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价差调整规定.docx
3页材料价差调整规定1. 按实调整法(即抽样调整法)此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甲、 乙双方核定后)按相应材料定额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 价差的一种方法按下列公式进行:某种材料单价价差 =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 料价格注: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① 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② 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某种材料加权平均价二艺Xi X Ji(£X到n )式中Xi一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Ji一 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二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 >材料单价价差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合理,实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 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则费时费力,繁琐复 杂2. 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调差系数二艺 X (各种材料价差) K2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K2一 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二综合价差 系数 >预算定额直接费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易行。
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 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实际中,常常会因项目选 取的 代表性,材料品种价格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 造价计算误差3. 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 68%左右, 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 其它材料仅占材料费 32%.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 面广的材料全面抽 量,也无必要在有些地方,根据数理统计的 A、B、 C 分 类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 即 对三材或主材(即 A 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料(即 B、 C 类材 料) 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效地 提高工程造价 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4. 价格指数调整法:它是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 差指数逐一 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 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 计算量大且 复杂, 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 建材的预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 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二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三该种材料定 额中的取定价 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 =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 1 价格指数调整办法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建材价格的变化,准确性好, 适应建筑工程动态管理。
上述四种调差办法,在实际工作运用中经常遇到,这就要求我们预算编制人员 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在何处工作,收 集哪个地方资料, 都应尽快了解、适应、熟悉当地的编制习惯与方法,坚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 可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