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正常X线胸片表现.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89833628
  • 上传时间:2024-09-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76M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正常X线胸片表现 # # 骨骼 1.肋骨 共12对• (1) 肋骨 起自胸椎两侧,后段呈水平向外走行,前段自外向内前下倾斜,故肋骨前后不在同一平面上,一般第一般第6肋前端相当于第肋前端相当于第10肋后段水平肋后段水平• (2) 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因肋软骨不显影,故X线片上肋骨前端游离肋软骨从25~~30岁岁开始开始钙钙化化,首先从第一肋软骨开始,以后从第12肋软骨依次向上发生钙化• (3) 两侧肋间隙对称 #(4) 肋骨常见先天变异 A 颈肋 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表现为短、小、直的小肋骨,自第7颈椎发出 鉴别颈肋和第一肋骨发育不全 B 叉状肋 是最常见的肋骨变异,肋骨前端呈叉状,多见于右第3或第4肋骨前端 C 肋骨联合 多见于第5~6后肋和第1~2前肋,两条肋骨之间联合成骨桥或形成假关节 #左侧颈肋 #叉状肋 #肋骨联合 #2 锁骨 (1) 后前位上两侧锁骨内端与胸部中线距离相等,可作为判断胸片位置是否正确的标志 (2) 锁骨内端下缘有时可见边缘不规则的半圆形凹陷,称为“菱形窝”,系肋锁韧带(菱形韧带)附着处,勿误认为骨质破坏3 肩胛骨 (1) 后前位上肩胛骨内缘可与肺野外带重叠,非胸膜增厚。

      (2) 青春期肩胛骨下角可出现2次骨化中心,勿误为骨折或肺内病变4 胸骨 后前位上胸骨与纵隔阴影重叠,只有胸骨柄两侧上角可突出于纵隔外,勿误认为纵隔病变 观察胸骨以侧位为好5 胸椎 后前位上一般只能看到上部4个胸椎,其余胸椎与心脏大血管重叠,仅隐约可见 #胸廓诸骨 #软组织(1) 胸锁乳突肌 在两肺尖内侧形成外侧缘锐利、均匀致密的影像2) 锁骨上皮肤皱褶 为锁骨上缘3~5mm厚的薄层软组织影,与锁骨上缘平行,其内缘与胸锁乳突肌相连,为锁骨上皮肤与皮下组织的投影3) 伴随阴影 多在肺尖部沿第2后肋下缘可见1~2mm宽线条状影,称为伴随影系壁层胸膜在肺尖的反褶及胸膜处肋骨下软组织所形成 #(4)胸大肌 在肌肉发达的男性,在两侧肺中野外带可见扇形均匀致密影,外下缘锐利,呈一斜线与腋前皮肤皱褶连续5)女性乳房和乳头 女性乳房可在两肺下野形成下缘清楚,上缘不清,密度逐渐变淡的半圆形致密影,乳头显示为两肺下野结节状致密影注意:注意:乳房与乳头多两侧对称,且转动患者即于肺野分开 #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 #正常乳房影 #双侧乳头 # #二.气管 起于喉部环状软骨下缘,相当于第6-7颈椎平面,向下位于上纵隔中部,在第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 #•2. 肺门• 1)组成------肺门影像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构成,其中以肺动脉为主,肺静脉次之• 2)肺门正位像:• (1)位置 位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4前肋间,左侧比右侧高1~2cm• (2)形态• A右肺门• 上部――由右上肺V、上肺A 及下肺A干后回归支构成,其外侧缘由上肺V的下后干形成•下部――由右肺下A干构成,其内侧由于含气的中间支气管衬托,轮廓清楚正常成人的宽度小于15mm•肺肺门门角角:右肺门上下之间的夹角称之,该角的顶端有时可较钝圆,但不应有半圆形向外突出的阴影 #•B 左肺门:• 上部--左肺A弓及其分支、上肺V其分支构成左肺A弓位于左主和左上叶支气管之间,呈边缘光滑的半圆形影,易误认为肿块• 下部――左下肺A及其分支构成,由于左心的掩盖,仅见一部分 # #•组成 由肺A、肺V、支气管、淋巴结组成,其中以肺A及其分支为主•X线表现 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 注意点•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围延伸,逐渐变细,外带几乎消失•肺下野纹理较上野粗,特别是右下野因无心脏重叠更加明显,并可见到呈水平走行的肺V分支所形成的肺纹理,勿误认为纹理增强。

      •肺纹理改变与年龄、体位及投照条件有关老年人较年青人多,卧位较立位多,投照条件低时肺纹理显示增多 #•纵隔分区 现多用六分区法 在标准侧位胸片上:•先将纵隔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前纵隔:胸骨后,心脏、升主A、气管前• 中纵隔:心脏、主A弓、气管、肺门所在处• 后纵隔: 食管前壁为中后纵隔分界处•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4 胸椎下缘连一水平线将前、中、后纵隔分为上下两部分,共六区• 纵隔分区是人为的,不仅便于病变部位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推测肿瘤起源与性质 # #各区常见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前纵隔:胸骨后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瘤;•中纵隔: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较少见有心包囊肿;•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五.胸膜 • (1) 斜裂 一般只能在侧位片上显示• 右右侧侧斜裂斜裂起于第4、5肋骨后端平面向前下方斜行,止于前肋膈角后方2~3cm处与膈面呈50度角•左侧斜裂起于第3、4肋骨后端平面向前下斜行,走行较为垂直,约与膈面呈60度角• (2) 横裂(水平裂) 侧位上起于斜裂中部,向前达肺的的前缘后前位上起始于右肺门角的中点,水平向外达侧胸壁,细线状(称毛发线)。

      #水平裂 #水平裂、斜裂 #• (1)呈圆顶状、轮廓光整,正位上膈顶最高点偏内三分之一• (2)膈在外侧、前、后方与胸壁相交成肋膈角,在内侧与心脏形成心膈角肋膈角与心膈角均为锐角•2.位置 随年龄、体型、体位和呼吸状态而改变• 1)后前位 一般右膈比左膈高1-2cm,一般位于第9或第10后肋水平,左右可以一样高,也可以左侧比右侧高 #• 2)侧位• (1)两侧膈肌重叠,可按以下方法辨别左右膈肌• A紧贴胃泡者为左侧• B 正位片上近X线片一侧膈肌通常位于上部• C 如正位上一侧膈肌明显高于对侧,则侧位片上该膈也位于上部• D与心尖关系密切者为左侧膈肌•膈肌前部高于后部 #• 正常横膈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两侧对称,其运动范围为1-3cm,深呼吸时可达3-6cm• (1)局限性膈膨升:指右膈前内侧出现一向上的半圆形凸起,深吸气时明显,深呼气时变小或消失,系部分肌束较短而薄弱或张力不均所致• (2)波浪膈:膈肌形成3-4个弧形凸起,边缘互相重叠呈波浪状,吸气时明显,深呼气时减弱或消失,系膈肌附着于不同肋骨前端,在吸气时受肋骨牵引所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