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伊利亚随笔内容.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81068762
  • 上传时间:2022-04-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伊利亚随笔内容 伊利亚随笔内容篇一 高二语文试卷11) 2022---2022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1、本试卷为问答分开,共 页,答案务必写在答卷指定位置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卷密封区内,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第 Ⅰ卷共67 分 一、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题3分) 魏晋时代的“啸”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 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留神的是,《诗经》里展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约莫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目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罚。

      刘根于是“长啸”,啸音分外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猛然南壁裂开数丈,有大量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调的啸,逐步从妇女和 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展现在心绪冲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往往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看法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赏识的一种容貌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片面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 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

      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美好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 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 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确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缺乏为奇了 1.以下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片面 B.“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逐渐停滞。

      2.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诗经》里展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往往提及的妇女作啸约莫是古 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目生的一种习俗 B.由于啸音调清越,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调,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步从妇女 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伊利亚随笔内容}. 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只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 美好的声音,有确定的音乐性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 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 3.以下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理由,“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 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魏晋时吟啸不仅展现在心绪冲动的场合,也可以展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 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采纳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 陶 渊明《归去来兮辞》等都表达了的傲世之态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以下文言文,回复4---7题(共19分) 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 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 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 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伊利亚随笔内容}.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告成,其..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 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 B.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 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束缚捆绑 . D. 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装 . 5.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 B.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发挥:把内在的性质或才能表现出.. 来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誓天:对天发誓 .. D.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仇雠:仇人 .. 6.以下各句对文段内容的阐明,不正确的—项是 ... A.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其次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报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比较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探讨,透露了所谓“人事”的根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探讨,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0分,每句5分){伊利亚随笔内容}.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复问题8分) 长相思 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8)“空阶滴到明”,请简析“空”字的表达作用8分) (三)、 名句填空:(每空一分,共6分) 9.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片面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萧乾先生印象 刘炳善 我与萧乾熟悉,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 联书店介绍约见的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请来客谈话不超过特别钟我事后记录了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很有风度而又分外和气的老先生萧老亲切、坦率地报告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譬如说,英国18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考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赋予了断定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早已译著等身 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学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了萧乾先生说:“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自己想)尽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疑,后来明白:他的意思是计划一面养护健康,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结果一圈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遇,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研究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

      他说话高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受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体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特别钟”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这种处境,即使有事慌张,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示意有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你害过荨麻疹没有?”我说:“没有害荨麻疹很痒吧?”他说:“很痒,也疼我连忙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典雅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更多的倒是保持着年轻人的秉性:思路灵巧,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闻工作有关,这种秉性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鼓动一样,几十年来一向活跃在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20世纪90年头后期,他还在为翻译《尤利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柔,他的性格中还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