轻度劳动中等劳动重度劳动30〜32807060>32 〜34706050>34 〜36605040>36 〜38504030>38 〜40403020>40 〜42302010>42 〜442010104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1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