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术研究.pptx
30页数智创新变革未来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术研究1.草地害虫种类及分布1.草地病害类型及危害1.草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1.草地病害生物防治策略1.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选用1.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1.草地害虫物理防治方法总结1.草地病害物理防治方法应用Contents Page目录页 草地害虫种类及分布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术术研究研究#.草地害虫种类及分布草地害虫种类:1.草地害虫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等多个目2.草地害虫具有区域性分布特点,不同地区害虫种类和危害程度存在差异3.草地害虫可分为地下害虫、地上害虫和吸食性害虫等草地害虫分布1.草地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常见的有黏虫、蝼蛄、金龟子、蛴螬、螵蛸、叶蝉、蚜虫等2.草地害虫的分布受气候、土壤、植被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草地害虫种类和危害程度存在差异草地病害类型及危害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术术研究研究#.草地病害类型及危害草地真菌病害:1.草地锈病(Puccinia coronata):-真菌引起的叶部发病,病菌主要侵害叶片,叶片上出现橙色或棕色的锈斑,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影响草地生长和产量;-病菌主要通过气生孢子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控制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轮作、及时割草、加强肥水管理、应用杀菌剂等。
2.草地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真菌引起的叶部发病,病菌主要侵害叶片,叶片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状霉斑,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影响草地生长和产量;-病菌主要通过分生孢子传播,也可以通过菌丝体传播;-控制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轮作、及时割草、加强肥水管理、应用杀菌剂等3.草地枯萎病(Fusarium nivale):-真菌引起的根部发病,病菌主要侵害根系,根系变黑、腐烂,植株出现萎蔫、枯萎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影响草地生长和产量;-病菌主要通过土壤或种子传播;-控制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轮作、及时割草、加强肥水管理、应用杀菌剂等草地病害类型及危害草地细菌病害:1.草地斑枯病(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poae):-细菌引起的叶部发病,病菌主要侵害叶片,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的斑点,随后斑点扩大,变成褐色或黑色,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影响草地生长和产量;-病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也可以通过昆虫传播;-控制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轮作、及时割草、加强肥水管理、应用杀菌剂等2.草地条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细菌引起的叶部发病,病菌主要侵害叶片,叶片上出现条状或椭圆形的水渍状斑点,随后斑点扩大,变成褐色或黑色,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影响草地生长和产量;-病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也可以通过昆虫传播;草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术术研究研究 草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农艺耕作措施1.合理轮作、倒茬:通过轮作和倒茬,改变作物种植顺序,可以有效地降低草地害虫的发生率。
2.精细整地、施用有机肥:精细整地可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减少其数量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草地抗病害能力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适时播种可以避开害虫的发生高峰期,减少其危害合理密植可以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其抗病害能力植物保护措施1.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控制草地害虫和病害的有效手段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有喷洒农药、撒施颗粒剂、熏蒸等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方法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释放天敌、利用昆虫激素等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方法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有安装防虫网、使用粘虫板、诱虫灯等草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环境控制措施1.保持草地清洁卫生:保持草地清洁卫生可以减少害虫和病害的孳生场所2.合理灌溉、排水:合理灌溉、排水可以调节草地水分含量,降低害虫和病害的发生率3.控制杂草:控制杂草可以减少害虫和病害的寄主植物,降低其发生率农业气象监测与预报1.建立草地害虫和病害监测预报体系:建立草地害虫和病害监测预报体系可以及时掌握害虫和病害的发生动态,为害虫和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2.利用气象数据进行害虫和病害预报:利用气象数据可以预测害虫和病害的发生趋势,为害虫和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3.开展害虫和病害的综合防治:开展害虫和病害的综合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草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害虫和病害的监测与预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害虫和病害的实时监测与预报,为害虫和病害的防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2.利用生物技术研发新的害虫和病害防治技术: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研发新的害虫和病害防治技术,如生物农药、转基因抗虫作物等3.利用纳米技术研发新的害虫和病害防治材料:利用纳米技术可以研发新的害虫和病害防治材料,如纳米农药、纳米杀虫剂等草地病害生物防治策略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术术研究研究 草地病害生物防治策略草地病害生物防治应用1.利用草生地本地生物对常见病害进行生物防治,如利用昆虫、鸟类、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建立病害生物自然控制体系2.引入外来天敌或拮抗菌进行生物防治,如利用草地害虫的天敌引入草地,或利用真菌、细菌等拮抗菌防治草地病害3.采用生物农药或生物刺激剂进行生物防治,如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天然产物等制备生物农药,或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制备生物刺激剂,增强草地对病害的抵抗力草地病害生物防治优势与劣势1.生物防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有效防治草地病害,且对环境和人体安全,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平衡。
2.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3.生物防治有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病害的控制效果有时不稳定,且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草地病害生物防治策略草地病害生物防治应用前景1.生物防治是草地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生物防治技术不断涌现,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广阔2.生物防治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可以形成综合防治体系,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实现草地病害的可持续防治3.生物防治在草地病害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应用,为草地病害的防治提供更有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方法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选用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术术研究研究 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选用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的安全性1.选择低毒、无污染的化学防治剂2.严格控制化学防治剂的使用剂量和次数,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3.优先选择具有选择性、靶标明确的化学防治剂,以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的抗药性管理1.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防治剂,以延缓和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2.避免在害虫发生初期就使用高剂量的化学防治剂,以减少诱导抗药性的风险。
3.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其他防治措施,综合治理草地害虫,降低抗药性发生的可能性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选用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的剂型和施用技术1.根据草地害虫的发生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剂型,如乳油、水剂、粉剂、颗粒剂等2.采用合理的施用技术,如喷雾、撒粉、灌根等,以提高化学防治剂的防治效果3.注意施药时间和施药量,避免因施药不当造成农药浪费或对环境的污染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的混用技术1.合理混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防治剂,可以扩大防治谱,提高防治效果2.混用化学防治剂时,应注意成分的相容性,避免产生化学反应或降低防治效果3.混用化学防治剂时,还应注意剂量和施用方法的调整,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选用1.加强对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残留的监测,确保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2.采取措施减少化学防治剂的残留,如合理选择化学防治剂,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次数,以及加强对草地的管理3.加强对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残留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 awareness 意识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的研究与开发趋势1.研发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防治剂2.研究化学防治剂的抗药性管理策略,延缓和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3.开发化学防治剂的混用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草地害虫化学防治剂的残留问题 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术术研究研究 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标准1.防治剂的有效性:评价防治剂的杀菌或杀虫谱,以及对目标病害或害虫的防治效果,包括防治率、持效期等指标2.防治剂的选择性:评价防治剂对目标病害或害虫以外的其他生物,特别是益虫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选择性越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越小3.防治剂的安全性:评价防治剂对施药人员、使用者和消费者的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对环境的潜在危害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方法1.田间试验:在自然条件下,按照防治剂的使用说明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不同防治剂的防治效果,并记录防治剂的有效性、选择性和安全性等指标2.温室试验: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防治剂的药效试验,评价防治剂对目标病害或害虫的杀伤力、持效期等指标3.实验室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防治剂的理化性质、毒理学等方面的试验,评价防治剂的稳定性、挥发性、毒性等指标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注意事项1.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应科学合理,能够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试验区的选择、试验处理的安排、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2.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应与实际生产条件相近,包括天气条件、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和病害或害虫发生情况等因素3.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包括统计学分析、经济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等,以便得出科学结论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指标1.有效性:指防治剂对目标病害或害虫的防治效果,包括防治率、持效期等指标2.选择性:指防治剂对目标病害或害虫以外的其他生物,特别是益虫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程度3.安全性:指防治剂对施药人员、使用者和消费者的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对环境的潜在危害4.经济性:指防治剂的成本效益,包括防治剂的购买成本、施药成本和防治效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标准体系1.防治剂的有效性:包括防治率、持效期、防治成本、对作物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等指标2.防治剂的选择性:包括对益虫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程度,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程度等指标3.防治剂的安全性:包括对施药人员和消费者的人体健康风险,对环境的潜在危害等指标4.防治剂的经济性:包括防治剂的购买成本、施药成本和防治效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指标草地病害化学防治剂评价技术发展1.高通量筛选技术:应用高通量筛选技术筛选出具有潜在防治效果的化合物,提高防治剂的研发效率。
2.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病害或害虫的致病基因或抗性基因,开发靶向防治剂3.纳米技术: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纳米防治剂,提高防治剂的靶向性和持效期,降低对环境的危害草地害虫物理防治方法总结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草地害虫与病害控制技术术研究研究#.草地害虫物理防治方法总结物理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方法概述: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手段来控制草地害虫和病害的一种方法,包括机械防治、物理隔离、光照防治、热处理等,这些方法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草地害虫和病害的发生2.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指通过机械手段来控制草地害虫和病害,常用的方法包括耕作、整地、修剪、翻土等,这些方法可以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病害的传播途径,达到防治的目的3.物理隔离:物理隔离是指通过物理屏障来阻隔害虫的传播和扩散,常用的方法包括设置隔离带、安装防虫网、使用防虫胶带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害虫从外部入侵草地,减少草地害虫的发生光照防治方法:1.光照防治概述:光照防治是指通过光照的方式来控制草地害虫和病害,常用的方法包括阳光曝晒、紫外线照射等,这些方法可以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