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完整三课时教学设计.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59327545
  • 上传时间:2023-04-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1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共3课时)【正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的文章六年级的同学属于小学高段的最后一年,整体上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学、合作探究、集体讨论等方式达到学习目的本篇文章属于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内容较多,行文上有两条线索,人物的心理方面也有多重变化,想达到知识理解并情感共鸣的效果,需要花费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三组课文要求要学习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由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设置上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在教学过程中,生字词和课文整体感知方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习之后通过分享、讨论、修正等方式达到学习效果在分析主要人物方面,以老师引导抓关键词、关键句,再采取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讨论,组内出结果,再在班级分享讨论,教师引导,以达到学习效果评价手段方面,采取随堂检测的题目,课后写读后感作文的方式,检测学生收获二、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隆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2.认识作者落雪,原名郑振铎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4.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5.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6.引导学生多方讨论“我”成功的原因三、教学准备1、学生学习本课之前,需要提前预习,预习要求:课文至少读三遍;生字注音,抄写一遍2、教师准备PPT课件,小提琴演奏曲《月光》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一)师生共赏小提琴曲《月光》同学们,刚才大家一起认真、陶醉地听完了小提琴曲《月光》,那么大家刚才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二)针对“唯一的”引发思考1.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却在“听众”前面加了一个限制词--唯一的说说“唯一的”是什么意思仅仅一个2.针对这三个字你有什么体会?(仿佛有某种强调作用,这个听众不同寻常,不一般,影响很大……)是啊,这是听众究竟是谁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入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自主学习,教师进行重点字词点拨,解决生字词部分:1.生字(PPT要求注音):悠、仪、歉、溜、嘿、割2.生词(PPT要求标注意思):神圣、悠悠、隆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二)认识作者老师讲授落雪,原名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  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主要的作品非常多,我们列举:《猫》、《最后一课》、《燕子》 三) 快速的浏览课文,问答环节:1. 这个听众是谁? 老妇人,老教授2.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概括再总结。

      起因】: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经过】:“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结果】“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总结: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鼓励和帮助下,从没有信心的小提琴白痴,变成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前演奏的小提琴家的事3. 文章的段落划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不敢在家中练琴,决定到林中练琴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还夸奖“我”,鼓励“我”,使“我”找回了自信,又到家中练琴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写“我”从妹妹那里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写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老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四部分。

      1、 齐声朗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1) 从第一部分感受,“我”当时小提琴拉得好不好?(不好!非常差)(2) 所以父亲和妹妹认为我是拉小提琴的--(白痴)父亲和妹妹给“我”安了个身份啊那么“白痴”是父亲和妹妹什么时候给我下的结论?(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就是--(折磨),就像是--(锯床腿),锯床腿是什么声音大家学一学学生学)果然太刺耳啊数次”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改成“无数次”行不行?)数次感觉没有达到非常多数不过来的程度,更突出父亲和妹妹没有耐心改成“无数次”就感觉次数到了数不过来的程度,读起来就感觉是父亲和妹妹也尽力了,我确实是小提琴拉不好3) 学艺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意思是说要想在台上有十分钟的精彩表演,就得在台下进行无数次的勤学苦练父亲和妹妹在听过我数次的折磨之后给我的评论对我的打击却是致命性导致什么了呢?(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沮丧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描写?(灰心丧气、长吁短叹、十分伤心,是心理描写)你真棒从“我不敢”这三个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勇气,自信心受到打击)是的,父亲和妹妹的话,为我走出家门到外面练琴做了铺垫。

      他还有另一层含意,我们等下揭晓2、 现在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回答问题1) 请通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我的新身份小提琴演奏家)回顾一下第一部分,我在小提琴演奏方面还是--(白痴),然而最后一部分“我”一跃成为--(小提琴演奏家)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我”身份的变化我确实身份变了是谁促成了这个变化呢?(老教授第一部分中,我是父亲和妹妹眼中的--(白痴),但最后却在老教授的帮助之下我变成了小提琴演奏家,你有什么体会?(拿父亲和妹妹这些亲人的话与老教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老教授对我的关爱、保护、鼓励对,这就是我刚才说的“父亲和妹妹的话”的另一层含义老教授对“我”的影响有多深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大家划出来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我对这位老教授心怀感激,充满感恩,点明了主题)可以这么说,没有老教授就没有后来的我,小提琴演奏界又会少一位优秀的演奏家而至于为什么我对老教授有这么高的评价,老教授是怎么帮助和关爱我的,留到第二课时来分析四、 随堂练习: 1、完成并上交生字抄写本五、 本课板书唯一的听众落雪 原名:郑振铎        鼓励、帮助         白痴 老教授              我                    小提琴演奏家 第二课时一、 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给课文划分了段落,这节课让我们真正的走进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我”和“老教授”。

      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而变成了一个小提琴家而在我从音乐白痴到小提琴家的漫长变化过程中,谁起着重要作用?(老教授)从中大家是否找到了全文的行文线索?线索指的是贯穿一篇文章,多次出现的一些词、句或某情况提醒一下不止一个哦一是我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二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二、 研读2至10自然段,围绕人物,深入分析:(一) 、小组内合作探究我”的心理、行动及原因,和当时“我”的琴技1. 第一自然段:白痴、折磨、锯床腿等词,说明我琴技差劲沮丧”说明家人的打击使我失去自信,不敢再在家里拉琴,于是我拉琴的地点从家里变到了楼区后的小树林里直接展示,上节课讲过,作为复习和参照2. 第二自然段:“沙沙的足音”“悠悠的小令”“庄重”“隆重的仪式”那样的环境描写让我又找回了自信和勇气,也说明我对拉小提琴的热爱沮丧”,我的心情又一次变化,“锯子带到树林”,对自己的琴技没有信心3. 第三、四自然段:“顿时烧起来”,“心想”后面的心理描写,“溜走”都说明“我”因为琴技差,看到有人听我拉曲子,很难为情,想偷偷溜走4. 第七自然段,“羞愧”、“兴奋”说明面对老妇人的夸奖,我心里重新受到鼓舞,重新有了勇气去拉小提琴我心里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被赞美之后的幸福感!重新获得勇气和信心的喜悦感!)5. 第八自然段,“又开始在家练琴”、“尽心尽力”、“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说明我在老人的持续鼓励下,不断进步6. 第九、十自然段,一曲《月光》让妹妹大吃一惊,并通过妹妹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可想而知,我内心是多么震惊,多么感激心理行动原因琴技关键词内心沮丧,失去在家练琴的信心发现楼区后面的小树林,打算到那练琴父亲和妹妹的嘲笑与打击非常差白痴、折磨、锯床腿、沮丧心里充满神圣感,充满期待,又到沮丧到楼区后的小树林练琴没有人打扰,环境清幽非常差神圣感、悠悠的小令、庄重、隆重的仪式沮丧、锯子带到树林沮丧、焦虑、惊慌打算偷偷溜走看到了一个老妇人非常差顿时烧起来、心想,溜走打动、羞愧、兴奋,重捨了勇气和信心每天在小树林拉琴给老妇人听和老妇人做了约定逐渐进步打动、羞愧、兴奋、洋溢、从未有过重获在家拉琴的勇气和信心开始在家拉琴,并每天早上给老妇人演奏老人的持续关注给了我持续的信心和勇气进步在家里练琴、面对以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的演奏快乐和幸福震撼演奏《月光》让妹妹大吃一惊得知了老人的真实身份,音乐学院教授,最有声望的小提琴手。

      让妹妹大吃一惊,进步飞快大吃一惊、竟然、聋子三、 点石成金,佳句赏析1. 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问:这是一段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有什么体会?(环境描写,“沙沙的”“悠悠的”连用叠词,体现韵律美小令是古代可以唱的词,给人以美的感受从中体会到作者此时心情是愉快的、放松的,为自己能找到这样一个安静的练琴的地方而感到高兴)2.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问:分析妹妹的话语特点,你有什么体会?(妹妹的话道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她对老人的敬仰连用三个“聋子”,并结合其他关键词“惊叫”“最有声望”“首席小提琴手”“竟”等不仅表现出妹妹的震惊,从中更能体现“我”知道老妇人真实身份后心灵的震动,激起“我”对老人的无限敬意与感激)3. 如果让你在妹妹说出老妇人的真实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