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太行阅读题及答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53724115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太行阅读题及答案   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而且年年出巡   1.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   2.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5分)   1.夕阳、西风、衰草、秋空、薄云、飞鸟以肃穆空阔的自然风光衬托诗人不畏肃杀、勇于进取的豪情用孤鸟还巢衬托诗人应有的思乡之情   2.诗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现在两鬓斑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勤政不倦、为国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解析】试题分析:   1.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我们找到的象是风、日、草、云、空、鸟同时参加了作者主观情意的修饰词,加以概括即可2分】这些意象描绘出了肃穆空阔的画面,揣摩作者的情感,结合注释背景,体会作者感情2分】鸟独还中独、还字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2.两鬓霜华写出了诗人年事已高,马蹄、又上指出了又一次出巡,登上了太行,刻画了一位虽年事已高,仍为国奔忙的形象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赏析   这是一首行旅诗,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

      最先曝露读者眼帘的是西风两字,既点明上太行的季节,又突出身凌高山得到的第一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诗人登临眺望,只见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呢,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气氛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它不仅仅以其飞动点活了静态的画面,也不仅仅以其渺小衬托出秋空的寥廓,而更在于以其独还故巢寄寓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气氛正相照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两鬓霜华千里客,是诗人自谓诗人自二十五岁入宦途起,先后出使湖广,招抚川贵,巡按江西,三十三岁时巡抚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云自己已经鬓发花白;常年累月地远旅他乡、奔波道路,写此诗时在山西巡抚任上,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故云自己是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间隔之远,卒使人想起元人马致远的一首著名散曲《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从语言到意境,与这首曲子的后三句是何等的相似。

      然而,忧国忘家计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谦毕竟不同于遁世的文人马致远,最后一句陡然振起马蹄又上太行山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他策马奔行、风尘仆仆地巡视太行,虽年事渐高,仍不倦地为国事到场奔忙又上两字颇写出诗人的壮心,老骥伏枥,自强不息,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作者崇高的品格形象也随着结句而完整地跃然于纸上   全诗意境如太行秋空辽远开阔,笔调如上山马蹄矫健有力《四库全书总目》评于谦诗歌风格遒上,兴象深远,此诗很能表达出这一特点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顿挫之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