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阅读.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3890352
  • 上传时间:2022-09-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3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阅读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莫言荣获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的翻译者、 73 岁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功不可没在此之前, 他已将好几位中国作家送上国际文学的领奖台,姜戎、 苏童和毕飞宇都是凭着他的译本, 先后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 在将中国当代小说推荐给世界这方面, 葛浩文堪称第一人葛浩文 1939 年出生在美国加州上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他就想:“我连英文都认不全,为啥还要学中文?”后来,葛浩文加入海军,并被派到美国海军驻台湾的司令部,成为一名通讯官 “最初我听说自己将被派往台北,等正式命令下来后却发现是派往台湾我感觉受到了愚弄,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台北是台湾的一个城市 ”多年以后,葛浩文这样回忆道此后,葛浩文先后被派驻日本和越南, 然后又回到中国台湾 经受过越战洗礼的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年少轻狂, 并拿起书本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真正看进书去 ”他发现自己有学汉语的天赋我有一双好耳朵, 能够区分复杂的汉字发音 ”他向一位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东北老兵学习中文, “葛浩文”就是这位老师给他起的名字退伍后他进入台湾师范大学汉语中心学习回国后,葛浩文继续学习中文, 他的博士导师是柳亚子的儿子、旅美散文家柳无忌。

      学习期间,导师向他提起中国有一对作家伉俪萧军、萧红, 他们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葛浩文就找来一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读了起来,那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而萧红则激起了他更浓厚的兴趣他以萧红为研究对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5 年后,他以这篇论文为基础所写的《萧红评传》在港台出版,掀起了一股萧红热葛浩文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小说是张洁创作的《沉重的翅膀》 ,译本在美国卖得不错,“于是我下定决心,这辈子我就干这个了!”此后,葛浩文“一翻而不可收拾”,贾平凹、刘恒、苏童、 王朔、莫言、阿来等 20 多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40 多部作品通过他的笔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得到推广 “一部中国作品,哪怕中国人特别喜欢,但是如果我觉得在国外没有市场,我也不翻我基本上还是以一个‘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葛浩文说在翻译中文小说时, 他非常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 在翻译刘震云的《》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小说场景始于30年前,然后闪回到现代,接着又回到 30 年前如果照这种顺序翻,看过40 页后,美国读者就会说‘真没劲’ ,然后把它扔到一边他建议把开场设在现代,然后再展开回忆这个建议得到了的同意。

      我这样做并没有改变作品的质量,改变的只是它的销量多年笔耕不辍, 葛浩文逐渐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说翻译界的泰斗地位他被誉为 “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 杨宪益先生的妻子、出生在北京的英裔著名女翻译戴乃迭这样评价他:“他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 ”曾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著名小说家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文小说翻译几乎是他一个人的地盘儿 ”除了萧红之外,葛浩文翻译作品最多的中国作家就是莫言,迄今他已将其 10 多部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1988 年,葛浩文看到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 ,很震撼,写信给莫言,希望获得翻译版权当时莫言远没有现在有名,而我,也只是有个好听中国名字的学者现在想起往事,我会觉得有点小骄傲,并非为我翻译得好而骄傲,而是为我在 20 多年前就发现了他这样的作家莫言的作品销路不错,翻译了其几部小说后, 葛浩文和莫言在北京见了面后来, 他们又一起去了很多国家,推荐莫言的新书有一次,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推荐《酒国》时,几天之内,莫言几乎把客房书架上的中国小说都看了个遍葛浩文和美国的出版商都对这个岁就辍学,却写出大量美妙小说的作家惊叹不已12葛浩文认为莫言是一个谦和的人, “他经常夸奖他的译者,正如他的译者时常夸奖他的著作一样”。

      莫言对葛浩文的翻译水准充分信任, 总是十分放心地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他会对我说,‘那已经不是我的小说了, 是你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我是在帮他的作品扩大国际影响,他对此也十分感谢 ”“他对于自己,葛浩文显得十分低调人没有这么幸运 ! ”“我很幸运,找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大多数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葛浩文是著名的翻译家, 也是莫言作品的翻译者, 在他的精心运作下, 莫言荣获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功不可没B. 葛浩文因其博士导师的推荐, 对萧红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萧红为研究对象, 并出版了《萧红评传》,掀起了一股萧红热C.文章中插入对葛浩文上学第一堂课的情景, 意在暗示其从小就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其翻译莫言作品作铺垫D. 传记中用夸张的手法, 运用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的方法, 逼真细腻地描写了葛浩文被派往台湾时复杂的内心感受E.本文选取了葛浩文在中西方文学交流方面的几个片段, 侧重记叙了他对莫言作品的翻译、介绍来表现文章主旨6.葛浩文被誉为介绍当代中国小说的“第一人” ,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7.联系文本,举例说明文章是如何塑造传主形象的。

      8.结合文本,探究葛浩文成功的原因有哪些5.BEA 项“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于文无据,无中生有C项“暗示其从小就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其翻译莫言作品作铺垫”与原文不符D 项“夸张” “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 “逼真细腻”有意夸大6.致力于将贾平凹、刘恒、苏童、王朔、莫言、阿来等作家的 40 多部作品介绍给英语世界; 侧重介绍莫言作品, 并与莫言一起到多个国家推荐其作品; 介绍当代中国小说有自己的原则,以西方人的眼光为审美标准;在翻译中文小说时,很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 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保证了翻译质量7.语言描写,如葛浩文的自述“最初我听说自己将被派往台北,等正式命令下来后却发现是派往台湾我感觉受到了愚弄,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台北是台湾的一个城市” ;心理描写,如“我连英文都认不全,为啥还要学中文?”典型事例描写,如翻译刘震云的小说《》等侧面描写,如葛浩文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 ,戴乃迭与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评价均是8.善于反思,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基于兴趣,善于选择,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坚持原则,恪守标准,坚持以“西方人”视角介绍中国当代小说 ;乐于合作,擅长沟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